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如何引导“中性孩子”

2025-08-26 心理健康
【摘要】:近几年来,“加油好男儿”、“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盛行,其中涌现了不少中性化选手,独特的气质吸引了大批“粉丝”。如“中性化超女”李宇春和外形清秀的“好男儿”向鼎,

近几年来, “加油好男儿”、“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盛行,其中涌现了不少中性化选手,独特的气质吸引了大批“粉丝”。如“中性化超女”李宇春和外形清秀的“好男儿”向鼎,就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观众对他们的评价,主要集中为两个词:李宇春“帅气”,向鼎“漂亮”。他们也在选秀节目中获得了极高的人气,一些年轻的粉丝纷纷效仿他们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于是我们渐渐发现,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性孩子”:许多的女生开始拒绝长发和裙子,而男生“安能辨我是雌雄”的倾向也开始显现。家长们对此颇为担忧:孩子把中性打扮当成一种时尚,盲目跟风,应该如何引导?

百合心理咨询师吕飞岳表示,一些孩子出现中性化倾向,有家庭教育存在误区、青少年渴望彰显个性、教师性别比例不平衡等几个方面的原因,而选秀节目涌现的中性明星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影响了不少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传统观念认为男子气质的突出之处是刚强,女子气质的珍贵之处是温柔。随着时代的进展,气质的内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外有些著名的心理学家提出男女双性化的概念,指无论男女,都应取长补短,同时具有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心理特性,他们认为具有双性化气质的人在很多情况下能把事情办得更出色。

但“双性化”并不是“中性化”,心理专家提倡的是兼具两性的气质优点,男女性格上优点的相融是可取的,比如女生可以在性格上自信、果敢,男生可以情感细腻一点,但是一定要注意把握尺度,女生温柔贤淑的传统特质不能丢,男生也一定不能缺少阳刚之气。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男性、女性的性格、气质发生错位,那就会对生活造成种种不利的影响。如女生喜欢中性打扮,会让人觉得她们泼辣、有拼劲儿,但如果完全丢弃了女性的温柔特质,进入社会后就会因为中性化碰壁。而那些遇事就哭鼻子、把心思都花在打扮上的男生,极易成为被人取笑的对象,成长面临更多障碍。而且男生偏向女性化会导致性格不够坚强,对家庭和社会缺乏责任感。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5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辅导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