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有人会莫名其妙不让你高兴,情不自禁说刻薄的话。“待人处事挑剔、无情”的人,特别是言语上,总带锯齿。网络里,更是集散一些人很不健康的发泄。有人说刻薄可...
2025-04-26
关于人际之间的沟通方式,确实会让部分人抓狂,过分憨直可能会得罪人,过分顺从则让自己陷入困境。我们谁没有讨好别人的心理呢?谁不会因为被人拒绝而受伤呢?这是人在成长时的无奈,也是人成为社会人所需的啊。
判断人社交中的心理成熟度,要看你能否自如地对别人说“不”,能否主动要求别人帮助自己,能否承受别人的拒绝。能够说“不”和能够接受被拒绝,都是需要自信和勇气的。
不会拒绝也不能自如地提出要求,又怕被别人拒绝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称为“被拒敏感”。这样的人其人际关系看起来挺好,他总是热心助人,口碑好,别人喜欢找他“麻烦”,可内心苦水只有自己吞。这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社交焦虑。
讨好别人有双重含义:一是功利性的,即通过主动讨好别人而达到自己某种目的;二是防御性的,通过讨好别人而达成情感联盟,避免树立攻击对象,为自己取得宽松的生成环境。所以,讨好别人有着它的积极作用。过分“讨好”又会给人带来无穷烦恼。
害怕说“不”的心理,是一种以自己主观为蓝本来看别人的心理投射。因为说“不”未必就能伤害到别人,本质上是自己内心受不了被人拒绝,所以认为(外投射)别人受不了拒绝而不敢拒绝别人。怕说“不”的内心情结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被拒创伤
怕说“不”的人,在他过去经历和人际环境中,一定存在“不许你”太多。“不许你”氛围下,人的思维和思想被制约,难有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人的所作所为无形中被一种势力控制着,总是听到和遭到“你不能…”“你不要…”“你如果不…就会…”的指引,脑海容纳了与“不”相关的内容,为达到“不”之要求和避免违犯“不”的惩罚,一个人的个性里会渐渐形成对“不”的高度敏感,他不得不服从权威,又厌恶和敌视权威的“不许你”,他心里体验着“不也不是,不是也不是”的种种焦虑。这是人在文化禁忌影响下,害怕被拒绝的原始创伤。
2.厚重而脆弱的自尊
过重的自尊来自东方哲学熏染,中国佛、儒、道家文化是有厚重耻感内涵的,造成了中国人高度重视做人的“礼仪、节气”,高度重视人的“脸面”,这些文化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心理。而现代社会仍然很讲究“面子工程”的。可以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情结。
中国文化中“面子”:他人眼中的我,即你做任何事情要顾忌面子、做得体面,不能让别人在背后戳你脊梁骨,你得顾忌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是文化所形成的人际行为规范,本质上是人的自尊需要。
耻感文化形成了束缚他内心的枷锁,有些人由于个性懦弱、内心自卑而在一个讲究面子的文化环境里很不自由,备受人际焦虑折磨。这种人是活在别人的印象中,其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他人评价上的,其个性决定了他在人际交往时,会高度关注他人的行为反应,包括他人的需求。如果他在意了别人和满足了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好的态度和好的评价,自己就会感觉被重视,觉得自己做得很对,很有成就感!
这种自我肯定来于别人肯定的人,是无法在他人面前给予否定的,即害怕说出“不”的。因为对别人否定,就意味着对自我的否定,这会断绝看清自己是谁的被肯定来源(给自己评价的客体)。所以,他在对别人有求必应的“讨好”中,充分感到自我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
由于“讨好”是以压抑自我为代价,他必然会逐渐感觉是在为别人而活,会逐渐产生拒绝别人的愿望,但他欲拒不能。因为他内心的弱小与不安全感,使他无力承受“万一被拒绝”的后怕,他潜意识的“讨好”欲望,使他还不愿丧失他人的好评和好感,惟有“讨好”能感觉自己是好人,也惟有实现“讨好”才能免除他社交中的焦虑。
当然他的心理现实是,要么顾了自尊(面子)委屈了内心自由,要么顾了内心自由而伤了面子(自尊)的矛盾冲突。但一般情况下,他宁愿忍辱内心而不愿丢失面子。中国的酒文化就足以说明人际社会中人“拒绝”人难啊。
3.依赖与分离焦虑
人都有依赖性或依赖情结,只是依赖的对象、性质和程度不同而已。人的依赖性与分离焦虑高度相关,即你对某人某物过度依赖,必然伴有恐失去他(它)的焦虑。害怕说“不”的心结之二,是人的依赖性和分离焦虑。这份焦虑不仅指母婴分离的原始焦虑,还指人进入社会化后对仿效者的依赖与分离焦虑。
因为在一个人的意识成长中,是很需要重要关系人物予以他人格方面的精神关注与肯定的。如果他没有获得足够认可,在他心里会埋下被忽视的自卑,会产生寻求重视的渴望。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90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心理探秘:刻薄心理从何而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生活中,常常有人会莫名其妙不让你高兴,情不自禁说刻薄的话。“待人处事挑剔、无情”的人,特别是言语上,总带锯齿。网络里,更是集散一些人很不健康的发泄。有人说刻薄可...
2025-04-26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办公室、火车,还是公共汽车上,只听到一半的手机谈话比听到两个人的完整对话更分散一个人的注意力。根据刊登在美国心理协...
2025-04-26
女人的秘密一般写进日记、锁进抽屉,或是塞进闺密的耳朵。而男人的秘密多是藏在心里,仅容自己慢慢咀嚼。近日,美国《男性健康》联手《女性健康》杂志,共同访问了2000...
2025-04-26
男人其实都有一个丝袜美腿的情结,如果这么说太以点盖全,那么,绝大多数男人有这个情结,应该没有言过其实。许多男人只要看见美腿,就能激起性欲,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
2025-04-26
1.信息焦虑症在外资企业工作的李小姐每天都将大量时间花在上网浏览信息,看报纸、杂志上,但她心里还是不踏实,总觉得漏掉了信息,因此常常失眠,食欲也不断下降。一...
2025-04-26
一位网友在我博客上留言说:施恨者永远比被恨者痛苦。这句话用来理解偏执型人格非常确切。偏执型的人可以肆无忌惮地仇恨别人,甚至是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因为他们内在的痛...
2025-04-26
听说在大学里流传着一首反映大学生恋爱选择的歌谣:“兔子不吃窝边草,疾风知劲草,天涯何处无芳草,好马不吃回头草,老牛吃嫩草。”这里的“老牛吃嫩草”是指年轻的女大学...
2025-04-26
1.散播你的快乐的想法告诉你的女儿和她逛街你多么开心,向你的丈夫炫耀上司给你的不经意的表扬,告诉你的朋友你多么喜欢去年的那次野餐。和别人分享开心的回忆和经历...
2025-04-26
白领“心苦”的三大诱因频频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源于三方面压力:工作、情感和生活。每天超过8小时的工作时间、上司咄咄逼人的目光、同事间明里暗里的竞争,白领们无论在体...
2025-04-26
当你准备装饰布置家居环境时,对色彩的搭配应以适应你的感受为前提,因为我们周围的环境和自然界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人们会对各种颜色产生不同的环境心理生理反应。红色:...
2025-04-2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