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太爱说别人坏话了!没有不说别人坏话的人。有人说:“我是从来不说别人坏话的人。”但实际上似乎不存在这样的人。从形式和内容上来讲,从含有轻微恶意的传闻程度的坏话,...
2025-11-04
经验说:心理学研究的只不过是些常识罢了,这点儿东西,谁不懂啊。
实验说:为了让你信心满满,大脑总是会篡改你的记忆,这就是“后见之明”。
你总是这么说:
“我当然知道他们就要输了。”
“我早料到会发生这种事。”
“这不过是常识而已。”
“我就知道你要这么说。”
并且坚信不疑这是出于你敏锐的直觉和洞察力。但研究表明,在你的推理过程中,有一个本质上的缺陷。
当事情的发展并不如想象中进行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修改自己的记忆,以使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白痴。学习的时候,你潜意识里希望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些知识,显得自己无比神勇,料事如神。于是你就这么以为了,哪怕是在事情发生以后。当然,你也别觉得丢人,这种趋势只不过证明了你是个普通人,犯了一种人人都会犯得错误---后见之明偏见。
不相信?那让我们来看一组实验:
Harvard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老年人热衷于坚持他们旧的信仰,他们会觉得很难接受与他们已有知识相悖的观点。这个结论貌似告诉你,越老越不容易接受新事物。
废话,当然实验的结果会如此。你一直都知道这些,不是么?老年人对新知识的抵触,这是常识!
看,你又事后诸葛亮了吧。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组实验:
Alberta大学的研究证实,由于有着多年的智慧和惊人的知识累积,老年人会比18岁毛头小孩更容易提前完成4年大学生活。这项研究表明,对于学习,你永远都不会太老。
等等,这貌似也是常识。听上去很合理,很靠谱嘛。
但到底哪个是对的呢?越老越不容易接受新事物,还是,对于学习你永远都不会太老?
事实上,这俩实验都是我捏造的。
你会觉得这两个实验结果看起来都很正确,那是因为每当你学新知识的时候,你会迅速的修改你的记忆,让你的脑袋感觉不到决策失误的挫败感。
1986年的时候,Karl Teigen童鞋拉来一帮学生,然后让他们判断各种谚语的真实性。
Teigen 说:“古人云,‘人不可貌相,水不可斗量。’所以你永远不能以一个书的封面来判断这本书。”学生们觉得这太对了,太智慧了,而且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呢。
你觉得呢?
为什么我们不能以一个书的封面来判定这本书?在你的记忆中,这种情况多见么?
再来看看这句话:“如果它看起来是个鸭子,游泳也像个鸭子,还跟个鸭子一样呱呱叫,那它应该也许大概可能就是个鸭子?”听起来也像个常识吧?
所以,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呢?
让我们再回到Teigen的实验中去。在他的试验中,大部分人认为他提供的谚语是有道理的,甚至这些谚语自相矛盾的时候,他们也觉得是对的。比如说,当他说“爱能战胜胆怯”的时候,他们觉得非常有道理。当他再说完全相反的话,比如,“爱真的需要勇气,去面对流言蜚语”的时候,他们同样照单接受了。
他试着证明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的常识其实根本不是常识。当然,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这个实验。当学生,记者和门外汉们被告知后见之明偏见的实验结果时,他们说,“当然啦,我们早就知道啦~ 人人都会事后诸葛亮的嘛”
Teigen的实验同样证实,这也只不过是后见之明的偏见在作怪。
你不断的回顾过去,然后不断的修改自己过去的故事,使它更贴近于现在的你。
一旦你从错误中学到了什么,或者把错误的行径改掉,就没有必要再存着垃圾箱了,所以潜意识里你会把你犯下的错删掉。
这种在潜意识里删掉错误假设的行为可以解除你心理的压力。没错,你在对你自己撒谎,但它却给你带来了好处。
如同卡耐基梅陇的Baruch Fischhoff童鞋说的一样,这是一种对某些方面有好处,但却对另一方面危害极大。
早在尼克松总统到中国的破冰之旅之前,Baruch Fischhoff童鞋就开始着手策划如何把后见之明偏见赤果果的展示在骄傲的人类面前了。
他问了一帮人,哪些决策在这次破冰之旅中会被敲定,然后记录之。旅程结束之后,他又问这些人他们当初的判断。结果出乎意料,这些人记忆中自己的准确率要大大高于他们实际的准确率。
一般来说,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会不自主的基于他们的已知信息,然后忽略其他有可能的一切信息。 也就是说,当你做决定的时候,你会基于你现在掌握的信息,而不是你当时所掌握的。
“人们想要正确的欲望,要比他们变得主观的能力要强的多得多得多得多。”N. Crawford童鞋如是说。
了解后见之明偏见可以让你在政治家和商人吐沫星子乱飞的谈论他们当初的正确决策的时候有基本的怀疑精神。
当然,下次你在网上搜索数据库,或者和你的另一半吵架的时候,记住这点,对方总是会觉得自己从没错过。当然,你也强不到哪儿去。
谨以此文献给广大每天被指责只是在研究一些“常识”的心理学工作者。
作者系果壳网科技编辑
文章出处:果壳网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627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百态:你今天说别人坏话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人太爱说别人坏话了!没有不说别人坏话的人。有人说:“我是从来不说别人坏话的人。”但实际上似乎不存在这样的人。从形式和内容上来讲,从含有轻微恶意的传闻程度的坏话,...
2025-11-04
那些看见漂亮女孩就神魂颠倒的男人常常被指责为肤浅好色,然而科学家近日的一项研究表明,男性“好色”是由他们的基因决定的,而且他们喜欢上一个女孩只需要1毫秒的时间。...
2025-11-04
为什么敲门会告诉我们一个的心理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曾提出过一个公式:信息交流的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所以说,最...
2025-11-04
我的朋友,华南师大教授,才华横溢、青年才俊的刘良华博士曾有一句名言:一个有着强大偏见的人,才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这句话,在他的学生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如果,把“强...
2025-11-04
1.相册里的相片长相漂亮,身材性感,穿着有一定的品味和档次,背景多为豪宅、大床、浴缸或者度假村的温泉池,此人多半是二奶。2.留爆炸头,穿着怪异,三三两两在大头贴...
2025-11-04
“贾君鹏”,你认识吗?“兽兽”,你认识吗?“小月月”,你也认识吗?如果你认识全部或其一二,呵,那就说明你掉进了网络炒作的吸引漩涡了。“不可能!我虽然不是很聪明,...
2025-11-04
下午第一节课,无聊。自我感觉良好的老师在上面自说自话,下面学生,不知所云、不知所以、不知所措。一个哈欠打破了群体静默的尴尬,此起彼伏的在即将睡去的孩子们之间“击...
2025-11-04
懒惰是人的一个本性,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极端的懒散状态和轻微的忧郁不决。生气、羞怯、嫉妒、嫌恶等都会引起懒惰,使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愿...
2025-11-04
完美主义者,顾名思义,就是争取最好的,考试优异,工作细致,处处都要比别人强。因此,人们可能会以为这个理想的驱动器转换到成其他方面的良好,完美主义是对身体和心理的...
2025-11-04
2006年5月,厉娜和其他女伴三三两两走在湖边,她们是新出炉的长沙赛区超女十强。厉娜是其中最被看好的一位,后来她获得长沙赛区的冠军。“我×,我晕船晕得紧!”听说...
2025-11-0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