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别让自己得上“疑病症”

2025-05-16 心理健康
【摘要】:段伯伯今年63岁了,以前在园林部门工作,身板一直很硬朗。2003年5月,他去医院探视患肺癌的姐姐,从那以后,心情便一落千丈。姐姐插着导管痛苦不堪的情形,深深地印

段伯伯今年63岁了,以前在园林部门工作,身板一直很硬朗。2003年5月,他去医院探视患肺癌的姐姐,从那以后,心情便一落千丈。姐姐插着导管痛苦不堪的情形,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他经常感到胸闷、喘不上气,怀疑自己的心、肺都出了毛病,有时甚至感觉严重窒息,仿佛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儿女陪着他到好几家大医院都去看过病,但始终查不出明确的病因,两年下来,家里花了近2万元医疗费。上个月,段伯伯在一位朋友的建议下,去心理科做了治疗,经过10天的治疗,他的“心病”就消除了,一家人重新开始了正常的生活。

段伯伯的情况是典型的“疑病症”。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疑病症”属于心理问题躯体化的一种表现。这种病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过分关注,总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病,而且常常在感知方面产生某种与他所假想的病症相符的幻觉。严重的甚至真的会产生某种生理症状的变化。只有进行心理治疗才能奏效。

大多数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都十分关心,有时甚至是过分关心,这是正常现象。对疾病的恐惧与担心,容易导致老人终日紧张焦虑、多愁善感、忧心忡忡,甚至万念俱灰,有种坐着等死的感觉。这不仅会大量消耗老年人的精力,也会影响到老年人和子女的家庭关系,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温馨提醒

子女要经常关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每年带老人去医院进行全面体检。其次,老年人疑病多是与孤独感伴随而生的,因此子女要尽量不让老人感到孤独和无依无靠,只要老年人认为自己的生活并不孤独,自然就不会疑神疑鬼。再次,由于老年人比较敏感,对于身边老同事、老朋友的故去更容易有悲凉之感,因此子女要学会引导老人的不良情绪。

老年人自己首先要正确看待人的生老病死。要认识到,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就是对子女最大的安慰和家庭最大的幸福。很多老年人闲暇时喜欢看书,看到书上写了什么症状,喜欢“对号入座”。这种心态是要不得的。做到上述几点,才能真正避免老年人产生“疑病”心理。

精彩推荐 权威调查:5%毕业生想过自杀 强档测试:你最迷恋哪种女人? 心理学家为你解析十大梦中“鬼” 最实用:从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潜意识 揭谎!娱乐圈大牌明星都是说谎精 职场攻略:怎样从小动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错?男人下半身压力源于女人 暴强!如今的大学生为减压去裸奔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065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让身体年轻的五个好习惯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