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小彬,不敢与同学交往小彬在电话那头的声音苦恼且着急。她说自己长得不漂亮,同学老是笑她丑,都不喜欢和她玩,即使和她说话,大多也是在挖苦她不好看,有些话很伤她...
2025-08-27
其实,中国男孩也有许多难言之隐:一些孩子特别好动,而受到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批评、训斥。使他们感到惶恐不安,一些男孩性格内向,不善于和同学交往,而被教师和同学视不为易接近的对象,不受教师喜爱。由于家庭结构和转学等因素,男孩易受到不良习惯影响,道德品质不良。男孩比较马虎、粗心,不易考虑别人的感情,而被成人视为“不可理解”。青春期男孩心理障碍表现突出,性心理健康居多。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男孩居多。许多男孩在学习上也表现出学习困难。一些男孩女性化气质严重。
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出现呢?
1、许多学校还在以分数为导向,要求学生循规蹈矩。美国心理医生迈克尔?古里安谈对性别评价认为,如今在学校里人们已经把女生的行为视为榜样,并且以此标准来衡量男生。男生对运动的渴望被视为不守纪律。
2、学校男女生比例失调,城市和农村各有不同。
3、在学校中担任学生干部的比例女生多于男生。
4、学校评选“三好”、“优干”、奖学金发放多偏向女生。
5、班主任中男女比例不平衡,女性多于男性。
6、学生的模仿对象不定向,在一些单亲家庭,男孩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男孩就从电视、录像或身边的男性中寻求模仿对象。
7、男女同校同班学习过程中,男女同学互相影响,女孩对男孩的欣赏或鄙视,会使男孩在男性特征培养上有所倾向。
8、青春期生理发育,引起男孩心理特征上的变化,就会出现急需解决的身心健康问题。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制不足,许多流于形式,工作无效。关注男孩就要使他们能在校园充分展示自己,培养男孩理想的男性特征,为此提出这些建议:
、体育活动,能满足男孩们的运动欲望,释放充沛的运动能量,使体格健壮。
、在课堂上应照顾男孩的特长和缺陷,对好动和内向的男孩多关心爱护。
、由更多的男性来担任教育工作者和教师。
、学生干部要多培养一些男孩,发挥他们的才能。
、心理健康教育者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男孩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父母要帮助男孩培养理想的男性特征,多和他们谈心,促使他们增强责任感。
、为男孩提供班级活动的空间,引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使男性适应女性的行为方式。
8、允许男孩在校闹腾,使男孩的过剩精力得到一定发泄,但发现打架斗殴现象要及时阻止,提高男孩的自律能力。
如果我们给男孩更多的自由,更多的理解,更多的活动空间,少纠正他们的缺点,多表扬他们的优点,男孩就会变得稳健、可爱和有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5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三种心态易致孩子不合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自卑的小彬,不敢与同学交往小彬在电话那头的声音苦恼且着急。她说自己长得不漂亮,同学老是笑她丑,都不喜欢和她玩,即使和她说话,大多也是在挖苦她不好看,有些话很伤她...
2025-08-27
对孩子的“心灵暴力”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而又未引起重视的问题。它是指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身体伤害以外的暴力行为。在我的工作经历中,发现不少...
2025-08-27
快乐活泼快乐的孩子爱笑不爱哭,无忧无虑。而活泼并不只是好动,更不等同于吵闹。活泼的孩子有6个表现:表情活泼:脸部表情丰富生动,看得出微笑、高兴、着急等情绪,可跟...
2025-08-27
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勤奋并非成功秘诀,快乐才是成功之道。心理学家们说,保持快乐心境的人们更乐于尝试新事物和挑战自我,更容易获得事业成功、建立良好的人际...
2025-08-27
母爱影响恋爱模式安全型爱情。拥有这类爱情模式的人占55%左右。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督导王国荣说,母子关系主要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情感表达方式。而拥有安全型爱情的孩子...
2025-08-27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就目前的...
2025-08-27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说,有些孩子虽然已经掌握语言,但经常保持缄默,不主动与人交往。与陌生人接触,会令他们惶惶不安。对他们来说,在家玩玩具、静静地看...
2025-08-27
如热情或冷淡、暴躁或任性。性格的意志特征,如有无自制力、是否勇敢等。可见,性格几乎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关系,即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参加到性格中来。因...
2025-08-27
近年来,日本学者认为,通过行为可改变性格。这就给我们的心理治疗和儿童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我们要培养人们尤其是儿童良好的行为,以此帮助他们改变性格上的弱点;我...
2025-08-27
还要重视自己自我教育在性格培养中的作用。让我们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我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努力使自己形成乐观、坦率、真诚、自尊、自信、自强、幽默、关心、合作...
2025-08-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