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社会,好与坏的界限越来越不分明了,小偷开始西装革履,老板却可能穿戴得不起眼,尤其是原本就复杂多变的女人,更是让你一会儿觉得爱不释手,一会儿觉得咬牙切齿,...
2025-08-13
“我刚跟你说的,你听进去了吗?”有时,身边人突然这么一问,我们却一点都记不起他说了啥。我们常会注意外人的言论,而对身边人充耳不闻。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戴维·刘易斯对此发表了一些有趣的见解。
1.选择性接受。身边人每天跟我们说很多话,有我们愿意听的,也有觉得烦的。我们的思维有时像一个漏斗,倾向于接受那些比较符合自己观点的语言,而对很多不接受的、想回避的,无意中就把它们忽略了。
2.因为熟悉,所以轻视。我们以为自己很了解身边人的想法,反而觉得他们的话没价值,很少真正聆听其见解、关心其想法。比如,不管子女多大,在父母眼里依然是孩子,所以一些老人不太在意成年儿女的想法。
3.不能以身作则。有时候,身边人要求别人做的事情,他们自己却做不到,不能以身作则,说出来的话也大打折扣。比如常熬夜的爸爸告诫孩子早睡有益,孩子是不会当真的。
4.交流不注意时机。身边人的对话往往随时发生,比如专心致志工作时,太太突然跑来说孩子的事情,你就可能会充耳不闻。而关系不太近的人反而会审时度势,选合适的时机交谈。
如果想获得别人的倾听,首先要学会倾听别人。如果想让自己说的话有分量,也请先仔细聆听,确认你弄明白对方的想法和思路时,才知道如何把话说得更“动听”,说到别人的心坎里。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83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三大漏洞出卖“坏女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现在这个社会,好与坏的界限越来越不分明了,小偷开始西装革履,老板却可能穿戴得不起眼,尤其是原本就复杂多变的女人,更是让你一会儿觉得爱不释手,一会儿觉得咬牙切齿,...
2025-08-13
应付口蜜腹剑的人:微笑着打哈哈面对这种人,如果他是你的老板,你要装得有些痴呆的样子,他让你做事情,你都唯唯诺诺满口答应。他和气,你要比他更客气。他笑着和你谈事情...
2025-08-13
按照领导科学的角度,在一个领导体系中,上级和下级是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二者构成整个领导体系的主体,是在特定的领导环境中,完成特定领导目标的最能动的因素。所以,领...
2025-08-13
据近日的香港《文汇报》报道,荷兰人力资源公司兰德斯特德对美国2429名员工进行了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认为职场中的流言蜚语最让人无法容忍。相信国内上...
2025-08-13
有一位才华出众的经理,事业一直都不顺利。为什么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太精明了。每次与朋友见面聊天,总在听他抱怨、指责别人,这些人包括他的合作伙伴、客户以及下...
2025-08-13
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满腹牢骚是无济于事的,要抱有正面的态度,着眼于有益的事情。清楚你的人生目标、使命及长远计划,列出一份你个人的成绩及获得的利益,每当你怀疑的...
2025-08-13
办公室是一个充满原则、纪律,讲求策略的场合,更是一个充满利益冲突的是非之所。既如此,办公室里谈个人私事是否妥当呢?前程无忧曾进行的网上调查显示,尽管九成以上的人...
2025-08-13
抢戏是戏曲里的行话,也称搅戏。即演员在台上演出时,不顾剧情,不顾人物,一味的突出自己。既搅了别人的戏,又破坏了整个舞台的气氛。职场上,我们也会遇到“抢戏”的同事...
2025-08-13
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中,朋友圈是朋友亲密互动的阵地,兼具“大喇叭”的媒体属性,能迅速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效果。然而,微信朋友圈里信息杂芜,随手转等社交...
2025-08-13
朋友小陈来找我,说他年终总结会要发言,自己便焦躁不安。好不容易安抚好心情,精心准备了一番,可发言时真的结结巴巴,出了洋相。有研究发现,怕当众讲话的人比“怕死”的...
2025-08-1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