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两三岁左右的宝宝对图形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这时可以开始教宝宝玩拼图。但是要注意,给这个年龄的宝宝选择拼图的时候,一定要选择...
2025-03-31
尊敬的专家:您好!
我的宝贝女儿3岁多了,她很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和小朋友抢东西,乐意与大家分享。每回有好吃的,总是先轻声问别的小朋友吃不吃。可是,别的孩子却对她不那么客气,我们亲眼见到幼儿园小朋友将她推倒在地,女儿自己爬起来,也不作声。问她 “幼儿园好不好”,她总说 “不好”,再问她为什么,她回答:“小朋友都欺负我。”
我们院里有几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女儿很想和小姐姐们玩,有好吃的也主动递上,但是小姐姐们见到她就像见到“敌人”一样,除非其中有人落了单,没人玩的时候才愿意和女儿在一起,一旦同伴来了,立马就变脸“不和你玩了”,剩下我女儿在那里无所适从。我看着心里很焦急,为此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女儿的交往能力有欠缺,而我自己也不擅交往,当女儿遭遇拒绝万般无助时,我该怎么做才好?
山东读者 小红
小红:你好!
感谢你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所以小朋友之间的人际交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从来信的字里行间,我感到更多的,并不是孩子交往能力上的欠缺,而是你作为母亲的沉重感和无助感,在此谈一点自己的感受与你分享。
你的女儿非常可爱,她平时的表现可能会比较羞怯,向其他小朋友发出邀请的声音会比较小,但她还是能将自己的意愿清楚地表达出来,说明她在人际交往上没有障碍。事实上,幼儿园的情形并不是想象中的“所有的小朋友都欺负她”;五六岁的孩子不太愿意和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来往,这是正常现象,但她们也曾接受过你女儿,不是吗!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每个孩子都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母亲,心理学上叫作“认同”。因此,母亲的态度、情绪和行为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当母亲的内心对人际交往不够自信和豁达时,便会对孩子是否被别的小朋友接纳这件事非常敏感,一旦看到女儿受挫,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油然而生,如紧张、恐慌和担心,进而束手无策。一个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读懂家长的情绪了。
母亲的面部表情、身体言语所表达出的紧张和内心的焦灼都可能被孩子敏感的心捕捉到,孩子会把母亲的反应解读为:周围的小朋友是不友好的或自己是不受欢迎的。再与小朋友交往时,会产生本能的防御反应,或退缩,或胆怯,或自卑,孩子的这种态度反过来又会招致孩子们对她的拒绝或不友好。因此,帮助孩子要从母亲的心态改变开始。建议如下供参考:
1.做一个有亲和力的妈妈
拥有足够亲和力的妈妈,是孩子人际交往最好的榜样。如果妈妈处于开放状态,那么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和影响。
和孩子一起外出时,见到熟人主动与其打招呼,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对你的友好报以正面的回应。不要担心“热脸贴冷屁股”的场面,对方可能尚未对你友善的笑容作出反应,或者还不习惯你身上发生的变化,不妨忽略它们,轻松地说一句:“呵呵,他没认出我来。”之后,依旧笑盈盈地往前走。
2.关心孩子,还要理解孩子
孩子之间发生争执、冲突时,需要父母以开朗、明智的心及时加以引导。如果一味认为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欺负”,表现出过度保护或无所适从,或无奈伤心,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我们也不能教育孩子“以暴制暴”,更不宜将事态扩大,引发老师及家长之间的争端。孩子需要大度、宽容的父母,对孩子最好的关心应该是向她表示“妈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妈妈是理解你的”,知道自己是被妈妈保护着的,孩子的心会得到满足,也就不会纠结于先前的不快之中。
孩子的心是纯净的,“哀而不伤”,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家长不宜过多干涉或过度担心,给孩子一个自由交往的空间。
3.主动出击找朋友
“孩子遭遇拒绝”这件事并不可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别人的拒绝,重要的是家长如何善后。邻居家的孩子今天不想和女儿玩,爸妈千万别表现得很紧张,请告诉孩子“玲玲今天不和你玩,没有关系啊”、“并不是玲玲不喜欢你哦”;然后,领着孩子一起去儿童乐园,主动去找同年龄或比她小的孩子一起玩,有了爸妈的支持,孩子会重拾信心和勇气。
希望我的建议能有效帮到你和孩子。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69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拼图游戏 培养孩子情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一般说来,两三岁左右的宝宝对图形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这时可以开始教宝宝玩拼图。但是要注意,给这个年龄的宝宝选择拼图的时候,一定要选择...
2025-03-31
研究发现,每40名婴幼儿中可能就有一名患有抑郁症,然而这种情况常被忽视,因为人们很难将抑郁症与婴幼儿联系起来。智利拉斯孔德斯医院的婴幼儿心理学家弗洛拉·德拉巴拉...
2025-03-31
交朋友,看似一件自然而然的小事,实则需要不断地培养和锻炼。核心提示交朋友,看似一件自然而然的小事,实则需要不断地培养和锻炼。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害怕孩子受欺负,而让...
2025-03-31
所谓“亲子对话”教育法主要是依据每个孩子的个性来培养他的说话能力,若要与孩子说话,首先父母要学会如何倾听。听孩子说话是一种认同孩子的反应,而“亲子面对面”便是在...
2025-03-31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孩子可以付出很多,其实孩子也会为父母牺牲。据美国心理学家白瑞·布莱泽顿医生的观察,才几个月大的婴儿就能领会父母的意图,当他明白父...
2025-03-31
在孩子的内心里,很容易产生一种假想的景象,比如一只旋钮变成了一匹骏马,一张椅子变成了宝座,一颗石子变成了一架飞机,他们看着手中的玩具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
2025-03-31
孩子1周半后,多半能跑能跳了。大人带出去跟外界接触的机会增多,甚至有些2周多的孩子提早步入托班或幼儿园,他们的小世界更丰富起来。脱离了原本独立的家庭单位,开始参...
2025-03-31
4岁到12岁的孩子中,有15%的人会时不时地在半夜“环游”房间。这是因为他们不能顺利地将沉睡阶段过度到做梦的睡眠状态。而且心理上的紧张感也会加重梦游的现象。我们...
2025-03-31
父母要注重利用自己的表情正确地引导宝宝,使宝宝在成长的第一年,不仅健康、聪明,而且能根据父母对其表达的感情和态度,修正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用表情...
2025-03-31
一位妈妈对我说:“孩子2岁的时候,我发现他有了交友的欲望。每当听到小朋友从楼道里走过,他总禁不住要开门看看。每次从幼儿园回来,他总是流连忘返。但经常因为不够勇敢...
2025-03-3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