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激励的“黄金”步骤你要在心里确定你希望拥有的财富数字——笼统地说:“我需要很多、很多的钱”是没有用的;你必须确定你要求的财富的具体数额。确确实实地决定,...
2025-08-27
有的父母常抱怨自己的孩子脾气怪,犟得很,不让他做的事偏要做,要不就哭啊,闹啊……这些是否孩子任性呢?
孩子生下来犹如一张白纸,孩子任性的确很常见,但并非天生,主要是由于教育不当引起的。
顺从与反抗
孩子在3岁之前,一般都比较顺从,父母说什么,就听什么;父母说这些东西不准碰,他就不碰。
这样的孩子常会得到父母、亲友的赞扬:“这孩子真听话”。接近3岁时,父母直觉感到孩子开始变了,变得不那么“听话”了。这时,正是孩子形成独立性和任性的开始,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变化,并注意教育引导。
信任自己,信任别人,对事有独立性,这是性格中很重要的品质,这种品质在很小的年龄阶段就已开始萌芽,而且跟以后的性格形成密切相关。心理学家曾分别挑选了100名3~5岁反抗性强和100名几乎看不出反抗的儿童,并对这些儿童进行追踪性研究。研究发现,这批儿童到青年时,原来反抗性强的一组对象,有84人意志坚强,有主见,能独立地分析和判断事物并作出决定;而原来“无反抗性”的一组人,只有26人成为意志坚强的人,其余的人相对显得碌碌无为。
任性的行为界限
孩子有天生的好奇心、模仿性,生活上常有这样的实事:2岁左右的幼儿自己拿着匙吃东西,吃得狼藉不堪,还把瓷匙敲碎;人没有扫把那么高,却拿着扫把扫地,父母刚把垃圾扫拢,宝宝却把垃圾扫开。像以上行为,可能遭到父母责骂,其实,这正是孩子表达主动性、独立性的行为,并不是任性,父母不但不应该责骂,还应该给予鼓励、表扬和引导。
有的孩子被娇养过甚,吃东西挑东挑西,父母给他吃茶叶蛋,他非要吃摊贩卖的酱烩蛋;父母特地再给他烧了酱烩蛋,他又非要吃茶叶蛋。有的孩子在吃饭时边吃边玩,当父母收起玩具时,就赖在地上打滚。像这种行为,就属于任性了。
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必须纠正。
第一,家长应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行为界限,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孩子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并鼓励他坚持执行。不能总跟孩子说:“就今天这一次啦”、“下不为例啦”。
对孩子超越行为界限的事,决不能迁就,否则,只会娇惯孩子,助长孩子的任性毛病,以后难以改正。还须注意的是:父母必须一致。
第二,在孩子任性时,父母要善于把孩子的兴趣引开去,以转移他的任性。例如,孩子进入超市,吵着要买糖果,看见气球,又闹着要气球,此时,父母可设法让孩子去观察某一事物,使他忘掉刚才哭喊着要的糖果、气球。
第三,父母要注意教育方法,要有耐心。当孩子哭闹时,父母可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让孩子感到,他的哭闹吓唬不了谁,让他渐渐安静下来。有的孩子自尊心太强,父母可适当给他一个“台阶”,帮他“收场”,然后再通过“拥抱——对视——谈话”的方式进行教育。
拥抱,可使孩子感受到,虽然他做了错事,父母还是爱他的,使孩子对父母不产生抵触情绪。
对视,可让孩子从父母的眼神中,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和对他任性的不喜欢。
谈话,要简短明了,使孩子在保持自尊心的前提下,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今后该怎么做。
精彩推荐 权威调查:5%毕业生想过自杀 强档测试:你最迷恋哪种女人? 心理学家为你解析十大梦中“鬼” 最实用:从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潜意识 揭谎!娱乐圈大牌明星都是说谎精 职场攻略:怎样从小动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错?男人下半身压力源于女人 暴强!如今的大学生为减压去裸奔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65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自我激励的“黄金”步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一。自我激励的“黄金”步骤你要在心里确定你希望拥有的财富数字——笼统地说:“我需要很多、很多的钱”是没有用的;你必须确定你要求的财富的具体数额。确确实实地决定,...
2025-08-27
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我这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心,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耐心呢?家长要做出榜样。许多孩子...
2025-08-27
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
2025-08-27
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健康人格的工厂”。孩子的人格健康,不仅关系到儿童身体的发育,而且决定着儿童今后的人生走向。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保证其人格健康发展呢?父母...
2025-08-27
父亲对育儿的参与程度越高,孩子就越聪明,适应力更强。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父爱多的孩子会更加聪明,父亲陪在孩子们身边的时间长短可以影响他们在数字方面的能力。还...
2025-08-27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
2025-08-27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幼儿随生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这种情绪和兴趣,就是孩子...
2025-08-27
孩子们从一出生就开始模仿大人,在学习中形成自我。那么父母呢?在孩子模仿你们的过程中,你是不是也可以有所收获?通过模仿,宝宝不仅可以学会各种技能,更好地了解他周围...
2025-08-27
心理学家曾猜想,影响我们性格的可能是父母、朋友和基因。不过这些因素目前还不能解答所有疑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凯瑟琳·康乔说,“兄弟姐妹,是我们一生的伙...
2025-08-27
气质和性格都具有稳定的、不易改变的特点,但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气质一出生就有,它具有先天的生物学基础,更多是一种遗传密码在起作用。柏尔曼的气质激素理论认为,内分...
2025-08-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