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心理常识:送礼也得很讲究

2025-07-11 心理健康
【摘要】:“其实,我们可以选作礼物的东西有很多,但关键是以什么方式送出。”晚报心理咨询专家团专家张慧莉提醒说,送礼背后的心理还是相当有学问的。小王乔迁新居,约朋友们小聚。

“其实,我们可以选作礼物的东西有很多,但关键是以什么方式送出。”晚报心理咨询专家团专家张慧莉提醒说,送礼背后的心理还是相当有学问的。

小王乔迁新居,约朋友们小聚。依唐山习俗,进新家不能空手,朋友们都随身带来些礼物添宅,有小王正准备购买的家居用品、厨房家电,有给小王儿子的学习用品,还有现金。

“其实,我们可以选作礼物的东西有很多,但关键是以什么方式送出。”晚报心理咨询专家团专家张慧莉提醒说,送礼背后的心理还是相当有学问的。

圆儿时的梦——成年以后,我们很多时候送出的礼物都有着小时候那个没得到的礼物的影子。专家指出,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就是给自己送礼物,圆儿时没有圆的梦。

索取对方回报——有些人送礼喜欢一掷千金,看似豪爽,实则暗藏一种驾驭别人的意愿,因此那些分量过重的礼物后面,往往隐含着需要对方回报和尽义务的成分。这里,有一个挺伤人的问题是:这个送礼的人,在追求什么?

无视对方需求——有时候,我们没开口要,人家就送我们一条狗;家里的长辈们经常给孩子买一些我们不会给的东西……殊不知,这礼物的背后是给我们的束缚。这里,有一个很恼火的问题是:我还有选择的自由吗?

尊重对方选择—— 这几年,把购物卡或钱当礼物送的大有人在。一来方便快捷、省时省事,二来充分给予对方选择的权利。不过,这种无形的馈赠里却也包含了一些含蓄的成分:或者不打算让收礼的人猜透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或者不想让对方知道送了多少。这里,提个私下的问题:这礼物(这钱)你是送出去了,可我收着踏实吗?

2011年,在不能摆脱的馈赠习俗中,你要研究好一个问题:这礼物究竟是送给谁的?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51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心理咨询:得抑郁症 向谁求助?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