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亲子话题抛出“如何培养孩子的胆量”,请家长们谈谈孩子胆小的话题。没想到反响非常强烈,很多家长都为此头疼,并且积极寻找对策。心理专家宫本宏认为,造成孩...
2025-08-27
据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数字,我国有9000万独生子女。国内外早期教育的有关专家认为,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中容易养成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心、依赖性强等问题,有人甚至提出了“谁来保护中国的明天”的说法。
近年来,为了探讨伴侣动物与儿童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伴侣动物与心理健康”课题组随机选取了北京市11所普通小学的402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不养伴侣动物的儿童,养伴侣动物的儿童更少感到孤独,有更强的分享倾向,更愿意照顾幼小的儿童;而且与伴侣动物关系越亲密的儿童,他们的分享意愿和照顾幼小儿童的意愿也越强烈,孤独感水平也越低。
此外,此次研究中还发现:在养伴侣动物的儿童中,98.5%的儿童表示他们喜爱自己的伴侣动物,同时有85.3%的儿童觉得伴侣动物也爱他们。在关于喜爱伴侣动物的原因上,最主要的三大原因是:伴侣动物可爱(76.6%),有了伴侣动物的陪伴感到不再孤单(65.0%),伴侣动物能给家人带来快乐(60.9%)。在不养伴侣动物的儿童中,94.1%的儿童表示喜欢伴侣动物,此外,有61.3%的儿童表示非常想养伴侣动物,有31.4%的儿童表示有时想养伴侣动物,明确表示不想养伴侣动物的儿童仅占7.4%。
对养伴侣动物儿童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家长们认为,伴侣动物对孩子的积极影响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更有爱心懂得爱护弱小(53.2%);二是,孩子有伴不再感到孤单了(43.5%);三是,孩子对动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或爱(40.9%)。同时,伴侣动物对家庭带来的积极影响中最显著的是:伴侣动物增加了家庭的欢乐也让家庭变得热闹了(58.0%)。与此相对的,在消极影响方面,主要表现在增加了卫生打扫工作的负担(64.4%)。
与此同时,本项研究也启示我们,对于那些正在喂养或即将喂养伴侣动物的家庭,家长们应有意识地利用儿童乐于接近自然,乐于接近动物的天性,有效的利用伴侣动物作为教育孩子的媒介,在养育伴侣动物的过程中不一味地替代孩子承担责任,潜移默化地将责任感和独立性方面的教育贯穿其中,让孩子寓学于乐,快乐成长。更要注重文明养宠物,健康养宠物,不应顾此失彼。
精彩推荐 权威调查:5%毕业生想过自杀 强档测试:你最迷恋哪种女人? 心理学家为你解析十大梦中“鬼” 最实用:从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潜意识 揭谎!娱乐圈大牌明星都是说谎精 职场攻略:怎样从小动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错?男人下半身压力源于女人 暴强!如今的大学生为减压去裸奔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60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胆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8月27日,亲子话题抛出“如何培养孩子的胆量”,请家长们谈谈孩子胆小的话题。没想到反响非常强烈,很多家长都为此头疼,并且积极寻找对策。心理专家宫本宏认为,造成孩...
2025-08-27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长这样夸孩子:“真懂事,像个小大人似的。”的确,小大人式的孩子容易讨家长的喜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孩子容易在成长中出现心理问题。这是因为...
2025-08-27
家,就像冬夜里守候游子的一盏窗灯,父母对子女的拳拳爱心更让人温暖。但是,爱是一门需要学习和培养的艺术,殊不知一些不经意的疏漏,可能让家成为孩子的伤“心”之地。...
2025-08-27
在一些儿童教育专家的建议下,法国家长往往采用下列方法——教育孩子不必对他人的批评大惊小怪家长教育孩子,当然应该坚持表扬为主,但不妨在孩子牙牙学语或学步时,就有意...
2025-08-27
许多父母常常在孩子出现对自己的仇视目光时,开始恐惧,开始寻找解释:“我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变成了这样?”似乎孩子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长大的。其实,人在青少...
2025-08-27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小宝贝做事时有个特点:刚开始时认认真真,时间稍长就会马马虎虎,不耐烦起来了。有时小宝贝刚吃饭时很香,没吃两口东张希望;积木搭了一半丢在地上不管,...
2025-08-27
我的女儿最近一段时期总是表现出对同学、朋友的妒忌现象。当老师表扬其他同学或发现别人胜过自己时,经常埋怨老师,说同学的不是,不知该怎样教育孩子摆脱妒忌心理———家...
2025-08-27
你不让孩子把蛋糕当饭吃,可他的奶奶让;你认为孩子帮助父母做一点家务是应该的,但他的爸爸认为,孩子做家务就该得到奖励……周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在管...
2025-08-27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心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而这个道理对于那些耐心差、永远也坐不住的男孩来说,似...
2025-08-27
病例小明妈妈告诉心理医生“我在生小明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他今年9岁了,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样。先天不足,脑...
2025-08-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