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而且,只要这种条件存在,这种歪曲就必然产生,通过主观努力是没法纠正的,这种歪曲还带有固定的倾向,个体之间没有...
2025-06-04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并在铁钦纳去世后衰退。并在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论战中得到发展。时代精神:科学界百家争鸣。德国事实上已经成为当时世界心理学研究的中心。
机能派心理学和构造派心理学的争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中只有铁钦纳始终坚持明显的传统,他是一个性格坚毅、好争辩的学者,1927年铁钦纳因脑瘤去世,争论逐渐平息下来。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在他们的示范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理论基础为纯粹经验论。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内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所以极为狭隘。
构造心理学是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以后出现于欧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它与相继出现的机能心理学相对立。 构造心理学的主要代表是冯特和铁钦纳。这个学派受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实验生理学的影响,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儿童心理等心理学领域,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冯特的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构造心理学只是他的心理学体系的一个方面。冯特本人称他的心理学为内容心理学。至于构造心理学这个名称,是1898年铁钦纳在与机能心理学争议的过程中利用詹姆斯的用语提出的。 1884年,詹姆斯为《心灵》杂志撰写一篇文章,题为《论内省心理学的某些忽略》。在文章的附注中,提到“心理构造”一词,原话是:“纯粹的红色或黄色的感觉元素,及其他心理构造的元素没有存在的根据,因为它们都不是心理的事实”。并于1898年发表《构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一文,阐述了构造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和主张,正式提出“构造心理学”一词以与机能心理学相对立。
在这篇文章中,铁钦纳沿用艾宾浩斯关于研究心理学可仿效形态学、生理学和发生学的提法,主张实验心理学应以分析心理的构造为主要目的。他认为机能心理学虽然有用,但是它必须建立在构造心理学的基础上,好比生物科学的生理学要建立在形态学的基础上一样。他企图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他只问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不问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在他的实验室中,他只允许被试者报告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内部经验,不许涉及外界事物的意义和功用,否则就认为被视为犯有所谓“刺激错误”,即误以客观存在为意识内容。
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虽然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和研究问题上基本相似,但在具体看法上并不尽同。冯特讲统觉,认为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除具有选择性外,还有创造性的建造功能,铁钦纳不讲统觉,用注意代替统觉这个概念,认为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冯特把心理现象分析为感觉和简单的感情两种元素,铁钦钠则把它分析为感觉、意象和简单感情三种元素;冯特认为每种心理元素都有两种基本属性,即性质和强度,铁钦纳则认为心理元素的基本属性除性质和强度外,还有持久性、清晰性、广延性等;冯特认为情感包括愉快和不愉快、激动和沉静、紧张和松弛,也就是冯特的情感三度说,铁钦纳认为情感只有“愉快”和“不愉快”。
构造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心理学派,它为新兴的心理学提供了一些符合实际的实验资料。但是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把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归结为经验,并且坚持心身平行论,他们实质上不承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由于构造心理学为心理学所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狡窄和脱离生活实际,同时又把内省法看作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因而遭到欧美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还在铁钦纳在世的最后岁月,构造心理学便已逐渐削弱,最后趋于瓦解。但是它同时也从反面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21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什么是错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而且,只要这种条件存在,这种歪曲就必然产生,通过主观努力是没法纠正的,这种歪曲还带有固定的倾向,个体之间没有...
2025-06-04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表象通常体现为记忆效果,表现在回忆中。人在思维时也常常伴有对事物的表象,而且有时对某些事物的解决还有赖于表象的帮助。表象是...
2025-06-04
人从外界物体物体的感觉信息得到的完整经验。每一种感觉通道都有其适宜的物理刺激和生理过程。如眼睛接受光刺激,在视网膜上成象,在脑中产生光、色和形状的简单感觉经验。...
2025-06-04
在一种刺激情境中动物或人的某种反应后果又使该反应出现的机率提高或降低的作用。能起到强化作用的反应后果,即反应后的伴随事故,如得到食物或水,脱离樊笼或受到电击,人...
2025-06-04
甘兹弗尔德效应: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体验,会引起你有一种盲人的感觉,别担心,完全是无害的,你可以随心所欲地中断这种效果。你需要一个切开的乒乓球和一个分散的光源,把...
2025-06-04
为了达到你的目标,你必须避免那种被美国心理学家考克斯称之为“羚羊的思维”的东西。一次,考克斯和约翰一起进行一次凌晨穿越塞伦吉提大平原的飞行。景色非常优美,他们能...
2025-06-04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精加人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名工人...
2025-06-04
“儿童性虐待”是一种会对儿童心灵和肉体造成严重伤害的犯罪行为。近年来,儿童性虐待已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不少国家已开始制订其相关法律,加大了对这类犯罪的打击...
2025-06-04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
2025-06-04
萝莉塔情结(LolitaComplex,或萝莉控),指的是男性(今亦有指女性)比起对成年女性而言,对于未成年的少女更具性方面的兴趣的一种性向,或是指有著这种性向...
2025-06-0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