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过分的含蓄或是抑郁

2025-05-02 心理健康
【摘要】:核心提示:生活中,当我们内心的愿望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而难以表达时,很多人会借助含蓄来掩饰。在古人眼中,含蓄还是一种修养、一种情趣、一种韵味。无论传情达意,还是

核心提示:生活中,当我们内心的愿望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而难以表达时,很多人会借助含蓄来掩饰。

在古人眼中,含蓄还是一种修养、一种情趣、一种韵味。无论传情达意,还是创作诗词,他们都讲究意思含而不露。但是,含蓄也要有“度”,过分的含蓄其实并不美,可能是一种病态——— 抑郁。

如何区别含蓄和过度含蓄呢?这其实并不难。如果一个人愿意与人交流,对生活有热情,只是习惯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意愿,这样的含蓄是正常的。

与此相对,有些人虽然也愿意和外界沟通,但从不在人前流露困惑之情,这种沟通不过是他们拒绝他人和世界的方式。

这些人总是沉溺于自己的世界,总是喜欢反复思考一些问题,诸如自己的存在是否有价值,自己是否有能力等,却总也得不出确定的结论。可以判断,这些人已经进入了抑郁状态。

对于将要进入或已经进入抑郁状态的人,我们应该伸出援手,给予特别的关注。如果你身边有非常胆小、含蓄、敏感的人,就要注意留心,观察他们平时的言词和举动。倘若他们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开始喜欢独来独往,就要尽量多和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这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们患上抑郁症。

如果你的亲友已经患上抑郁症,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但不要为了帮他们解决问题,把所有的事情都大包大揽。而是应该讲究策略,通过换位思考,想象自己如果是抑郁患者,应该如何去做。然后,再启发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95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职场心理:周三最适合要求涨薪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