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密苏里州大学的研究人员用“共同反刍”形容过分沉迷和讨论同一个问题的行为。心理学家表示,这种行为在女性特别是年轻女孩当中非常普遍,她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为什么...
2025-06-09
1949年, 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发现同事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上,于是笑话这个倒霉蛋:“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句笑话后来演变成墨菲法则: 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那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的破坏。
墨菲法则所揭示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从概率来说,生活中“事情变坏”的概率本来就更大一些:10双袜子丢掉了6只,剩下7双完整袜子的概率是0.3%,剩下四双完整袜子的概率却达34.7%,比前者足足大100倍!人们的心理预期一般指向最好的结果,却更容易得到不好甚至最差的结果,心理落差自然大。
除此之外,心理学家们还发现:“损失”总是比“收益”更能引起人们强烈、深刻的感受。这样,人们更多地关注并记得那些错误、失败的经历,于是也就更经常地感受到“喝口凉水也塞牙”。
后来,经由墨菲法则,人们反其道行之发展出一套乐观的人生哲学:既然好事不常有,那么平静接受结果反而能避免多余的“连锁错误”;既然错误出现了,那我们更要细心和严谨:文件多备份,分头排队,调整桌子高度让有果酱的一面不先着地,给所有计划备个B方案。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252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女性互相诉苦 愁更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美国密苏里州大学的研究人员用“共同反刍”形容过分沉迷和讨论同一个问题的行为。心理学家表示,这种行为在女性特别是年轻女孩当中非常普遍,她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为什么...
2025-06-09
围产期抑郁症:产前抑郁不可轻视在广州一电子贸易公司上班的张艺正为着升职拼命加班赚业绩,丝毫不敢大意,偏偏这时候医生告诉她她怀孕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已是29岁的张...
2025-06-09
据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统计,全美共有1900万成年人长期受过度忧虑的煎熬,其中大部分是女性。利西说,过度忧虑者往往太过在意别人的态度,对未知事物极度恐慌,总把...
2025-06-09
一、竞争意识退化对事业没有创新思路,常感到空虚乏味,尤其是脑力劳动者,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二、自卑心理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长吁短叹。面对时代和生活,往往感到自己...
2025-06-09
她头一次给我打电话,说她患有目眩症,经常突然目眩头晕。她说是一次吃错西药引发的过敏,好长时间治不好。现在她每天都吃一种镇静药才能维持正常生活。她问我:“这类病能...
2025-06-09
焦虑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病”,有人甚至说当代就是一个“焦虑的年代”。焦虑的表现是:总是担心、恐慌。担心、恐慌是一种固有的不安,主要的精神反应便是焦虑和忧愁,但...
2025-06-09
谨防“情绪疲软”天气凉爽了,但许多人却犯困、精神疲乏。专家表示,前段时间持续高温,导致人体能量消耗透支,现在必须小心“情绪疲软”。医生分析认为,今夏遭遇多年...
2025-06-09
放大化有位青年想与女友约会,结果汽车久候不至,他愤然道:“我无法容忍这件事,这个世界糟透了。“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放大化吗?只能说,不能按时与女友约会,这件事...
2025-06-09
一戒“忧虑过度”虽说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然而凡事应有个尺度,切不可杞人忧天,终日忧心忡忡、无端悲愁。即使生活中确实发生了令人烦恼、焦虑的事情,我们也应振作...
2025-06-08
父母对长子女更严格科学家在对生育顺序的研究中发现,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更严格,而对较晚出生的孩子较纵容。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许多家庭中最小的...
2025-06-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