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习生活压力加大,几乎每个人都曾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候感到过“恐慌”。所谓“恐慌”可理解为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包括悲伤、忧郁、焦...
2025-08-03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习生活压力加大,几乎每个人都曾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候感到过“恐慌”。所谓“恐慌”可理解为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包括悲伤、忧郁、焦虑、恐惧、担心、愤怒、怨恨等。
在人际关系不良、恋爱受挫、亲人亡故、事业受阻等各种挫败以后,每个人都可能产生负性情绪反应,这些恶劣情绪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对人体的心身健康极为有害,久而久之会导致各种心身疾病或心理疾病。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办法度过这些“恐慌”呢?
消除生活中的“恐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疏泄释放法:把不平的、委屈的、义愤的事情,坦诚地说出来,以求得亲朋好友的劝慰和帮助,这样可以使不快减轻,以至烟消雾散。此外,也可以在能理解、体谅自己的人面前,痛哭一场或大叫一顿,将内心的悲哀与愤怒倾泻出来。总之,不要把恶劣情绪憋在心底。
理喻法:即用理智战胜情绪上的困扰。在评价自己时,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要正视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不要拉得太大,调整一下自己的目标,就能从困境中得到解脱。
意识控制法:即以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意志抵御负性情绪的产生。如在面临不幸时,不逃避,不埋怨,锻炼耐受性,要树立信心,以面对现实,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看待问题,坚信前景是美好的。
精神转移法:负性情绪可以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一个强烈的兴奋灶,此时可以用新的刺激在大脑皮层建立另一个兴奋灶,以削弱或抑制原有的兴奋灶。如在心境不佳时,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听些愉快的音乐,释放紧张的情绪,使身心舒畅、精神焕发。
精神升华法:这是把负性情绪转变为有自我价值的行动中来,积极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即产生化悲痛为力量、化愤怒为动力的行动。
改变认知法:改变错误的认知方法,不要把问题看得太复杂,太悲观。遇到困难挫折时,学会两分法看问题或换位思考问题,也要学会上下左右看问题,以减少自己的固执思维。此外,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向他人学习处理各种应激事件的方法,克服自我的暗示性或他人的感染性,增强对困难和挫折的应对能力。
(实习编辑:张华仙)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3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六大心理药方驱赶心中的恐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习生活压力加大,几乎每个人都曾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候感到过“恐慌”。所谓“恐慌”可理解为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包括悲伤、忧郁、焦...
2025-08-03
妒忌是一种不良心理,往往损人不利己。看着别人事业成功,或者年轻貌美时,人们难免妒忌愤恨。如何克服妒忌心理?1.不要和别人的长处比较。妒忌心理往往来源于将自己的短...
2025-08-03
男生小浩,10岁,暂读2年级,辍学两年。该生表现为:打架偷窃、粗言秽语、贪玩、学习兴趣不高,和同学关系不好。来到广州白云心理医院进行治疗时,经常挑衅、做危害他人...
2025-08-03
烦了,无聊了怎么办?去KTV吼两嗓子。毋庸置疑,“K歌”已经成为许多国人消磨时间、交友娱乐的首选手段。从起床习惯看女人心理世界<...
2025-08-03
长吁短叹有益健康但日本心理学家的观察表明,当人们在悲哀愁怅的时候,长吁短叹两次,有安神解郁的坦然感,在工作、学习紧张疲劳的时候,长吁短叹一番,会有胸宽神定的豁达...
2025-08-03
人的健康是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我们的心中如果常带有负面消极的心理,是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为了健康我们要努力把内心的阴暗面排除,怀着积极向上的心生活,对自己...
2025-08-03
其实“秒杀”就是将“限时抢购”的购物方式移植到了网络上,是一种限定产品销售时间的促销手段。因其操作方便快捷,足不出户就能够以“无法想像的折扣”“抢”到所需要的商...
2025-08-03
职场打拼的你该自测自己心理是否被以下集体病症缠身?熬夜综合症城市夜生活的丰富多彩,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夜生活的行列,使一部分人逐渐开始形成了晚睡觉的习惯,甚至熬夜,...
2025-08-03
长春市心理医院首席专家、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郑晓华教授说,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就会产生失落的情绪,大家要及时调整,不要让不良情绪影响工作。从起床...
2025-08-03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政府智库“展望”发布一份题为《精神资本和精神健康》的报告说,与人们通过多吃蔬菜水果维护身体健康一样,保持心理健康同样有章可循。报告建议,...
2025-08-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