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成为一种新的减压方式在网上迅速流行。然而法律专家却指出,网友上网宣泄自己秘密的同时,不能侵犯别人的隐私,反之则属于违法行为。小时候就听说心里藏着秘密的人,...
2025-11-01
在企业培训时,我注意到前排有位男学员眉头深锁,闷闷不乐许久。于是我走到他面前,随着课程内容,问了他工作上近来的心情困扰。
这位男学员叹了口气回答:“唉!今天一早因为主管交待的事没能如期完成,被上司狠狠地骂了一顿,现在心情够恶劣的,谁叫我能力不够,一无是处呢?”
哇!好个严苛的结论“能力不够,一无是处”,这下心情怎么会有起色?
恐怕你也有过类似的经验,当自己身处压力之下时,就特别容易把周遭发生的事扭曲化,这就好像戴上了哈哈镜,放眼望去事事都变了形,于是作出跳跃式且不合逻辑的结论,例如:
“我惹他生气了,这下他一辈子都会讨厌我”,要不,“完了,完了,一旦开始出错,就会一败涂地!!”
这些唐突而扭曲了的念头,往往会牵引出难以收拾的心情低潮,这是因为,我们的情绪是因着心中的想法而生的。同样的事件,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会激发出不同的观点,也就造就了不同的情绪反应。
所以,真正决定你我情绪反应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怎么去诠释这些事件,对吧?!
既然想法会决定心情,因此我们如果想要避免心情一蹶不振,那可得仔细地防堵心中念头出现扭曲变形的惨状。
一起来看看,我们最可能出现的扭曲想法包括哪些:
✿ 非黑即白的二分法
例如:“我一无是处……”,“他表现真糟,完全没药可救……”
如果你习惯看事情就是非黑即白,凡事就只有两种状况,不是非常完美,就是非常糟糕,一点中间灰色地带也没有,那么就很可能会因为一个单一事件(他今天早上迟到),而作出极端负面的评价(他完全无药可救)。但事实上,这样二分法的想法,只会让自己陷入情绪的死胡同而无法脱身。
✿ 遽下定论
例如,“我看到总经理和部门经理在低声交谈──我就知道,他们一定是在讨论要解雇我的事,完了完了。”
有时候搞不好是因为自己心中有鬼先有了成见,一碰到状况就容易胡乱下结论,完全不管证据是否存在,甚至是先有了定论,才来找依据,结果当然会莫名其妙地赔上心情啦!
✿ 过分强调负面信息
例如,“我做对了一次又怎么样?那不算啦,我还是笨得要死!”
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评分方式是“只看缺点,不看优点”。换句话说,对于自己所做的丰功伟业闭眼不看,认为“只是特例,不足为取”;然而要是过程中有些不尽完美之处,则是过目不忘,念念在兹。请你不妨也检查一下,对自己以及他人是否也常常只挑缺点呢?
✿ 责任个人化
有些人则是过分勇于负责,习惯把周遭所有不愉快的事件,都归咎于一己的不对,甚至于那些跟他们毫无关系的事情,他们也会挺身而出,担下所有的责任。常常个人化的人,典型的口头禅是:“这都是我的错!”
✿ 规则太过僵硬
有人就是死脑筋,认为应该按照某些严谨规则来过日子,对自己如此,也要求他人做到。所以他们常把“你应该……”“我不可以……”“我必须……”等口头禅挂在嘴边,像这样被许多固定规则包围的人,就很容易因为“应该”发生的事都没发生,而觉得生气或懊恼。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摆脱哈哈镜,让自己的想法恢复正常面貌?
其实不难,只要你一意识到自己又冒出了扭曲变形的念头,就立刻在心中大喊“暂停”,然后换上一些新的想法,来挑战原先的不合理念头。
例如,今早开会,你做完了业务简报,接着开口的经理却对你的简报内容表达不同的意见,于是你的反应是:
(1)“唉!我真是一无是处,我应该要让他满意的。”(二分法,僵硬规则)。
正确的想法是:
“这个案子本来就可能引起一些争议,经理有不同的意见是可预期的,这并不代表我的能力不够好!”
(2)“这一阵子以来他都在找我的麻烦,我就知道他看我不顺眼……”(强化负面讯息,遽下结论)。
请快快转个想法:
“经理最近被老总盯得很紧,压力不小,对Ë都火气大了些,这个案子他不同意,并不代表他就不喜欢我。”
只要经常如此练习,你就再也不会庸人自扰,为着莫须有的念头伤透心力,当想法还原,心情自然就海阔天空。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592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白领新型减压方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最近正成为一种新的减压方式在网上迅速流行。然而法律专家却指出,网友上网宣泄自己秘密的同时,不能侵犯别人的隐私,反之则属于违法行为。小时候就听说心里藏着秘密的人,...
2025-11-01
支解法。请你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一、二、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地发现,只要你“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想哭就哭。医学心理学...
2025-11-01
全球职业规划师中国地区首席培训师钟谷兰女士认为,职场幸福感取决于三个方面:兴趣、人际关系以及爱不爱自己。首先,兴趣与职业的满意度及幸福感有很大的关系。大多数人在...
2025-11-01
日前,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上海国际健康服务展”上,来自医学界的权威专家、学者们分别就“健康服务”和“健康管理”两大主题展开讨论。在本次论坛上,职场高压人群如何...
2025-11-01
八卦是女人的天性,但有的时候知道的越多,未必是件好事,尤其是在职场上而言。白领们的焦虑症有目共睹,不过焦虑的原因虽然五花八门,最后总结起来还是有其共通之处。我们...
2025-11-01
职场焦虑分别来自于工作、人际、家庭以及自身职业发展等多方面。面对容易焦虑的职场人士,朱列和建议不妨尝试以下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首先,多做深呼吸,自我放松。方法如...
2025-11-01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表明,全世界仅有5%的人真正健康;剩下的95%中,只有一小部分被医生明确诊断为患病人群,也就是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接近八成。而在中国...
2025-11-01
“男人活得太累”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中年男性,既要承担工作上的重任,又要挑起赡养老人和抚养、教育子女的重担,从而成为心理负荷最重的人群。心理研究表明,由于社会...
2025-11-01
一、工作狂:一般人正常工作时间为8--10小时,此为人体健康负荷量。如果长期工作12小时以上,就对人体产生压力。二、极度失落: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遭受许许多...
2025-11-01
网速很慢,电脑很卡,键盘打字没反应……啊!你是不是有想砸了电脑的冲动?小心,这可能就是躁狂症的前奏曲,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脾气越来越暴躁的话,就可能是躁狂找上门来...
2025-11-0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