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多会学习,你怎么就那么不认真”、“别人家的老公下班回来就做饭,你怎么一回来就看电视”……这种话,每个人都可能说过。除了生活中唠叨,最近,网络上也兴...
2025-04-30
对名人的隐私,并非人人都感兴趣;对别人的负面隐私,人们似乎更感兴趣。是否可以这么分析:通过对明星负面隐私的了解,去除明星身上的理想光环,从而看到一个真实有缺陷的现实的人,从对明星的否定中,人们找回了自信。以下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来探寻窥探心理的根源:
个人成长的需要
人从娘胎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他们所未知的。对于孩子来说,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属于疑问和隐私,他们怀着新奇、激动和迷惑开始接触、了解和适应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疑问和隐私就形成了一种动力,导致儿童形成对隐私的好奇和探求欲的形成。我们甚至可以说,人类是生来就存在好奇心,生来就存在对隐私的好奇的,喜欢窥探隐私,是天生的,是人类的天性。
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
人生活在特定的群体中,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体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地位,以满足被这个群体其他人关注的需要。就像在一个班级里面,成绩好的学生通过取得优异成绩来获得别人认可,成绩差的通过做小动作或调皮捣蛋来获得同学的关注。喜欢窥探别人隐私的人,大多数也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知道得比别人更多”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以显示自己的“能耐”。
自我保护的需要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安全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所不愿为外人所知的隐私。为了不让自己的隐私暴露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大家都有意无意地在打探别人隐私的同时为自己设置一道防护栏。在潜意识里有两手准备:一是在自己隐私受到威胁时用以威胁他人,二是借鉴别人的过错来完善或提醒自己。
宣泄个人欲望的需要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们对别人隐私的窥探欲,来自于童年,来自对自己身世和来历的好奇心。儿童通过窥探父母隐私来了解自身来历,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正常欲求。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破解了父母的全部情感隐私,从理论上讲,这个孩子长大之后,将不会过分热衷于别人的隐私。只有那些儿童期窥探欲没有得到足够满足的人,到成年期后才会疯狂地窥探别人的隐私。有极少数人,通过窥探别人隐私的过程,来满足一种扭曲、变态的原始欲求,形成了一种变态人格。虽然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我们不能完全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评判窥探别人隐私的动机,但确实有人在窥视别人隐私时,会下意识地把自己压抑的欲望、憎恨或期待投射到别人身上,尤其是那些性隐私被曝光的人身上,借着别人的身体,依靠自己的想象,在意念上发泄自己的性欲和攻击欲,在心理上得到报复性或胜利的满足。
心理学者苏晓波曾说:“只要人格还没有成熟,人们就还会热衷于窥探别人的隐私;只要还有欲望被深深压抑的人,就会有人挖空心思地揭露别人隐私,借着别人的隐私,宣泄自身的欲望;只要人性还存在着缺陷,窥探隐私的喜好,就永远不会结柬。”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93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盲目对比生活幸福感会降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别人家的孩子多会学习,你怎么就那么不认真”、“别人家的老公下班回来就做饭,你怎么一回来就看电视”……这种话,每个人都可能说过。除了生活中唠叨,最近,网络上也兴...
2025-04-30
如今,惊险刺激的恐怖片成为都市人的新宠。关上门,拔掉电话、手机,细细看一部恐怖片,已成为许多都市人喜欢的休闲方式。而探究爱看恐怖片的原因,除了释放心理压力、追求...
2025-04-30
有钱的男人因有钱而容易表现出自信,人一自信就显得潇洒许多;没钱的男人常感觉没钱是一种耻辱,是没能力的表现,所以举止就不够自信,就表现不出该有的潇洒。其实这不代表...
2025-04-30
你表现得越洒脱,越会减轻男人的心理负罪感,越会让他觉得“朝三暮四”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当男人不再为出轨而良心不安的时候,女人煎熬的日子就来临了!袁立的前男友徐威与...
2025-04-30
当命运与人生发生碰撞的时候,会怎样呢?命运是人生的轨道,人生是挣扎的命运!人的一生不会没有错误,不会无限的光明,有潮起,就有潮落,有花开就有花谢。命运的轮盘,在...
2025-04-30
许多研究都表明,用户最满意的打开网页时间,是在2秒以下。用户能够忍受的最长等待时间的中位数,在6~8秒之间。这就是说,8秒是一个临界值,如果你的网站打开速度在8...
2025-04-30
据说,菲律宾前总统马可斯夫人拥有超过3000双高跟鞋,即使每天穿一双鞋,也要将近10年时间才可以穿过所有的鞋子,看来她是一个很典型的“恋高跟鞋狂”。著名娱乐节目...
2025-04-30
日前,一篇名为《女性正在“美丽进化”》(文章附后)的文章在新华网出现后,迅速为各大报刊及网络媒体转载。有国内媒体打趣道,这是一则“让全世界女性振奋”的消息。文章...
2025-04-30
一位网友在我博客上留言说:施恨者永远比被恨者痛苦。这句话用来理解偏执型人格非常确切。偏执型的人可以肆无忌惮地仇恨别人,甚至是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因为他们内在心理...
2025-04-30
为何我们对曾经遭受的侮辱会刻骨铭心,几十年也挥之不去?为何在政治竞选活动中“抹黑运动”比“形象工程”威力更大?从起床习惯看女人心理世界
2025-04-3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