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血淋淋的断手,如果出现在床下、枕边,或是废纸篓里,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塑胶制成的超仿真断手,无论是外观还是质感,无论是外翻的皮肉还是裸露的筋骨,都像到了极...
2025-07-01
“年底长假出去旅游么?”如今很多同事用这样的方式和你打招呼。如果只是在家度过了平淡的假期,自己心中不免悻悻然。如今,旅游真的是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了实实在在的一席之地。从前西方中产阶级在紧张工作之后游历世界的生活方式,已经为许多中国人所熟悉。
那些节俭一生的老人为什么会舍得动用自己的积蓄,到人地两生的世界潇洒走一回?每日深陷工作的中年人,为什么会花费大块的时间出游,却不在家享受难得的轻松呢?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为什么偏偏要来中国乡下或偏远地区去看一些古迹,或是真山真水呢?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景。电视里面的旅游节目铺天盖地,透过精致的画面你甚至可以比身临其境看得更清楚。
然而,人们还是一定要亲自踏上那片土地。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为了了却一桩心事,尽了责任,兑现了承诺,还有些人或是启动了或是完成了一次社会交换的过程,类似送礼与还礼。旅游有许多显而易见的功能,不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我们还能够得到一些新的解释。
人在旅途,新的感官刺激充斥在大脑中,工作生活焦虑被暂时抑制和区隔开
从人类进化史来看,移动对于提高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移动的感受可以来自三种情况,一种是我们不动,而外界在动。地球每天带着我们“坐地日行八万里”。另一种是我们动,而外界相对不动。还有一种是我们和外界同时发生移动,如果速度相同,就不易感受到这种移动。
认知心理学发现,人的注意力最容易被移动的景物所唤醒。我们在城市中生活尽管不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可是那些在职业化的现代社会里形成的动感,由于大都来自比较固定的生活方式和相对固定的空间范围,所以被淡化了。久居城市生活会让人感到熟视无睹、平淡无味。
旅游作为一种方式的移动,与被迫出行、疲于奔命不同。它是一种主动的移动,且旅且游,它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于偏于一隅的全新感受。景随步移,人因境迁,令人心旷神怡。这种舒适感受还来源于这种主动的移动将面临未知的环境,这种未知的环境经过各种信息媒体,已经在人脑海中形成了适度的焦虑,想象力勾画出了美好预期。走上旅途,身临其境,所有感官就会全面启动,新的感官刺激充斥在大脑中,以往的工作生活焦虑被暂时抑制和区隔开了,因此人们就会感到分外愉快。
其实,打破熟悉的认知环境,一般会给人带来不安全感,但现代的旅游服务打消了人们的顾虑,保持了移动带来的新鲜刺激。
异地风情是一面自我了解的镜子,也有利于建立兼容并包的世界观
新异的刺激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收获。身临其境会促使人们下意识地加工这些新的信息,与自己的原有信息进行对比,满足自己的自我价值定位。通过与异地他乡人的比较,我们会更加了解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价值。如果与他人相同,我们会得到认同感,如果与他人不同,我们会得到独特感。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对自我的状况进行反省,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
旅游让我们更感性地体会到不同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合理性。并且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异国风情。在当地体验一下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语言、习俗、气候、地理。当我们用身体接近当时当地,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多元和宽容的价值观念。你不大容易变成他,他也不大容易变成你,但是你与他可以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这样就避免了井底之蛙的偏狭和固执,人心就会自然开朗起来。
旅游满足人们追求自我延伸与超越的需要。
追求自我的伸展与超越是人的本能。旅游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要。当我们从自己的家乡驱车千里百里,或远渡重洋,来到异地他乡,或登高山或潜水底,眼界超出以往的范围,我们占有的空间就大大扩展了。走的地方越多,空间的扩大,人的心胸也在扩大,一直达到天涯海角。
当我们走进更加发达的欧美国家,就好像走进了明天的世界;而当我们走到古代文明灿烂的国家,注视那些饱经沧桑的历史遗迹,又好像回到了昨天的世界。旅游让我们在用无声的语言与过去和未来交谈,用心去抚摸那些不能用手抚摸的时间。
这样,一个人现实所占有的时间与空间就通过旅游大大拓展了。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外国人希望到北京看四合院,而不愿意看摩天大楼;城市人到九寨沟希望看到藏式小楼,而不愿意住外墙贴满瓷砖的宾馆。
为了记录这种拓展,为了表示自己被拓展的幸运,游人总是喜欢买一些旅游纪念品,或一到某一景点的第一件事情就要拍照留念。有些人还担心自己的到来被人忘记或被淹没在千百万游客的足迹之中,于是留下一些印记,如记号、姓名,或者直接说“XX到此一游”。大多数人则拍一些照片,当成这一拓展的记录。这种愿望有时候会发展到极端,替代了旅游作为体验的目的。旅游成为给别人看的一幕戏剧,自己倒成了剧中的演员。游客“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景点拍照,一问什么也不知道”,旅行社也以景点多的营销策略来设计旅游线路,使很多游客变成了疲于奔命的匆匆过客。
旅游毕竟只是一种游历,不是人们常态的生活方式。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尽管我们很愿意外出旅游,但是却不愿永远做一个游子。那种古代的游吟诗人或游僧,并不是现代人羡慕的生活方式。现代旅游会让人们更加爱家,也爱家园,也会让人们心更“野”一点,脚也更“野”一点。
动与静、同与异、伸展与缩小,旅游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身处变与不变的机会。所以,旅游还会升温。
精彩推荐 权威调查:5%毕业生想过自杀 强档测试:你最迷恋哪种女人? 心理学家为你解析十大梦中“鬼” 最实用:从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潜意识 揭谎!娱乐圈大牌明星都是说谎精 职场攻略:怎样从小动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错?男人下半身压力源于女人 暴强!如今的大学生为减压去裸奔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42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恐怖礼物”回归童真表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一只血淋淋的断手,如果出现在床下、枕边,或是废纸篓里,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塑胶制成的超仿真断手,无论是外观还是质感,无论是外翻的皮肉还是裸露的筋骨,都像到了极...
2025-07-01
我们的人生中似乎充满忧虑,甚至忧虑已经变成一种摆脱不掉的习惯。忧虑会消耗精力、损害健康、扭曲思考,更能挫伤壮志,真的有办法克服忧虑吗?戴尔·卡内基在本书中证明忧...
2025-07-01
很多女孩都有小店情结,幻想有一天有一家属于自己的特色小店:花店、服装店、书店、咖啡店、礼品店、玩偶店、家居店,等等,甚至很多有高薪有地位的人,心里也会藏着这样一...
2025-07-01
小平当初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她太想改变一下自己的性格了。她心里一直羡慕那些活泼开朗、能言善辩,在各种社交场合都有本事做到左右逢源的人。虽然她自己天性老实内向,不擅...
2025-07-01
我见到女性的脚,特别是那些长得白晰、秀气的玉足,便性欲冲动,恨不得抓住它狂吻。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我的精力都不由自主地用到对异性脚的注意上,尤其是夏天,女子穿...
2025-07-01
噪声是一种能分散注意力的刺激:噪声能分散注意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噪声刺激的意义和个体的心理状态。研究业已证实,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的效率和作业能力都会受到噪声的不良影...
2025-07-01
一般地说,人的心理是不能遗传的,它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然而,一个人,作为一个整体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却又十分密切,...
2025-07-01
人格是指在个人的生活基础上受到家庭、伴侣、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爱好、习惯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异常即人格明显地偏离常态...
2025-07-01
郑女士,男方家庭条件非常好,结婚后全家都盼着下一代的出生。可半年过去了,想要孩子却怀不了孕,郑女士心情越来越坏,而且开始自卑,总是怀疑自己不能生育。在家人的建议...
2025-07-01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种心理现象呢?不知道。但是多数人是有的。——犯贱!不要像别人那样说的很好听,越得不到的东西就越珍惜,其实不是的。说白了,这就是一种犯贱的...
2025-06-3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