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糖友必须要纠正的八个心理误区

2025-07-18 心理健康
【摘要】:不以为然:糖尿病早期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没有症状,有的患者还可能“红光满面",给人一种“体格健壮"的假象。不少患者认为血糖高对身体并无大碍,故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

不以为然:

糖尿病早期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没有症状,有的患者还可能“红光满面",给人一种“体格健壮"的假象。不少患者认为血糖高对身体并无大碍,故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

恐惧焦虑

由于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或认识不够全面,一些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也在所难免。其实上,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患者中的长寿者也不在少数。

悲观沮丧

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是已进入老年的退休者。他们原本设想着在辛苦了大半辈子后好好享受生活,快乐地度过晚年。可得了糖尿病后,不仅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而且天天得服药打针上医院,还时常担忧病情是否会加重。实际上绝大多数患者在诊断后,都会悲观沮丧上好一阵子,而且难以自拔。

抱怨疚:

有的患者在了解到糖尿病与遗传相关时,便抱怨父母怎么偏偏把病“传"给了自己。本身有糖尿病的家长在得知子女也会罹患糖尿病后,深深的内疚感便油然而生。

抗拒对立:

如果负面情绪听之任之,时间一长便很可能发展成与医护人员和家人的情绪对立,甚至抗拒治疗。还有一些病程较长、并发症严重而治疗效果又不明显的患者,很可能对治疗失去信j心,自暴自弃。

掉以轻心:

有些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血糖成功地下降至正常水平,就自认为病已治愈。不但自行停药,还放松了对饮食的合理控制,直到血糖急剧上升,病情变本加厉时才后悔莫及。

药物万能: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当然是重要的,但过食、控制体重、劳逸结合、调适心理、戒烟限酒等非药物疗法,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矫枉过正:

有的患者为了快速降糖,便过量、过频地用药,或过度节食、过度运动,最后造成低血糖,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避免上述心理问题,及时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疾病,必要时也可请心理医生帮助。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56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盘点战胜心理困境的方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