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解密嫉妒心理的产生

2025-04-20 心理健康
【摘要】:嫉妒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有一个重大的特征就是“指向性”,即嫉妒是有条件的,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才会产生,是指向一定对象的。或者说,不是任何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

嫉妒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有一个重大的特征就是“指向性”,即嫉妒是有条件的,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才会产生,是指向一定对象的。或者说,不是任何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都会产生嫉妒,某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某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我们只会羡慕而不会嫉妒。

人的嫉妒在什么范围内才会产生,是指向哪些对象?一般地说,地位相差不大,互相了解,又在同一单位从事同一种工作并且属同辈的人之间最容易产生嫉妒。这是由于他们在利害关系上有着某种联系,彼此都是竞争的直接对手。

例如,张三和李四年龄相差无几,都是同单位的同级同事,倘若张三近年来做出些成绩,就容易引起李四的嫉妒,因为他俩都是彼此升迁的直接对手,越向上升迁,“僧多粥少”的情况越突出,张三的成绩则意味着李四想升迁的愿望将永远是场难圆的梦。我们常说“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轻”就包含了这个道理。

嫉妒是一种比仇恨还强烈的恶劣心理,是心灵空虚和无能的表现。我们了解“嫉妒的指向性”这一恶劣心理现象,有助于完善自我,即能找到自己有时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从而想方设法克服它。俗话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别人有成绩,不是诋毁或背后中伤,而是拿出点自己的东西来,用成果同别人竞争,这才是上策。

(实习编辑:张曼)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859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女人何以动辄就流泪?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