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老刷微博,信息依赖在外企工作的孙小姐忍不住时刻刷微博,总担心漏掉最新的信息,因此失眠、食欲下降;平时总觉得手机响,一旦忘带手机就坐立不安,感觉错过重要的事...
2025-07-20
美国有两位专门研究乐观的心理学家,帮大家整理出几个乐观的技巧,方法简单而且效果神速,能让你立刻变得乐观起来。很心动吧?就让我们赶快来学这种“六十秒速乐法”吧。
1.抬头挺胸
只要抬头挺胸就能改变情绪!这个方法是不是简单到令你无法置信?
那你可得把自己的怀疑放下,因为科学研究早就证明:身体的姿势与心理的状态密不可分。所以,要矫正头脑,请先矫正身体。
当一个人抬头挺胸的时候,呼吸会比较顺畅,而深呼吸则是压力管理的妙方。当抬头挺胸时,我们会觉得比较能够应付压力,也就容易产生“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乐观态度。
因此,身体的姿势的确会影响心情。要是垂头,就容易感到丧气;如果挺胸,则容易觉得有生气。所以,请千万别小看它,下次当脑中的悲观念头冒出时,赶快调整一下姿势,抬头挺胸,带出乐观心境吧。
2.用愉快的声调说话
谈到人际沟通,有个要点极为重要:重点不在于我们说了什么,而是在于我们怎么说它。“怎么说”的部分,包括了语调、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等方面。
常被人忽略的是,我们的声音是有表情的。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来说,传达的意思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你说话的声音,会不经意地泄露你当下的心情,也相应会影响到他人对你的回应方式。
如果你想变得乐观些,请先用愉快的声音说话——更棒的是,世界也会愉悦地回应你。
3.使用正面积极的字眼
我们所说的话,对自己的态度及情绪影响很大。一般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字眼可以分成三类:正面的、负面的以及中性的。
负面的字眼,有“问题”、“失败”、“困难”、“麻烦”、“紧张”等,如果你常使用它们,恐慌及无助的感觉就随之而起。
而乐观者习惯使用正面的字眼。例如,他们不说“有困难”,而说“有挑战”;不说“我担心”,而说“我在乎”;不说“有问题”,而说“有机会”。如何?感觉是否完全不同了呢?一旦开始使用正面字眼,心中的感觉就会积极起来,更有动力去面对问题。
除此之外,乐观的人也会把一些中性的字眼,变得更正面。例如,“改变”是个中性字眼。试试看,如果把“我需要改变”,换成“我需要进步”,这就暗示了自己是会愈变愈好,自然就更乐观了。
只要改变你的负面口头禅,换成正面积极的字眼,你就会感到更乐观。
4.不抱怨,只解决问题
研究还发现,乐观的人所列出的烦恼事项,远低于一般人,而他们花在抱怨上的时间,也远少于一般人。
乐观的人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会花时间去推卸责任:“都是他的错……”或唉声叹气“为啥我老是这么倒霉?……”
乐观者共有的态度是:现在没有时间怨天尤人,因为正忙着解决问题!
而当你少一分时间抱怨,就多一分时间进步。这也说明了为何乐观的人比较容易成功,因为他们的时间及精力永远用在改善现况,而不是陷在问题里。所以,要培养乐观,请从现在开始,把注意的焦点从“怨天尤人”,改为“解决问题”。
具体的做法,是要避免这样的句子:“为什么总是我……”而用另一思维来代替:“现在该怎么做会更好呢?”这一转念,就能化哀怨为乐观。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588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身边隐藏的心理病 你知道多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年轻人老刷微博,信息依赖在外企工作的孙小姐忍不住时刻刷微博,总担心漏掉最新的信息,因此失眠、食欲下降;平时总觉得手机响,一旦忘带手机就坐立不安,感觉错过重要的事...
2025-07-20
“完美主义是一种流行病”,美国心理学双月刊《今日心理学》上这样说。诚然,加快的社会节奏让人更加精益求精,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却会弄巧成拙,让人焦虑沮丧而又难登成功之...
2025-07-20
疾病发病之前都会有一些前兆,抑郁症也不例外。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有不少人被抑郁症所困扰,导致发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会让抑郁者结束自己的生命。今天小编就为...
2025-07-20
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揭开了有关人的生物节律的奥秘。原来,在病人的病症、情感以及行为的起伏中,存...
2025-07-20
性格改变。“突然间像变了个人”,这是许多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描述。如果一个人在某段时间性情大变,疑心重重,胡乱推理和判断,认为身边人都跟自己过不去,走在...
2025-07-20
1.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内省法”,就是让人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处,然后将观察的结果如实讲出来。这样可以使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人就会感到轻...
2025-07-20
性格内向、压抑,特别是情绪不稳定、易紧张等个性是磨牙症发病的重要因素。在入睡后磨牙,医学上称为“磨牙症”,磨牙症多见于儿童。不过成年磨牙也逐渐增多趋势,这与成人...
2025-07-20
危机一:工作依赖症什么是“工作依赖症”?即由于长期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造成一离开工作环境便觉得不适应。就像小丽,工作现在已经成了她生活中唯一的中心。每天只要电...
2025-07-20
权威调查表明:患抑郁症的老年人中,5%的人能自发独立、健康地生活,15%左右的老年人病情常趋于慢性化,20%以上的老年人会常常想到死亡,在那些患有癌症、心脏病、...
2025-07-20
我们无法要求绝对的完美的幸福,但是每天快乐一点点这是很容易的,一份不经意的关心,欣赏,感激都会让生活的长河激起快乐的涟漪。每天快乐一点点快乐降永远和我们相依相偎...
2025-07-2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