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开场白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说好说坏,关系重大。说第一句话的原则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常见的有这么三种方法:(1)、攀认式。如:初...
2025-04-23
伴随着两位当事人的双双离职,前阵子沸沸扬扬的“秘书门”事件已然落幕。业界专家普遍认为,这场“架”吵得十分不明智,职场矛盾不是一个“吵”字就能解决。
仔细想想,你敢在职场上吵架吗?你又会“吵架”吗?
[场景一]同事间唇枪舌剑
“嘭”,又是一拳砸在桌上,比先前的一声更加剧烈。不过,这回换成张雨反击,他一步冲到同事安森的面前,照他刚才砸过的地方狠狠地落下一拳。
“少跟我说这些,企划书上的统计数据写的明明白白,不按样本作评估隐患有多大你知道吗!”“废话!但是你也不用用脑子,评估的参数那么低,符合实际情况吗……”
[专家拆招]小“吵”打破沟通鸿沟
同事之间,如果不是期望通过吵架来存心贬低对方、使对方难堪,而是在某个具体的工作问题上各持己见,争执不下,那么这样的吵架,不会造成当事人双方的敌对和仇视,反而有利于问题的充分沟通和解决。
一方的强硬态度,会第一时间充分引起另一方的重视和思量,避免了由于沉默和妥协造成的沟通失效,配合迟钝。同时由于彼此平等的工作关系,方式上可以表现得激烈一些,但切不可触及对方身体,由“吵架”变成“打架”。
[场景二]上下级相互交锋
张林严肃地走到经理室的办公桌前,站定后将一份文案推送到经理马克的面前,“我前天补充提加的方案开会都通过了,为什么没有写进最终的报告里去,请您解释一下!”“后来我又考虑了一下,并不合适。”“不合适就可以随意删减吗?那开会岂不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专家拆招]一味指责抱怨不可取
上下级之间,并不是绝对服从的不平等关系。当员工和老板的意见产生分歧,或者认为遭遇了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可以适当地通过“吵架”来表达出自身强烈的主张或是不满。但是在言辞上要注意分寸,不要一味指责,而是要说明情况,探讨原因。这样其实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了解与配合。
[场景三]对下属严厉批评
“扣你的奖金是按规定办事,没有停职已经是网开一面了。” “为什么一群人做错事只惩罚一个人!” “那我现在就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解释清楚!”沈鸿义愤填膺地开始详细诉说整件事情的始末,身为主管的冉杰并没有打断他的陈述,眉头紧锁地仔细聆听……
[专家拆招]给下属一个说话的机会
作为主管,不应将下属的牢骚和异议当作对自身权威的挑战,而应当给予他们“说话”的机会和权利,在他们释放自己的过程中学会聆听和重新分析。同时语言上要注意留有余地和空间,不要一言独断,允许下属的解释和辩驳。
北京东明时光国际咨询中心的首席情绪与行为管理顾问文稚嘉女士指出,中国人讲求凡事“一团和气”,即使是看不顺眼,也不会轻易发生正面冲突。
长久以来,“吵架”一直被认为是下下策,很多人面对上司,不敢吵架;面对同事,不愿吵架;面对下属,不屑吵架。职场氛围在这种过分的自我压制和人工合成的太平盛世中,逐渐开始失真。 与其过分压抑自己,造成沟通上的堵塞和彼此之间的不信任,还不如学会真诚而率性地“吵架”。
文女士表示,“在不恶意攻击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前提下,适当而直接地表达出对他人意见的异议,或者是对他人做法的批评,这样的吵架是可以被理解并光明磊落地存在的”。
专家提示职场“吵架”要诀
1.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吵架来解决。人际交往的蜚短流长、利益纷争的不甘示弱,这样的吵架会连“身段”一同吵丢。
2.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吵架。激烈的言词和激动的情绪,不是每个人都能正常承受的东西。例如,“新人”如果在入职不久就“被吵”,那么很可能会伤害他的职业自尊心,影响他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和评估。
3. 吵架要建立在彼此了解,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初次合作的两个人,还是应当尽量用平和的方式进行沟通,盲目的吵架会导致无端的猜疑,甚至造成关系的永久破裂。
4. 吵架要目的明确,不能偏题。只有发生了具体的问题时才可以吵架,不能将吵架视为日常不满情绪的发泄方式。所谓“对事不对人”,切不可“没事找不痛快”。
5. 吵架要注意语言方式。吵架应当就事论事,当事人可以直抒胸臆,但不可言词污秽,进行恶意的人身攻击,更不能越吵越远,最后变成“揭底口水大战”。
6. 正视吵架的意义。吵架不是攻击性、压倒性地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而是通过比较激烈的方式,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不要寄希望于通过比试嗓门的高低而使他人臣服。
7. 冷静对待吵架的结果。当“战事”平息之后,吵架的双方应当抽离出激动的情绪,客观地分析对方的意见或者指责,找出自身缺失或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和完善。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87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这样,可以让对方感到相见恨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说好开场白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说好说坏,关系重大。说第一句话的原则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常见的有这么三种方法:(1)、攀认式。如:初...
2025-04-23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人家送礼可是自己不能收,或者不方便收,那么该怎么办呢?其实,拒绝收礼也要注意分寸,讲究礼仪。一是要婉言相告。受赠人应该采用委婉的、不...
2025-04-23
办公室有时就是一个小社会,人多嘴杂。面对各种利益冲突,你必须找准角色定位,既不能孤芳自赏,又不能表现过度。如何迅速赢得大多数人的好感,尽快融入其中,营造良好的人...
2025-04-22
电视里,职场专家在高谈阔论:“马屁”是语言中的钻石,我们要学会赞美别人。“哼,马屁精!”我的朋友A一脸不屑,抄起遥控器就要换台,“我就最看不上溜须拍马的人了,耍...
2025-04-22
现实中有很多人在与同事交往时“弹性不足”,他们认为做人做事都应保持一个原则,交往也是如此,如:看不顺眼者不来往;兴趣不同者不接近;话不投机者懒得说;令人不愉快者...
2025-04-22
有人说,男人是惯性撒谎的动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撒谎的男人,只有不懂撒谎的男人。例如他明明正和一班朋友饮酒玩乐,当女友来电时却偷偷躲进厕所说自己还在加班;例如...
2025-04-22
妻子说:他几乎每天都很晚才回家,还老出差,谁知道他干吗去了?最近,他和朋友自驾到湖南,回来时,发短信说到天津了。北京到天津多近啊,他四五个小时后才到家。我都算好...
2025-04-22
弗洛伊德生平简介: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nd•Sigmun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
2025-04-22
“距离语言”是行为语言的一个内容,它是借助交往双方的空间距离及其变化,来表达交往的情感、意图和关系程度。当你和别人交往时,总要各自占据一定的空间,相互保持一定的...
2025-04-22
“什么都不会”的妈妈宝宝爱唱歌、跳舞、画画、剪纸、捏泥巴,可是妈妈都不会。孩子很喜欢妈妈在下班回家后,能陪他一起玩,或者回答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可是妈妈却用...
2025-04-2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