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大约60%—7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会经历程度不同的心理郁闷,于是,有人把郁闷和抑郁划上了等号。那些常说自己郁闷的人,会不会得上抑郁症?对此,陈大春告诉记...
2025-04-27
“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之所以可以这么“热”,是有一种内在的社会深层原因的。他们的存在,折射出了一系列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征候。
网络热词这么“热”,深层原因何在?它折射出了怎样的社会心理和意识?怎样最大程度发挥网络热词对社会的正面效应?如何促使其成为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正面推动力量?
网络热词为什么这么“热”
网络热词走红,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它集中表现了国人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也反映了“雷人”、调侃、“山寨”等社会心理和文化征候。
其实,网络热词不只是“词”:小到一个词或词的构成单位,大到一个完整的句子,都在它的所指范围内。并且,无论从来源渠道还是使用范围来说,网络热词也不仅仅限于网络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也经常见到它们的身影。
网络热词为什么会“热”起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是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并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才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刺激和满足;二是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社会氛围宽松自由;三是互联网时代所提供的巨大便利。
网络热词是当今人们社会意识和心理的直接反映,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最主要的就是集中表现了国人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角色定位日趋理性、合理,由此而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某些事件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都空前地增强;而人们的关心和参与更多地集中在那些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方面,并有非常明显的褒贬倾向,由此就体现了很强的批判意识。
从最初的网络流行语到现在的网络热词,其实已经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由网友们别出心裁、主要只是自娱自乐的新奇样式转而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新锐话语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热词也可以称之为社会热词,它们往往直接反映某一个或一些成为一时焦点的社会现象与事件,并且这种反映还是即时性的。比如“涨价系列”的“蒜(算)你狠”,与之同类的还有“油(由)不得你、棉(勉)为其难”等。随着涨价风的持续不断,类似的热词也在不断地产生,如食糖也开始涨价,于是就有了“糖(唐)高宗”,而这几天价格又开始下跌,使人们有些看不懂,所以又有了“糖(唐)玄宗”一词。
通过数量众多、范围广泛、面目各异的网络热词,可以基本把握社会生活的脉搏。在教育部、国家语委刚刚发布的2009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列出了五大年度热词“躲猫猫、七十码、蜗居、钓鱼执法、楼脆脆”,无疑都是非常深刻的年度记忆。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它的重要载体。所以,要了解、认识网络热词,试图给出一个较为恰当的定位和评价,就必须更多地结合当今社会文化语境和背景。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对当今的社会文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向作出概括的话,笔者会选择“多元”。多元的社会,一定具有高度的文化包容性,而网络热词的走热,正是这种包容的结果。就网络热词本身而言,它也是多元的:从内容来说,既有针砭时弊的,也有弘扬正气的,既可直指国计民生的大事,也不排斥细枝末节的小事;从形式来看,既有符合语言规范和发展规律的创新,也有随心所欲、兴之所至的“编造”;而在品位方面,则更是集合了高雅、平淡乃至低俗等各种“品类”。所以,我们还可以说,网络热词也正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一面镜子。
折射的民众心理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网络热词除了反映当今的社会意识和文化外,更直接地表现出当今社会表达中的一些普遍心理和追求,而这也是我们全面了解和认识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是“雷人”心理。早就有人指出,人民群众是最伟大的语言学家,这话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和最充分的证明。在网络热词的创造者一方,以前通常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今则是“语不雷人死不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惜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新奇乃至于怪异的形式;而就接受和使用者一方来说,往往也是喜闻乐用、趋之若鹜。我们甚至可以说,“雷人”已经成为全民话语时代的一个显著标签。
二是“调侃”心理。这一心理经常借助于游戏性的语言形式来实现。语言有游戏功能,传统的字谜以及回文诗等都是,而现代人借助新的媒体形式,在新的社会意识和心理的牵引、作用下,更是把语言的这一功能发挥到极致。然而,这里的调侃早已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文字游戏,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心理层面的无奈、排遣与宣泄。看一看、想一想“逗(豆)你玩”吧,人们对绿豆涨价的不满和无奈,竟然采用了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有人把无房、无车、无女朋友的“三无”男青年称为“低碳哥”,相应的也有“低碳姐/妺”,堪称现代版的黑色幽默。
三是“山寨”心理。当今的“山寨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它的实质一是“拿来主义”,二是从众心理。网络热词创制及使用中的山寨心理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借用与改造已有形式(如谐音改字,类推仿造等),另一方面表现为更多人的即时接受、使用和传播,由此往往造成了某些网络热词一时的“井喷式”爆发。
网络热词早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还寄寓了人们丰富的社会情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至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面对着铺天盖地的网络热词,我们既需要开放胸怀,也需要理性鉴别,去粗取精,去莠存良,善加引导, 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915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惊!偶尔郁闷也能促进思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据统计,大约60%—7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会经历程度不同的心理郁闷,于是,有人把郁闷和抑郁划上了等号。那些常说自己郁闷的人,会不会得上抑郁症?对此,陈大春告诉记...
2025-04-27
人人都希望自己活得幸福快乐,但生活却往往不如所愿。近日,刊登在美国《快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为大家总结出几个幸福的心理小贴士。学会它们,能让你变得更幸福快乐。每天...
2025-04-27
怕羞心理的形成与儿童时期缺乏父母的抚爱或很少与外界环境接触有关。这类人的性格大多内向,气质属于粘液质型、抑郁质型或两种类型的混合型,神经系统较脆弱,女性多于男性...
2025-04-27
导语: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列出的心理幸福三法则中,抓住现在的幸福最为重要。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及现代人极度的未来心态会让我们忘记现在。所有的科技进步,从电话到网络,它...
2025-04-27
华人白领心理“亮红灯”据美国《世界日报》近日报道,心理问题不仅仅存在于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中,对于那些外表光鲜、事业有成的美国中年华裔白领来说,来自各方面...
2025-04-27
近日,本报心理咨询热线经常接到一些热心读者来电咨询,称年终因工作压力大,情绪低落,感觉茫然,脑袋里尽是乱七八糟的事情,睡觉质量很差,自己很想摆脱,但却欲罢不能。...
2025-04-27
在早期的科学研究中,弗洛伊德遭遇到科技落后所带来的限制———当时还没有脑扫描技术,DNA是在他逝世之后才被发现。最后,弗洛伊德放弃了科学而专攻心理学。但是今天,...
2025-04-27
从二十岁的大学生,到三十岁结婚生子进入“而立之年”的80后们,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面临着无数的选择和挑战,于此同时所引发出的心理问题,与其选择...
2025-04-27
年尾到来,许多白领一族面临的心理负担越来越大,严重者甚至患上了轻微的“年关心理恐慌症”。心理专家指出,年底压力加大在所难免,但让自己拥有一颗平常心对心理健康尤为...
2025-04-27
场景是模糊不清的。一条漆黑的巷道,被沉沉的雾笼罩着。身后什么也看不见,两旁遥不可及。背后响起渐渐逼近的脚步声,耳旁的呼吸声越来越清晰。心理恐惧蔓延全身,感觉有人...
2025-04-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