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心灵鸡汤:别老觉得自己委屈

2025-05-26 心理健康
【摘要】:“我容易吗我?”现在,这样的调侃像流行语一样传播开来。然而,一旦遇到生活的重压或者人生际遇不如人意,许多人反而不能这样轻松地自嘲,他们的“委屈”更深地沉淀下来,

“我容易吗我?”现在,这样的调侃像流行语一样传播开来。然而,一旦遇到生活的重压或者人生际遇不如人意,许多人反而不能这样轻松地自嘲,他们的“委屈”更深地沉淀下来,最终发酵成一种顾影自怜的心境。但是,这种经常感觉“很委屈”的心态健康吗?

自怜与心理失衡有关

在心理学看来,小高的情绪其实是一种自怜情结。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情结其实是随着社会进步而蔓延开来的。“一切皆有可能”的社会包容力容易让人欲望升腾,这种无限扩张的需求与现实之间又形成了越来越宽的鸿沟,让人备感失落。

另一方面,优越的条件让人拥有更多的控制感,而担心丧失这种控制感也让人感觉心里没底、最终失去了平常心。于是,在这种心理失衡的背景下,人们经常感到自己的日子过得太委屈。

另一方面,和冷热痛痒一样,自怜也是一种自我察觉,是对自己现在状态的评价,然后会有相应的情绪和行为来进行自我调节。应该说,虽然是一种消极心态,但一定程度的自怜有益身心。

试想一想,知道冷了给自己添衣,有助于身体健康,那么“委屈”就像是心理健康的警戒线,督促人们及时心理“排毒”,这无疑是一种有益情绪。而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委屈,也表示现代中国人更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希望在一日三餐之外活得更为有尊严感。

自怜情绪会传染

当然,自怜情绪一旦过头,对人对己都是祸害。首先,如果自怜是一种自助,过分依赖它而隔绝了与他人的交流互助,只会让你陷入抑郁,最终像黛玉一样一腔幽怨化作淋漓鲜血也不无可能。其次,“委屈”发酵后,极易传播、造成连锁反应:领导训下属,下属揍老婆,老婆打儿子,儿子踢狗,狗急跳墙咬了个路人……

其实,一个人是倒霉还是幸运取决于看问题的视角。在一次讨论中,作为旁观者的你会认为谁的观点最重要?被你看得最清楚的那个人。这不是脑筋急转弯题目,而是心理学上的“视角效应”。

所谓“千人千般苦,别人不晓得”,只看得到自己的倒霉和别人的光鲜,日子怎么可能好过。其实,只要能反过来看,生活就是别样精彩了。

(实习编辑:张曼)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14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心灵鸡汤:朋友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