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心理学家对大批父母的调查,发现八种典型的行为易导致失败的父母:一、赞扬泛滥。对于4岁以上的儿童,你不能总是用“孩子,你真棒”这样毫无营养价值的话语“忽悠”自...
2025-08-06
很多家长苦恼的告诉好育园,孩子不听话,叫他做什么,孩子偏不,有时候还顶嘴。有位家长朋友哭着说,孩子小的时候很乖的,长到五岁的时,开始渐渐不听话,甚至出现殴打父母、爷爷奶奶,有时,说他一句就不耐烦的说,“你给我滚”。一听到这样的话,心都要碎了。
提高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什么叫威信
简单地说威信就是威严与信用,严而有信,信辅以严,有些家长以为威信就是威严,所以经常发脾气。虽然现在家长使用暴力的现象不算泛滥,但训斥孩子的现象却是司空见惯。还有父母以为,威信威信,有了威才有信,其实正好相反,要想有威首先要有信用。
家长朋友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威信的来源不是靠高压、威慑得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乃至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
首先,父母必须品行端正,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切不可表面一套,背后又一套,在外面一个样子,在家里又是另外一个样子。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当做到。孔子讲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自身的行为就是无声的命令,是真正的权威。
其次,父母的言行要一致,言而有信。我国古代就有曾子杀猪取信于小儿的记载,也有孟子母亲为了说到做到,不欺骗儿子而买肉的故事,这些故事既说明了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是父母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也说明了讲诚实,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是父母拥有威信的重要条件。
再次,父母要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高兴要适度,生气要得当,不要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而影响正常面部表情和说话腔调;更不要喜怒无常,一会儿逗笑孩子,一会儿又打骂孩子,这样的父母是得不到孩子的尊重与爱戴的,因而也树立不起威信。
第四、父母一致,红脸、黑脸要不得。教育时,口径要一致,提前想好策略,不能父亲教育孩子,母亲抱着孩子哭声凄厉,“你就先打死我好了”,或者爷爷辈长辈出面维护。还有就是,惩罚之后一定不要让孩子看出你的不忍,不要马上去劝慰,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落泪和自我惩罚。惩罚要让孩子感觉到一定的压抑、挫败和沮丧,要让孩子留下十分不愿重复、极力避免的经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从中吸取教训。
第五、体罚是“核武器”。 频繁使用武力,造成“穷兵黩武”,就失去了震慑威力。
第六、严与爱结合。这点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挺难。平时我们对孩子的管教还是相对比较严格的,只要发现他有什么小错误,就会正面批评引导。但批评完了会告诉他,批评的是他的错误,而不是他,他还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小宝贝。实际操作中,一定要跟孩子讲清这些方法树立威信要不得,家长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规避:
1、高压政策。也许,孩子可以屈服在你的淫威下,因为皮肤身体的痛苦,而不敢有异议,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没有解决事情的本质,孩子要么唯唯诺诺,诚惶诚恐,经常处于恐惧不安的状态中,不敢去想,不敢反抗;要么成为双重个性的人,当面一套,背后有一套。
2、以威立家。孔夫子说,小人和女人难养啊,太亲近了,就没大没小,太疏远了,就心怀怨恨。有些家长觉得自己不能喝孩子一起“嘻嘻哈哈”,要保持威严,从不主动接近孩子,总是力图使自己离孩子远一点。很少与孩子交流感情,孩子不了解父母的想法、爱好、兴趣等,父母也不知道孩子的需要和喜好,父母与孩子间存在着明显的鸿沟。
3、宠爱,甚至溺爱。对孩子娇纵溺爱,对其逞性和乖张脾气姑息迁就。不给他指明努力的方向,也不提出任何要求,而是有求必应,一概满足,导致孩子任性妄为,形成骄横执拗的性格。
4、“诱”教,赏而不罚。一个国家讲究赏罚分明,有些家长甚至赏而不罚,以爱抚奖赏作为孩子的教育手段,殊不知,一旦孩子得不到爱抚或满足不了其需要,就会对父母产生不满、愤怒和反抗的情绪,使孩子变得任性、骄横、不讲道理。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6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失败父母的八大行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根据心理学家对大批父母的调查,发现八种典型的行为易导致失败的父母:一、赞扬泛滥。对于4岁以上的儿童,你不能总是用“孩子,你真棒”这样毫无营养价值的话语“忽悠”自...
2025-08-06
宝宝个案:洋洋快到5岁了,有点内向,在幼儿园也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平时在家话比较多,但最近一年妈妈经常出差,洋洋都是由奶奶带着。奶奶说洋洋不爱说话了,妈妈也注意...
2025-08-06
总有父母抱怨,慢慢地搞不懂孩子的一些做法,不妨试试一下几个方法,你就会发现,读懂孩子的心思并不是一件难事。平等相处小明已经5岁了,在家里,父母叫他做事情时常常会...
2025-08-06
我们都知道家庭一孩子快乐之源孩子快乐状态中学习最有效那么你知道如何才使家庭为孩子增添快乐力量呢?如何才成为更快乐父母呢?也许下文字会给你一些灵感和启发。专家研究...
2025-08-06
俗话说:子女好与坏,在于沟通和关怀。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艺术。没有两代人之间正常的心理沟通,就没有有成效的家庭教育。要学会利用身边的景、物、社会生活等来促进与...
2025-08-06
安排孩子是一种控制么?在家里,小艾的一举一动好像都在我眼里:什么时候在玩,什么时候在吃东西,什么时候跟小王子在打架。。。就算隔着墙,用耳朵也一样看得清楚。然后就...
2025-08-06
只要能破译这些身体“密码”,就能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给孩子最好的呵护。 表情:懒洋洋密码:我吃饱了当宝宝把奶头或奶瓶推开,将头转向一边,并且一副四肢松弛的模...
2025-08-06
如果我们希望改变儿童身上的某个方面,我们应先审视一下,看看这是否也是自己身上应该被改变的东西。-------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在家长没有满足...
2025-08-06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赶快离开这个家,再也不想见到他了……”咨询室里,身着一身运动服的男孩满脸愤怒地说。被他“控诉”的人是他父亲,男孩列举了父亲的一系列罪行:管教太...
2025-08-06
“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家庭冲突爆发时,父母与子女双方都摆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有些父母利用孩子依赖性强的特点,动辄就用这句话来恐吓孩子,发泄心中的不满。...
2025-08-0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