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让宝宝插班入园理由多多,让我们逐条来看吧!支持让宝宝插班入园理由多多,让我们逐条来看吧!更利于宝宝适应上海市之隽妈妈:辛泉女儿入托是插班,转到幼儿园是正常入...
2025-08-28
宝宝七八个月大时已经开始辨别陌生的脸孔,在1岁2个月到3岁之间,他会开始黏主要照顾者,而1岁8个月大时,更是宝宝黏人的最高峰。
这种像无尾熊抱树一样地黏着依附对象的情形,在1岁以上的孩子身上尤其明显。而部分认知、记忆力发展快的宝宝,甚至在1岁时就会认得主要照顾者(通常是妈妈的脸),进而特别地依附她。
为什么宝宝爱黏人?车先蕙心理师表示,当宝宝光溜溜地来到这个世间时,妈妈就等于是他的生命,这层依附关系是宝宝安全感的来源,宝宝借此感受到“妈妈很爱我”的感觉,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如果亲子间没有这一层依恋,反而代表亲子关系不够深厚。
我的宝宝有婴幼儿分离焦虑症吗?
“宝宝黏人与婴幼儿分离焦虑症之间的差别在于痛苦的程度”,车先蕙心理师明确指出。她解释,面对分离,会有不安的情绪与行为产生是正常的,但并不代表宝宝黏人都是婴幼儿分离焦虑症。正常的分离,宝宝可能都会有苦恼、哭泣、紧抓东西不放、产生怒意的痛苦情绪,这些情绪可以通过大人的安抚而舒缓。
如果宝宝合并有下列四种情况,而且重复发生1个月以上,就是所谓的“婴幼儿分离焦虑症”, 3岁以下的宝宝比较常见,爸妈可得留心,让宝宝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与辅导。
1 重复发生过度痛苦的情绪
车先蕙心理师表示,有婴幼儿分离焦虑症的宝宝,要离开家或依附对象时,或者预期依附对象要离开时(例如看到妈妈拿包包),他不仅仅会哭泣,而且往往无法被安抚,还会合并有吐奶、恶心感、胃痛、肚子痛、甚至发烧等状况产生。临床上她曾辅导过幼儿园的孩子,因为不想离开依附对象,全身抽搐、在地上打滚持续1个多小时以上。车先蕙心理师强调,这些所谓的过度情绪反应,不仅仅是心理上反应,也会合并有身体症状。
2 睡时多恶梦
常常在睡觉时作恶梦,醒来后会狂哭、大叫,观察亲人是否在身边,大一点的孩子会无意中说起:“我梦到妈妈被恶魔抓走了……”表达害怕爸妈离开,或担心自己被抱走的念头。
3 担心主要依附者受伤或失去他
3岁以上的孩子会表达出:“我不要去学校,妈妈会不见”、“有坏人会来抓走妈妈”等言语,忧虑依附对象离他而去。
4 没有主要依附者的陪伴就不睡
假如妈妈出门必须留下宝宝,没有妈妈在身旁,宝宝就会哭闹、无法入睡。
“儿童及青少年的分离焦虑症痊愈率极高。”车先蕙心理师表示,若家长发现孩子有上述婴幼儿分离焦虑症的表现,应该积极寻求医疗协助。一般情况下,爸妈应建立“分离焦虑是孩子正常发展过程”的心态,不要去抱怨与打骂孩子,包容孩子的情绪、多给正向的回馈、鼓励他继续进步,让孩子感受到即使爸妈不在我身边,还是很爱我的,并安心迈向他独立学习之路。
(实习编辑:张曼)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7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幼儿园插班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支持让宝宝插班入园理由多多,让我们逐条来看吧!支持让宝宝插班入园理由多多,让我们逐条来看吧!更利于宝宝适应上海市之隽妈妈:辛泉女儿入托是插班,转到幼儿园是正常入...
2025-08-28
人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对所接触到的许多事物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而是常常会持有不同的态度,这些态度在人内心的体验就称之为情绪。来源:亲亲宝宝网情绪有肯定的情绪和否定的...
2025-08-28
成绩不好就等于贪玩不好学,或者就是因为他们太笨了?专家可不这么认为。新学期开学一周,不少家长为孩子学习困难、阅读障碍等问题而烦恼,纷纷求诊于各大医院儿保门诊。儿...
2025-08-28
宝宝又哭了,这是在生活中常见的。但作为父母,你当然会想看到宝宝整天都能张嘴笑,享受快乐。其实宝宝哭是因为他们不能说话,但他们也有他们的需要,但却不能表达出来,所...
2025-08-28
尖叫、打滚、扔东西、撞脑袋……随着宝贝一天天长大,刚刚几个月就开始耍小脾气了。面对耍小脾气的宝贝,有什么妙招让他的小脾气悄然消隐呢?1.只要没有危险,不要理睬乱...
2025-08-28
针对目前中国幼儿教育的误区,赵远虹特别指出,幼儿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应该回归到关注孩子身心健康这个层面,而不是随意拔高。针对目前中国幼儿教育的误区,赵远虹特别指...
2025-08-28
有关的教育研究表明,孩子有没有勇气,和环境与教育有直接关系。例如,过度保护,过度照顾,会使孩子变得软弱、胆小,怕这怕那。另外,和家长是否有勇气也有直接关系,家长...
2025-08-28
自我认同正向的孩子,明显较有自信,而长期接受负面讯息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价值通常抱持比较负面的态度及评价。家长可别以为孩子年纪小,而轻忽自我概念对他未来发展的...
2025-08-28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内容、伙伴关系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入学后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现象,这也是每个学生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转变角色,做孩子的大...
2025-08-28
孩子想过一个怎样的假期?孩子们的想法是什么呢?暑假到来,看到很多父母开始为孩子找学习班,让孩子的暑期有一个去处,让父母省心,同时还可以学习一些课外知识,这是一举...
2025-08-2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