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

2025-08-29 心理健康
【摘要】:道德认识在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是非标准,划清善恶界限,才能使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从而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行为。要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认识在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是非标准,划清善恶界限,才能使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从而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行为。要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应该发展孩子的道德认识。

孩子的道德认识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父母必须通过长期的教育,经过耐心细致、由浅入深的引导,才能使孩子的道德认识逐渐丰富、提高。掌握初步的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是形成道德认识的重要标志。

那么,父母应如何发展孩子的道德认识呢?

1、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概念。

(1)采集大量具有教育意义的材料,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看图书、看电影电视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孩子掌握相应的道德标准和要求。比如通过讲故事《诚实的列宁》,使孩子知道做人要诚实,不说慌话,犯了错误要敢于承认。

(2)结合身边发生的事情向孩子进行随机教育。如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别的孩子为老人让座,你应及时鼓励孩子向他学习,教育孩子要懂礼貌,尊敬老人。

(3)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实践,以巩固概念的形成。平时父母可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为邻居老人取牛奶,帮助妈妈做事情等。还可带孩子到公园玩,到邻居家做客,使他与别的孩子交往,在交往中懂得小朋友之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等等。

2、培养孩子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

(1)父母要有正确的评价。孩子的道德评价能力最初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他们开始只是重复父母的看法,模仿成人的评价。父母说这件事好,他们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会说好。

所以父母要积极正确地影响孩子。看到孩子主动把玩具让给别人玩,就表示很赞同,并说:“你做得对,真是个好孩子!”看到别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就厌恶地对孩子说:“真不讲文明!”父母鲜明的是非观,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2)引导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对于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先引导孩子去分析和评价,然后再对孩子的评价给以补充和纠正。

比如看到别的孩子攀折树苗,就问:“你看,他这样做对吗?”孩子说:“不对。”又问:“为什么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引导孩子用掌握的道德概念分析。逐渐,孩子就能独立地进行正确的评价。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7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好奇心强有助于孩子独立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