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道路上,人脉比知识更重要。发展人际关系应当是你优先级最高的事。保留精华,以下是从《不要一个人吃饭(NeverEatAlone)》一书书中总结的20条技巧。...
2025-08-12
我们和愤老的差别,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或者说,差别在于自我的表达方式:我们更圆滑、世故、表里不一,后者则更坦率、直接、表里如一。就愤老来说,他们或许曾经圆滑过、世故过、虚伪过,但到了人生的黄昏,反而无所顾忌,具有了否定之否定后的真诚与豁达。
他们的“愤怒”来自哪
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某些方面的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人们之所以产生愤怒的情感反应,至少源于两种情形:第一,所信奉的普遍价值被僭越引起的愤怒。第二,利益被损害所引起的愤怒。这些利益包括共同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归结其来,人们产生愤怒,是因为人们对他人的期待落空或被违背。
就愤老来说,他们的愤怒,或者出于其利益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受到损害,或者是某种他们所认可的价值遭到破坏。他们不同于在位的中年人,没有了“乌纱帽”或实际利益的顾及,敢于借助媒体直陈己见,表达不满。这种表达,是他们的权利,大多也是理性的。当然,也不排除他们的理性诉求夹杂着情感的色彩,有时甚至难免偏颇。
愤老不同于愤青的一个显著之处,在于他们具有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经历。这种对比经历使得他们对当前现状有着更宽和更高的视野。他们亲身经历了整个变迁的过程,知道当今现实的来龙去脉。他们在观察现实的时候,就有了历史的尺度。他们深切体验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积极变化,也目睹了伴随改革开放以来的道德溃败等负面过程。
他们对现状的感知难免有历史的印痕。他们的价值观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尽管他们也能与时俱进,但计划经济时代的价值观在他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当改革开放所造成的一些变化与他们所秉持的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看不惯。他们曾经是秉持“清正廉洁”、“奉献精神”、“助人为乐”和“自我牺牲”的价值的一代,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个人主义化的社会,许多现象与他们的价值观是格格不入的。这也正是为什么他们要抱怨现实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对他们的现实观察造成影响的因素是怀旧心理。怀旧心理的产生,源于对现实的不满、失意或惶恐。人们难于从现实中寻找安慰,就从过去时光寻找精神抚慰。因此,根据社会学家戴维斯的说法,怀旧是一种把消逝的往昔加以理想化或浪漫化的心理机制。一方面,它把过去的痛苦淡化。另一方面,它把往昔美好的东西凸显出来,加以拔高,并与当今社会的阴暗面形成对照。于是,过去的金色年华就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故乡,一种人生的安慰。如果说,乌托邦心理是借助对未来的憧憬来对现实表达怨恨,那么,怀旧心理则是借助昔日的金色年华来对现实表达不满。
愤老出现难能可贵
就当今中国来说,有两种怀旧现象值得注意。一种是炫耀性怀旧,一种是缅怀性怀旧。成功人士的怀旧,常常就属于前者。例如,一些官员、老板或国企高层主管就对他们过去的知青经历念念不忘,并时不时拿出来炫耀。在他们那里,过去的苦难变成了他们的资本。这种怀旧成为他们今日成功光环的背景色。与此相对,弱势群体的怀旧,多半是缅怀性怀旧。他们在改革开放中属于失意或利益遭到相对剥夺的群体。他们的正当诉求未能得到满足,正当权利未能得到保障,所信奉的价值未能流行,于是,他们缅怀过去,从往昔寻找安慰。例如,许多老人就无比怀念过去的社会保障和社会风气。
怀旧心理固然是引起愤老现象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的全部。问题的更主要的根源在于,他们的基本权利是否得到了保障,他们的境遇是否公平,他们的诉求是否得到妥当的回应。弱势群体不但是利益上被相对剥夺的群体,而且他们也在话语权上也处于弱势。因此,即便是出于怀旧而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老年群体的声音的出现,是件好事情。
事实上,被称作愤老的人,大多都是昔日重量级人物,也许只有他们才有足够能量在媒体上发出声音。而许多底层的人物,则注定成为默默无闻的一群。因此,能出现愤老,在我们这个善于健忘的时代,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对于愤老,我们要给予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甚至多一些喝彩。更主要的,还是实实在在的为保障老人的权益做实事,同时,弘扬普遍价值,把中国的改革之事办得更好。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将来等到我们老的时候,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去做愤老。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817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想交友就不要只身吃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成功的道路上,人脉比知识更重要。发展人际关系应当是你优先级最高的事。保留精华,以下是从《不要一个人吃饭(NeverEatAlone)》一书书中总结的20条技巧。...
2025-08-12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越来越成为影响我们心情、状态、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重要因素。想一想在人际关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情况:1、有人持续地不...
2025-08-12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人际关系很好,朋友很多;有的人则人际关系不良,朋友很少或根本没有朋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除少量先天的影响因素外,和人们后天的生活习惯及性格...
2025-08-12
学会下面的十五条原则就你让你轻松的进行人的心理沟通,想了解的人可以来看看一、讲出来尤其是坦白的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绝对不是批评、责备、...
2025-08-12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互相交往与相互作用形成的人与人的直接心理联系。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殊产物,是其大学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大学...
2025-08-12
人在职场,就必然要参与社会交往,社交的范围与每个人的职业、爱好、生活方式及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1.自卑心理: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办...
2025-08-12
人和人打交道时拥有好情绪非常重要,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第一印象形成过程中,主体的情绪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所表露出来的情绪,将好的...
2025-08-12
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要如何在一开始谈话的几分钟内,了解这个人?如何和对方拉近距离?如何找到对方喜爱的话题?如何让对方愿意开口?这都得依靠细心而入微的观察力,谈...
2025-08-12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哎,人未老心老了”或“这么大了还这么幼稚”,这说明了“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不相符。“心理年龄”的高低,和遗传、性格、经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2025-08-12
社会人际交往中有一种僵局的现象,具体表现出以下四个类型:1、惟我独尊型有的人把自己看作社交的中心,在交际中态度生硬,以我为轴,希望对方就范,依从于己,不轻做姿态...
2025-08-1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