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新症状,如今青春期心理病已然悄悄走进网络,面对众多的心理病,今天索性来谈谈青春期常见心理病。郁闷:症状:精神委糜不振,少言少语,但却偏偏爱发唠骚,面色深...
2025-03-26
大学生成自杀高危群体 继农民、破产者、下岗工人、明星等自杀高危群体之后,大学生也加入了这个群体的行列。
据《中国日报》的报道,自杀已成为我国20岁~35岁人死亡的第一原因。西方研究显示:中国青年自杀剧增,每天约有600多名中国人自杀,有自杀企图的人在250万~350万之间,其中青年人占据不小的比例。
今年上半年,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某学生对大学生自杀状况展开调查,他在北京联合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发放了200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6%的大学生曾有过自杀念头。
《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出现焦虑症状,12%存在敌对情绪。 大学生缘何走上绝路 据专家们分析,大学生自杀率攀升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
1.心理疾病。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研究显示,引发自杀的第一诱因是严重的抑郁症,我国年轻人尤其是拥有大学学位的人在抑郁症患者当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哈佛大学精神病研究者阿瑟·克莱因曼认为,年轻人缺乏应对困难的经验,容易患抑郁症并由此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危机。
2.恋爱失败。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恋爱失败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
3.学习压力。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29.8%。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会长林永和教授表示,过去高校自杀的学生中以本科生居多,现在硕士和博士自杀的比例呈增加趋势,这是由于高学历学生面临的压力比过去更突出。
4.家庭原因。据社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的研究,中国有70%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合格,其中30%是过分保护,30%是过分监督,10%是严厉惩罚、传统的打骂式。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年轻人的承受挫折能力差,适应能力差。
此外,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大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缺乏社会责任和对人生价值观的认识,遇到挫折可能采取极端行为。
5.社会压力。当前社会上对大学生的评价及其待遇、地位都较以前下降,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让学生们对找工作深感焦虑,并产生自卑感。 此外,媒体经常报道自杀他杀现象,对受众有感染作用。网络上曾出现的“自杀方式研究”等帖子转载率很高,这对有潜在自杀愿望的人,很可能是一篇指南。
心理危机干预靠全社会的努力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帮助抑郁症患者正确理解和认识自己的危机。
由于患者通常无法看到生活中发生的困境与自己心理障碍之间存在的关系,所以心理治疗者可以通过倾听、提问等直接有效的方法,使患者释放被压抑的情感。研究表明,自杀者在采取行动前的24小时内,小的挫折和人际关系的损失的发生频率都很高,帮助他们缓解这些困扰,往往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但是,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却不令人满意,由于经费等问题,规模非常小,水平也不高。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北京、福建、安徽、重庆、四川和浙江开设了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开设2条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但囿于资金和人员的限制,很多时候因为电话占线而无法被接听。
尽管政府部门要求各高校要对大学生心理疾病进行危机干预,但高校中的专职心理咨询员数量却严重不足。
例如,目前北京高校专职心理咨询员不到100人,而需要量至少为200名。现有的心理咨询员的专业水平并不高,不能为学生提供有实效的帮助。此外,由于职称和晋升得不到重视,专职心理咨询员的流失也很严重。
因此,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治疗机制,还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加强挫折教育,培养责任意识必不可少 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联系到如今中小学里千方百计躲闪和回避“挫折”的情形,如学生做错事不批评、作业题错了不打“×”、学期评语不写缺点等,人们不禁忧虑,在这种由学校和家长共同刻意营造的“没有差别、没有竞争、没有先后”的“无挫折”环境和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和精神是何等的脆弱不堪!
有专家呼吁,应该有意识让青少年在挫折中去体验痛苦,逐渐增强对挫折窘困的耐受力,以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理智地正视人生的风云变幻,勇敢面对逆境与厄运的挑战。要强化和培养大学生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选择自杀,这种行为是自私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他就是不负责任”。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65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青春期心理病 你患上几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新世纪,新症状,如今青春期心理病已然悄悄走进网络,面对众多的心理病,今天索性来谈谈青春期常见心理病。郁闷:症状:精神委糜不振,少言少语,但却偏偏爱发唠骚,面色深...
2025-03-26
理由一:就读时的经济压力广东一个英语系的女学生,家里很穷,穷到冬天需要把单衣一件一件的往身上套。最后她自杀了。其它有什么理由先不谈,贫穷绝对是原因之一,经济窘迫...
2025-03-26
对于绝大多数女人来说,也许家庭重于事业,爱老公胜过爱自己。刚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就看见一个同事跟大家哭诉,刚结婚两年的老公有了外遇。看着她楚楚可怜的样子,同样作...
2025-03-25
“坏”女人告诉我:一辈子拍散拖最好,起码有60年的快乐光景,如果拍到老人院还有一大群阿伯为她争得头崩额裂的话,她就是一个成功女人。目前的她希望有一大堆男朋友,不...
2025-03-25
夏天快完的时候,终于下决心买了一只粉红色体重计回家。做成贝壳形状,等人踏上去,长针犹豫着指向某个数字。帮我把它提回家的,是离婚在即的老公。唉,怎么这么不争气。不...
2025-03-25
都市女性的梦幻车在过去,车子是男人的一种阶级象征,但是随着现代女性在社会与经济地位上取得独立,越来越多女性也开始寻求另一种平等的阶级象征。新加坡的一份报纸最近就...
2025-03-25
每每在春天到来的时候,都市人全是在不经意地期待中感到春天到来的,街头绽放的新芽在苍虬或头年才成活的枝头出现时,人们好像一下子就被都市春天的意像触动了。春天来到了...
2025-03-25
单恋。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以一厢情愿的倾慕与热爱为特点的畸型爱情。单恋多是一场情感误会,是青少年“爱情错觉”的产物。“爱情错觉”是指因受对方言谈举止的迷惑,或自身...
2025-03-25
一般的家长都知道交往和交往能力的重要,所担心的是,孩子与异性交往可能出现早恋,甚至学坏,影响学业。深长们的担心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确实有一些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孩子...
2025-03-25
近一段时期,不断有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不良事件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日前,又有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一女生从宿舍楼坠亡的消息被曝出。专家认为,学习、就业、情感和人际交...
2025-03-2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