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孩子在得到铺天盖地的爱的同时,却越来越失去了随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时,却失去了与父母拥抱、游戏和谈话的机会。很多人都认为,学龄前儿童没有学...
2025-07-30
“郁闷、无聊”已经成了现代人的口头语。然而,无所事事的时候,人们宁可整天窝在家里上网、睡觉,也不愿意把这些时间花在运动上。
从表面来看,无聊是因为“无事可做”,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其实是源于心理的“空虚感”,而运动是排解郁闷最有效的方式。一般来说,郁闷是由于人体内的生物环境发生变化、某些化学成分聚集增多而导致的,运动则能有效地排解、释放这些化学物质,使人们通过内环境的变化达到改善心境的效果。
首先要改变一下定势思维。运动不是简单地流汗,而是打造健康的身体、塑造乐观的生活态度,一定不要把它当作负担。
对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应避免急于求成,逐渐地让身体适应运动的节奏,不妨选择游泳、跑步、登山等舒缓、强度低的活动,不要把自己搞的太累,否则会让以后几个月没有动力,影响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运动激情。
或者选择打羽毛球、乒乓球等竞技性运动,和朋友一起享受运动的乐趣,能让人获得一定的精神满足感。 当然,当你不顺心的时候,也大可以选择去尽情运动。
因为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发泄途径,可以把部分负面情绪发泄出去,大汗淋漓之后,积攒于心头的阴霾也会一扫而空。 其次,郁闷的时候,最好选择户外运动。一家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极具权威的健康慈善机构“全国精神健康协会”
2008年发布报告说,尤其是在自然环境中的运动,能够缓解精神紧张,放松心情。所以,有条件的话,尽量在室外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地方进行锻炼,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改善心情,环境的变换能避免单一和枯燥带来的郁闷心理。 最后,在运动时间上,也应该有所控制。
据伦敦大学的公共健康与流行病学系的研究人员对英格兰的两万名男女进行测试后发现,一个人进行运动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心情舒畅。对一般人来说,要以中等强度的活动为主,活动时,平均心率保持在130次/分左右,运动持续时间为40—50分钟,每周锻炼5—6次,才能收到较好的运动效果。
因此,无聊郁闷时的“自怨自艾”无异于雪上加霜,反之,如果能给自己制订一个合适的“运动处方”,一方面可以给健康加分;另一方面,也能更快地让自己充实起来,一改灰色的心境,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68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宝宝的心理压力应如何缓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现代的孩子在得到铺天盖地的爱的同时,却越来越失去了随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时,却失去了与父母拥抱、游戏和谈话的机会。很多人都认为,学龄前儿童没有学...
2025-07-30
生活中有些人备受失眠的困扰:晚上入睡困难,睡眠不足或不深,早晨起床则浑身乏力,无精打采,甚至还会浑身肌肉酸痛,消化不良,面色灰暗,总处于一种焦虑的亚健康状态。深...
2025-07-30
孩子做错了事情,有时候家长不得不处罚孩子,但怎样的处罚,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呢?本期家长沙龙里,家长们对此提出了各自的对策。小蔡:我家小孩有张积分表,让孩子帮忙做...
2025-07-30
小婴儿由于心理发育特点而怕生尚属正常,如果孩子两三岁了还害羞,做什么事情都要父母陪伴,怕见陌生人,在陌生人面前局促不安,说话总低着头,声音小,爱脸红等等,那就不...
2025-07-30
“我给他吃得好,买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经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点委屈,这些难道不够吗?”面对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问题,一些家长显得迷惑。长春...
2025-07-30
第一、要设法去理解为什么孩子行为特别。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虽然常常看上去稀奇古怪异乎寻常,但它的背后总有一种具体的、合乎逻辑的原因,记住这一点是很有帮助的。意思是...
2025-07-30
颜色可以影响我们的心情,当我们看到漂亮鲜艳的色彩的时候,心情也似乎会开出一朵花,当灰沉沉的氛围遍布周围的时候,整个人也能被压掉一口气。到底不同的颜色对我们有哪些...
2025-07-30
情绪垃圾筒人人都需要,但每次遇到糟心事,未必总能找到可以宽慰你的人,这时怎么办?试试4个不求人的自愈好方法!心情不好,找人倾诉一番有多重要?心理学家可以证明:“...
2025-07-30
现代生活让女人除了有家庭压力,在外头还要承受工作压力。人们常以为女人爱哭爱撒娇,有了压力有也容易发泄出去,不会造成心理问题,事实恰恰相反。男人发泄渠道少,所以一...
2025-07-30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所以,我们的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教育上,应去掉那些让人不快的“要...
2025-07-3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