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现在,约会规则也在飞速变化中。我们对19000个聪明、值得约会的单身男子进行了调查,他们可是最具吸引力的约会对象噢!让我们看看他们的脑袋里在转什么念头。...
2025-04-27
60年代有出轰动全国的话剧叫《千万不要忘记》,老工人丁海宽是个爱厂如家,勤俭节约的模范,可是他的儿子丁少纯却受到小业主岳母的影响,不务正业,追求穿戴,竟然花了148元钱买了条毛料裤子,还把裤线熨得“可以削萝卜”。当时是把这种不同的消费观提到阶级斗争的高度来认识的。在计划经济年代商品匮缺,人们的薪水收入也不多,以俭朴为美,以节约为荣成为时尚追求,反之则被视为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因而是凡经历过那段年月的中老年人,大多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当年提倡的“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如今人们有了钱,各种商品越来越丰富,消费的选择机会简直是过去无法比拟的。
面对这种商品丰富的现实,许多家庭的两代人间出现了不同的消费意识。有位发电厂的老技师,按收入其他行业的同龄人无法相比,而且厂里的福利待遇更是其他厂企单位望尘莫及的。可是他却始终改变不了过去养成的消费习惯。他爱买便宜货、处理品。每天买菜总是在快散市时去买处理菜,花不多少钱就买回一菜篮子。买服装决不到大商场去买,而是到小市场,与卖服装小贩讨价还价好一阵子才肯付钱。他对市场的价格起落心里没底,一见到价格上涨就多买些存起来。再就是对商品没有过高要求。高档消费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之类,家里也不缺,但都是功能单纯、更新换代前的“末班车”,对什么“丽音”、“画中画”、“纯平显象”、“数码科技”等先进功能根本不感兴趣。可是他的儿女们却跟他不同。论收入他的儿女没有他多,但消费观念却是新潮得很。他们的理论是“钱不花掉,就不会想法挣”,“今天要花明天的钱”。他们穿戴追求名牌,穿的牛仔裤在中老年人看来好象很朴素,其实是“李维氏501”,名牌中的名牌,每条要500多元;T恤也是李维氏的,320元一件;腰间的皮带是美军沙漠迷彩帆布腰带,每条800元。至于使用的器物更是追求高档,手中没钱就靠借贷,“花明天的钱”。
老技师和他的儿女们不同的消费行为,反映了不同的消费心理。这种不同的消费心理的形成是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直接关系。在老技师的年轻时代,也就是他们的消费欲求最旺盛年代,商品严重供求失衡,商品的配给制和匮乏,加之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过分提倡,都限制和束缚了人们的消费欲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老技师那样购物从低、从简的潜意识。而他的后代们是生活在物质日趋丰富的时代,不断成长的消费文化正好与他猛的成长同步,所有产品的营销诉求几乎都是针对他们的趣味,或者说是有意识地激发着他们的消费趣味。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不再像自己的父辈那样,总是遵循他人的意志行事,总是为顾全大局委屈自己。他们从父辈的经历中汲取了方面教训,不是想让自己的生命给世界留下点什么,而是要不虚此行,要从这个世界得到点什么。因此他们很注意个性消费,宁可多花钱也的和别人不同。
这两种消费心理,都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心理的误区。对于老技师那样的中老年的消费心理,应该加强消费心理素质的培养,学会物有所值的消费。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形势稳定和等价交换规律支配下,没有所谓的便宜货。“大拍卖”、“跳楼价”、“清仓处理”等多为促销陷阱。这类物品,不是积压品、残次品,就是技术含量低的末代产品,厂家处理掉是为盘活资金,以便产品更新换代。购买这类商品,质量无保证,表面看来省了钱,但却得不到很好的享受。如果你买了眼时不用的处理品,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等于自掏腰包为商家盘活了资金。那位老技师爱买处理菜,当时买花钱不多,可是买回来一时吃不掉,放久了无法吃,只好扔掉。这么算来他买的处理菜并不省钱。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就能在购买时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不至于“贪贱拣穷”,被偏斜的消费心理所左右。
对于老技师的子女们的消费心理,也应该进行适当的调适。年轻人的消费心理也不全是健康的。有的人消费好攀比,看见别人购置了什么贵重物品,不管自家有没有用,经济条件是否允许,就比着买。如邻居买了家用电脑,就攀比着也买,殊不知人家孩子玩电脑对学习有帮助,而你的孩子自制力差,玩电脑却影响学习。这种攀比消费心理不仅占用了家里的资金,还没有起到拥有的作用。因此抑制攀比消费是调适不健康消费心理的 一个有力措施。此其一。
其二,尽量不随便和同事一起逛商场。消费有有目标消费,有无目标消费。一般地说,购置大件商品,用钱多,都经过一段了解市场信息、预选品牌的酝酿、准备阶段,属于有目标消费。而闲逛商场本来没有消费目标,但同行人中对什么物品发生兴趣,在他的影响或暗示下,即使你买后并没有什么用场,也容易不假思索地大掏腰包。有的商场雇佣“托儿”,就是抓主人们的这种无目标的消费心理。
其三,警惕商品广告的诱导作用。商家做商品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促销。尤其是一些面向女性和儿童的广告,五光十色,精彩纷呈,往往具有感官的冲击性和诱惑性。如不冷静对待,容易使感情脆弱的人以购买为快。
总之,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青年人在消费时,都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不要追风,不必赶时髦,做到量入为出,不盲目消费,这就容易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当然,像购房、买汽车之类的大额消费,采用贷款的形式,今天花明天的钱,还是必要的。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90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与男人约会的12个潜规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即使是现在,约会规则也在飞速变化中。我们对19000个聪明、值得约会的单身男子进行了调查,他们可是最具吸引力的约会对象噢!让我们看看他们的脑袋里在转什么念头。...
2025-04-27
解读“剩心理”:剩女是这样炼成的。自从提出“新女学”以来,一直鼓励女人要活得实惠、活得自在。而新女学就是女人的一门生活爱情实用主义哲学。二十一世纪的女人们,要多...
2025-04-27
如果你对一个男人说,我只爱你我不在乎名分,那么你要问自己一句,你是赵四小姐吗?你是乔治桑吗?你爱的那个男人是张学良或者肖邦吗?如果你对这一切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
2025-04-27
男人总爱想那事儿,这当然不是错。女人也会想,可是女人总是更希望得到美好甜蜜的爱情,至少也要情爱合一。男人女人脑子里装的事儿还真不一样。 【困惑】:听说男人都爱...
2025-04-27
1、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2、期望定律期望定律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3、...
2025-04-27
所有女性都害怕衰老,因此她们都不惜大洒金钱来买不老青春。可是,心理呢?原来心理也会老化,虽然很多人都说“人老心不老”,不过你又知道自己心理年龄是否开始老化呢?...
2025-04-26
“约一名异性下个月去哈尔滨看雪”、“征人19号平遥凑热闹”……这些与陌生人在互联网上达成的预约,在某个熟悉或陌生的地点得以实现。闪玩、闪游就像“闪婚”、“闪恋”...
2025-04-26
读过俄国伟大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的人,绝不会忘记他塑造的吝啬鬼泼留希金的形象。泼留希金家道殷实,农奴上千,是个上流地主,但他住的却是农奴的小屋,破破烂烂,荒凉...
2025-04-26
“每次给儿子买回去新式玩具,我们家快70岁的老太太倒是玩得最起劲!”“我老爸一把年纪了,跟年轻的‘数码达人’有得一拼,拼音都没学好,非逼我教他发短信。现在又催我...
2025-04-26
几天到张家界旅游,在火车上遇一对兄弟。弟弟约20岁出头,好象遇到了高兴事,笑容可掬。只见他与旁人说:“我是广州大学的高材生,已硕士毕业,现正任广州某集团公司经理...
2025-04-2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