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拉近人际距离 巧用心理年龄

2025-08-12 心理健康
【摘要】:导语: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哎,人未老心老了”或“这么大了还这么幼稚”,这说明了“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不相符。“心理年龄”的高低,和遗传、性格、经历、环境等因素密切

导语: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哎,人未老心老了”或“这么大了还这么幼稚”,这说明了“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不相符。

“心理年龄”的高低,和遗传、性格、经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甚至受近期心情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年龄”的高低各有利弊,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如一个“心理年龄”低于生理年龄的人,会显得幼稚,不利于个人的社会化生存与成长,但他的心态通常简单而快乐,喜欢参加活动,精力旺盛,不保守;再如,一个“心理年龄”远大于实际年龄的人,虽然会给人感觉成熟稳重,但由于城府过深,很难与同年龄的人有相互的理解与共同的语言。

实际上,“心理年龄”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它是可以变化的。如果我们能稍加用心地运用这种变化,它将成为改善各种难于沟通“阻力”的“滑动变阻器”。

如在对待小孩进,我们应该用“孩子的口吻”与其交流,这样我们就把自己的“心理年龄”下调到与孩子的接近尺度,就不会觉得有沟通障碍了。

了解各个年龄段的“心理年龄”优缺点,将使你在不同的人的交际中,加以利用,取长短,使你的人际关系游刃有余。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82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处理好人际关系益于你的大学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