招数1:不提及自身及姓名美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心理学家韦斯曼说,“人们在说谎时会自然地感到不舒服,他们会本能地把自己从他们所说的谎言中剔除出去。比如你问你的朋...
2025-05-05
英国临床心理学家琳达·布莱尔说过,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开头7秒钟最重要。尽管这一说法并不绝对,但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在1957年提出的“首因效应”相契合,即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主导地位。
人们的确会通过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对于不符合自己认知经验的人,如抽烟的女生、头发长的男生等,人们往往会直接将其归为品质差、不喜欢的人,并且不会花时间与其深入接触。我们往往很难控制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可以利用这一效应,通过4个“有”向别人展现自己好的一面,留下好印象。
1.有心:表情真诚,表达自然
人的天性喜欢真实,就像人人都爱吃天然、无污染的水果。落落大方、面带微笑、眼神柔和是留下好印象的首要条件,而过分炫耀自己或故作夸张地赞美 对方会令人反感,让人得出“此人不实在”的结论。因此,与人初次见面一定要真实、自然,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对方欣然接纳你。
2.有礼:美由心生,礼行于外
没人喜欢不讲礼貌、不懂得尊重的人。有时一句口误就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即便此后表现再好,也很难打开“心结”,因为每个人都倾向找更多的证 据来证实已形成的结论。建议初次见面时左手拿包,腾出右手方便握手。坐下后要保持距离,两人相隔一臂之长会显得既友好又礼貌。记得交谈前把手机调至静音, 这是基本的尊重。
3.有型:衣着得体,胜过名牌
衣着无需追求名牌,让人看着得体最好。建议男性别穿奇装异服,女性尽量化淡妆,否则会被认为不本分。此外,说话时挺直腰板,让自己看上去自信满满,这也是“有型”的重要因素。
4.有声:语速放缓,语气肯定
沟通中,语气、语速、语调比内容本身重要。说话声太大会令人烦躁,太小显得不自信,让对方能听到即可。注意放慢语速,比如客人告辞时用较快语速 说“下次再来”,会让人误以为赶自己走,而放慢语速则有希望对方再来做客的意味。对话中尽量多使用“是”、“没错”、“我同意你的观点”等肯定语气。切勿 使用命令式语句,而最好多用征询式语句,例如将“吃饭”换成“是不是该吃饭了”。因为命令式语句是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别人,而征询式语句不容易伤害对方, 让人感到被尊重,使对方的心情也随之放松。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97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招数1:不提及自身及姓名美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心理学家韦斯曼说,“人们在说谎时会自然地感到不舒服,他们会本能地把自己从他们所说的谎言中剔除出去。比如你问你的朋...
2025-05-05
江国香织写过一本和电影同名的小说叫做《东京塔》,讲的可不是同名电影里伟大母爱的故事。小说的男主角是两个高中生,他们都和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女人谈起了地下情。其中一个...
2025-05-05
“喂,闺女呀……”一位老人拿着手机,边走边接听电话,“我呀,吃得饱睡得香,你放心吧……你妈?没在呀!她出去跳舞去了……”突然画面一转,老人正在医院照顾老伴儿,“...
2025-05-05
在所有人类情感中,我们隐藏最多的就是嫉妒。也许因为人们对它评价很低,我们以它为耻,不敢探究。然而,了解嫉妒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容易很多。每个人都体验过嫉妒的痛苦。有...
2025-05-05
恐怖片透视反向人格现在的人们,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寻求刺激,以释放心中的不安和不快乐。也许没有更好的娱乐方式能替代恐怖片带来的特殊感受,直白地反映出人类内心的脆弱。...
2025-05-05
失恋的梦是相反的梦,是在暗示你现实中恋爱的进展状况。即使在梦中感到非常难过,你也不需要感到不安;这是表示你和现在的恋人会发展得很快速。 1、“一见钟情”,表示...
2025-05-05
男人感慨:“老婆还是人家的好啊!”这话说了千百年,至今,仍在流传。人们会把这归结为男人的喜新厌旧、贪心不足。但男人的贪心之外,家里的太太们,是否也该负起点责任呢...
2025-05-05
改造男人当然也是一种美的创造,男人改得好,女人也沾光。可是,改造男人可比减肥和生孩子难多了。不少女人有一种嗜好,就是想去改造男人,凡事都要合于她的规范,不许越雷...
2025-05-05
科技每天都在更新,各种数码设备每天都在陪伴着我们,填补了原本空虚、无聊、发呆的时间,甚至侵占了原本应该用来工作、交谈、睡觉的时间。网游里有最性感的虚拟女友,微博...
2025-05-05
原因一:我们有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对亲人的期望过高。相对亲人来说,我们往往对“别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发火。因为我们假设“别人”是不了解我们的,要取得“别人”的了...
2025-05-0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