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研究表明,经常担心失去工作要比真正失业对一个人的身心造成的危害更大。这项研究将发表在9月份的《社会科学与医学》杂志上。为了研究工作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所带...
2025-07-30
一些年龄在25岁到40岁之间的高学历者,常常在没有任何病理变化,也没有任何器质性改变的前提下突发性地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还会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妇科疾病。他们发病间隔不一,起病时间也不一定。有关专家认定,这是一种身心障碍,定名为“信息焦虑综合症。”
所谓“信息焦虑综合症”,又叫“知识焦虑综合症”。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部的孙彼得教授,他发现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数增长的,但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由此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非常接近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状。
过量地吸收信息,并非是一个主动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从职业来讲,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情报人员、监听人员、间谍等都是该症的高发人群。
其实,“信息焦虑综合症”本身并不可怕,也不用担心它会转变为精神疾病,只要你能意识到它起病的原因,并正确对待治疗,还是可以有效缓解的。以下的方法可以帮助你:
1.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营养神经的药物;
2.每天保证睡眠9小时;
3.每天接受信息的媒体不超过两种;
4.每天的工作列出计划,尽量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5.每天睡前坚持锻炼15分钟;
6.每天饮水量要超过3000毫升;
7.生活有规律,减少娱乐,严禁饮酒。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69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美国最新研究表明,经常担心失去工作要比真正失业对一个人的身心造成的危害更大。这项研究将发表在9月份的《社会科学与医学》杂志上。为了研究工作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所带...
2025-07-30
朋友女儿1岁多了。他告诉我,虽然自己不喜欢读书,但每天他都会强迫自己坚持看书,目的是让年幼的女儿看到爸爸在读书,女儿也会喜欢上看书,喜欢学习。在感叹做父母不易的...
2025-07-30
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日前发现,10岁到11岁青少年对自身体形的不满可造成心理压力,同时诱发不良饮食习惯以及自信心缺乏等问题。据合众国际社28日报道,研究人员在对...
2025-07-30
《2012》是一部科幻电影,它用超强特技效果描绘出“2012年是世界末日”的效果:2年后的2012年,全球温度升高,火山爆发,大面积地震、海啸,地球毁灭,人类濒...
2025-07-30
正在许多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婆婆也曾是儿媳》中,主人公是一位退休在家的婆婆,她患上了老年抑郁症,闹出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搞得儿子一家人心身疲惫,还把...
2025-07-30
家住(北京)朝阳区香河园街道的王大爷68岁,最近出现健忘、反应迟钝、烦躁的症状。在医生的建议下,王大爷去了心理门诊,很快被诊断为老年抑郁症。中科院的调研结果显示...
2025-07-30
继2008年汶川地震后,2010年04月15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大地震,至今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1144人,失踪417人,伤员达11744人,其中重伤11...
2025-07-30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职业可以如“母亲”这个职业一样受到所有人的尊敬,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圣洁的!每一次谈起母亲,心中总是会流淌过无数关于母亲的最美妙的词汇。任何...
2025-07-30
春季是抑郁症、焦虑症等各种心理疾病的高发季节。专家建议:多晒太阳、多运动、多聊天,能有效预防心理“感冒”。春季多雨、潮湿,气压较低,人容易感到压抑;春困、失眠等...
2025-07-30
生活中,我们熟知很多男女的差异,但你可曾知道,面对困难,男女的处理方法也是不同的。若以己之见去感知对方,有时会闹出不愉快。小琴和建斌结婚已有两年。建斌是公司的副...
2025-07-3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