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5年最容易厌倦有调查报告称,职场白领中25%的人心理有问题,其中以工作的第五年最为突出。有人将其称为职场白领的“五年之痒”。无独有偶,台湾一家研究机构近日的...
2025-10-14
从小白领跃升为管理人员时,那种感觉是宏图在胸的欣喜。可人生升迁的机会并不是经常性地发生,到了一个层面,就遇到一个“瓶颈”。当在一个“瓶颈”中挣扎很多年后,别人眼中的光鲜,却成了自己心头的荆棘。陆原堂,一个36岁的副总裁,此刻正迷失在这片荆棘中。
自诉人:陆原堂
最近,我对我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感觉到非常的矛盾和迷茫,情绪也非常的不好。是不是可以请您给我解惑啊?唉!
我36岁,大专,浙江师范大学毕业。O型血,刚刚从浙江一家石油公司副总经理的位子上下来。现在准备要去浙江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做副总裁。我觉得自己非常懒惰,而且非常的理想化,这些年来去北京工作了7年,做了记者、保险公司业务员、经理、公司的副总经理等。换了3家副总,现在要做第4个副总了,而且一个比一个面临更大的压力。
这些年来,我总觉得我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总是一团糟。总结一句话,那就是失败。唉。好多朋友让我继续去做老师。我却怎么也不想了。我想从销售管理转向生产管理,并且在外语上继续学习。以前曾经要考过研究生。现在的外语都快荒废了。我对企业管理非常感兴趣,我相信我会做好这个工作的……
其实在这里我觉得无法把我的信息非常准确地表达,以让您对我有个非常正确的判断。
我也经常写一些诗。很多朋友都说我的文笔非常好。我也太多愁善感,好像不是这个社会上的人。我觉得有句话非常适合我:进佛门六根不净,入商界狼性不足。总是给我的朋友不大现实的感觉,太理想化。这些年来走南闯北多了,身上的灰也多了,心里也是有了太多的疲倦。
“我喜欢做”与“我必须做的”
大概在2000年前后,我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进入困境,周围的一切变得苍白无味,每天的忙碌奔波让我对生活的意义产生了怀疑。我遭遇了与主人公陆原一样的"职业高原期反应"。那时,我在职业上已获得相当的成功,是一家外资快速消费品公司的副总,但高薪收入并不能填补我日益增长的空虚感。对于这种状况,我想尽办法寻求解脱,但远行没有让我平静下来。
在内心深处,我知道自己在这一行、这家公司已做到头了,我对自己的未来---长长的二三十年充满未知与恐惧,想离开但又割舍不了既得的利益,并为此感到焦虑、孤独和疲惫不堪。在那煎熬的一个春夏秋冬里,我清楚地知道,在位的每一天都在违背内心的"我"。
显然,陆原的这种"职业高原期反应"并不是孤立的现象。现在,我每个月都要碰到这样的客户,他们中的一些人非常出色,但沉迷于"我必须做"与"我想做"的撕打中,他们感到空虚、缺少安全感,即使他们的职业成就在其他人眼里是多么出色与成功。
当时,我屈服于"必须做"的工作,是因为我对工作的观念,仅仅是:
●我将工作与个人兴趣爱好分离开,认为兴趣是业余爱好,而工作就是干一行爱一行;
●工作是我生活中主旋律,占据了主导地位;
●工作是我谋生、改善生活的手段,但我并不知道生活的本质。
超越高原期
在中欧工商学院学习期间,曾在市场营销管理课上听教授说过可口可乐产品的生命周期问题。当时,教授正好谈到产品的生命周期,有位同学便提出了可口可乐的生命周期,质疑它为什么能够维持百年不衰的产品生命?我第一次从教授口里听到了再生的概念。
在现代商业社会里,创造价值的人也是产品,我们当然不可避免地拥有与产品一样的职业生命周期。只要我们乐意改变自身的态度与观点,便可以在这个看似不可抗拒的高原期中抽身而出---获得再生。通过再生,我们的职业生涯便可以焕发出新的活力。当然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对自己的现状、内在潜能有全新的了解。
还是回到我的困惑期。那时我每天都在问自己,生活中到底缺少了什么,直到有一天,我在澳大利亚碰到了一位女性。她---Isbell,是一家个人理财策划公司的老板,退休前,她在会计楼任注册会计师。她说:与之前的工作相比,现在的生活不算富有,但非常悠闲。我利用之前的投资理财经验为个人提供财务策划,客户不多但每年的收入足以应付日常所需,而且案头不再堆积忙不完的case,质朴无求的生活让我显得神采奕奕、安详平和……
回国不久,我开始了职业生涯顾问的生活。这份工作不仅让我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而且可以利用到过往十几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帮助他人实现职业成功。虽然,我还不成功,但我正在追求成功的四大要素:快乐、成就、意义和传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把拥有的物质多少、外表形象好坏看得过于重要,试图用金钱、精力和物质的多少换取所谓的优越生活,但无懈可击的外表让我们的内心一天天地枯萎。事实上,只有真实的自我才能让人真正容光焕发。
追寻幸福的源泉
在历经心理的煎熬后,我深深体会到:当你只为内在的自己而活,不再在乎外在的虚荣时,幸福感才会滋润你干枯的心灵。
很显然,听从自己的内心召唤,工作便意味着:
●你的工作是另一种形式的闲暇,工作本身充满乐趣;
●你的工作是自由选择的、升华生命的有益活动,它与你的生活经纬紧密交织、融合在一起;
●你为实现自身的目标而工作:追求个人成长、自我价值实现。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43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上班5年最容易厌倦有调查报告称,职场白领中25%的人心理有问题,其中以工作的第五年最为突出。有人将其称为职场白领的“五年之痒”。无独有偶,台湾一家研究机构近日的...
2025-10-14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不论你是否喜欢这些文化,它都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新员工,一定要留意公司的企业文化,积极地适应它。反之,就会与其他人格格不入,甚至难以...
2025-10-14
1.在众人面前摆弄自己的手机《不良行为的代价》一书的作者克丽斯蒂-皮尔森说,不论在哪个国家,公司员工们抱怨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看到同事在自己面前不停地摆弄他的PDA...
2025-10-14
谁都有对某人某事厌倦、质疑、困惑甚至愤怒的时候,但要是经常“性情”那么几下,被动的还是自己。“装”也得有度,如果最后“装”得把什么都憋在心里憋出病来,“装”得同...
2025-10-14
当你身陷困境时,你会检讨自己吗?作为职场的防身之术,我们不妨学学,以备后用。检讨术之一:你喜欢算计别人吗?任何人都对别人的背后算计非常痛恨,算计别人也是职场中最...
2025-10-14
一,不吸取教训。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不在于他们比其他人犯的错误更少,而在于他们不重复过去的错误。从错误中学到的东西常比成功教我们的更多,犯了错却不吸取教训,白白...
2025-10-14
近日,职场出现了“汉堡人才”这一新鲜词语。所谓“汉堡人才”,指的是具备足够行业经验和本科以上学历,持有至少一项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却在跳槽中屡战屡败,得不到...
2025-10-14
职场新人的心态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战战兢兢和虚荣浮躁。那么,职场新人为什么容易出现浮躁心态?对于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特别是在刚进单位的前3到6个月的试用期中,跳...
2025-10-14
学会原谅别人在工作上,不论是与同事之间或与客户之间都是每天互动频繁的,其中都会有不愉快的事。当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后,又往往不见得能够有机会、有时间好好去处理,于是...
2025-10-14
很多刚刚走出校门的职场新人会苦不堪言,因为那些个从课本里习得的心直口快、有一说一、仗义执言,在办公室的江湖中都显得那么轻率突兀,透着骨子里的不成熟。他们也苦恼啊...
2025-10-1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