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不会错的,尤其是那些流传千年还没有被淘汰的道理。但是请注意,虽然说众口铄金,但也有人云亦云这个说法,有一些我们常常挂在口头上...
2025-08-29
孩子们时而像个小天使,时而像个小魔头。他们可爱的时候,你愿意给他最轻柔的抚摸和最温暖的怀抱;他们可恶的时候,你即使把他大头朝下塞进垃圾桶都难解心头之气。为什么孩子什么道理都明白,就是不按照道理去做?
三岁的诗诗蹲在草坪里目不转睛地看着小白兔吃草。她的样子可爱极了,红嘟嘟的嘴唇,粉扑扑的脸蛋,水汪汪的大眼睛,简直像天使一样。但是当她的小伙伴阳阳抓了把乱草,朝小兔子扔过去的时候,诗诗狠狠地往阳阳的脸上打了一巴掌,那副凶凶的样子,和刚才真是判若两人。
阳阳一下子就哭了:“我们不是好朋友吗,你为什么打我?”诗诗的妈妈赶快跑上前去,攥住小姑娘的手,气不打一处来:这个小丫头平时什么道理都懂,但是一到做事就完全都不一样了。
其实,有关道德意识的培养,让很多父母伤脑筋。他们不明白,孩子为什么经常会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甚至是自己的举动来?
孩子的道德意识是随着年龄逐渐形成的。
儿童心理学家们通过对孩子们如何做出判断、如何实施欺骗,如何“搞阴谋”等行为的长期观察,以及通过让他们观看冲突场景的录像,了解他们对这些场景做出的反应等实验,总结出儿童道德意识的形成轨迹:
一岁 同情 一岁的孩子开始形成同情这种感觉,因此当周围的小宝宝哭的时候,他也会跟着哭,而当旁边的人笑的时候,他也表现得很高兴。
两岁 安慰 初步分享 到了两岁,孩子们已经会安慰其他人了,比如抚摩被摔疼了的小伙伴,或者当妈妈哭泣的时候,给妈妈递毛巾。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开始认识到,可以把玩具、糖果和其他小伙伴分享。感受别人的感觉和分享是两到三岁的孩子能够做到的。
三四岁 不可以偷窃和撒谎 98%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知道偷窃、伤害别人和撒谎都是不对的。不过慕尼黑Max-Planck研究所的心理学家们发现,孩子们到了四岁的时候,脑子里已经有了双重道的德标准,他们在智力上和社会能力上,已经能够揣摩别人的想法了,所以当他们为了得到某些好处,会去说谎话。他们口口声声说“偷东西是可耻的”,但是对于偷来的糖果,他们绝对不会拒绝并且觉得“好吃极了”。
学龄阶段 基本的社会规范 孩子们这个时候已经能把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区分开来。他们既知道不可以打其他小朋友,也知道对老师和长辈不能直呼其名。
孩子具备道德意识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按照道德标准做事,因为这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积累。
在孩子的头脑里,道德意识和符合道德的行为之间还有很大的鸿沟,也就是说他们往往不能实践他们遵守道德的愿望。这是因为,小孩子的知觉意识、世界观、生活经验都还需要进一步地收集。
因此,对于孩子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行为,我们应当宽容处之,而不要扣上一些同道德相关的大帽子:
* 当一个三岁的孩子跳上自己家的小汽车,握住方向盘得意地说“我会开车”的时候,我们自然不能把这看作是撒谎,因为这只是孩子还不能区分虚构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到了五六岁,他就肯定不会说这样的话了。
* 小孩子经常情况紧急的时候或者不得已的时候做出“不道德”的举动。比如,他们会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撒谎。他们在幼儿园里打小朋友,可能是因为他感受到威胁,或者还不会用语言来解决冲突。
* 有的时候,小孩子采取“过火”行为的时候,只是因为他们想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结果,其他的人如何做出防御反应。比如一个两岁的孩子总喜欢揪其他小朋友的头发,这并不是因为他残忍,而是小朋友尖叫声让他觉得很好玩。因此,父母应该向他说明,被揪头发的小朋友会很疼的,他的行为伤害到了别人。这样,他就会停止这个恶作剧,因为他并不想弄疼别人。而文章开始的时候提到的诗诗也只是想告诉阳阳:不要乱动我的小兔子。
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需要所有人的努力,爸爸妈妈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爸爸、妈妈毫无疑问承担者培养孩子道德意识的责任。所谓的培养,绝不是用食指戳着孩子的脑门,数落他做错了什么,或者在孩子撒谎之后大打出手。就像所有的育儿理论已经说了无数遍的那样:父母实施教育的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自己给孩子做个表率。举个例子,如果你当着邻居的面大大地夸奖他们的孩子,而回到家关上门就说“这个仔仔简直就是傻瓜一个”的时候,你还怎么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品德良好的人呢。
好的行为榜样就是孩子最好的道德约束力,那么家长能够做些什么,促使孩子按照道德标准行事呢?
1、 在日常生活中,珍惜那些和孩子讨论行为规范的机会。比如,在讲故事或看电视的时候,可以积极地和孩子探讨其中的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道德的。
2、 温和、注重感情的教育风格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而且有助于孩子变得独立和成熟。美国的一项长期研究结果显示,在童年时代受到关爱、照顾和鼓励的人,成年后更尊重他人。德国也有一项相似的调查,针对母亲和她们两岁的女儿进行,结果表明母亲越是让孩子感受到强大的支持,孩子对别人也就越有同情心。
3、 如果孩子经常受到惩罚,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偷偷摸摸,并且爱撒谎,因为他们害怕挨打挨骂。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用极端的行为去解决教育问题。
4、 有严格的家教并且经常就道德问题进行沟通的家庭,会使孩子有健全的道德观念,并且能在行动中体现出来。
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并且让他们遵守已经形成的道德观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孩子通过公正、公平的方法实现目的,或者得到了应有的肯定后,他们就更容易建立起正确的价值体系。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8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十个误区让我们陷入心理怪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不会错的,尤其是那些流传千年还没有被淘汰的道理。但是请注意,虽然说众口铄金,但也有人云亦云这个说法,有一些我们常常挂在口头上...
2025-08-29
常听到许多爸爸妈妈说,现在的宝宝很少有一颗感恩的心,觉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及其他长辈对他们的爱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有些宝宝的爸爸妈妈也是独生子女,更是缺少有意识...
2025-08-29
有些孩子特别喜欢看电视,尤其是广告。看的时候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如果不让他看,或者是广告结束了,就不高兴,就得换台。这对孩子好不好?看电视的时间是不是得有所限制?...
2025-08-29
通常总受欺负的宝宝先天气质类型较弱,神经受不了太激烈的刺激,因此在遇到竞争和压力大的情况时,往往采取退缩的方式,保护脆弱的神经系统。大家都说培培特别省心、好带,...
2025-08-29
我家宝宝今年4岁了是个女孩,平时在家还好,就是出去不叫人,道理说了一大堆可是不管用,但是你跟她说的时候她会答应得很好,但到了关键时候她又不吭声了为了这事我们费了...
2025-08-29
女儿从3岁起就一直不在我身边,现在5岁了。她一直住在大姑家.因为我在乡下,她大姑在城里,我觉得她在那儿上幼儿园、上学要比乡下条件好.但我总担心女儿长年住别人家里...
2025-08-29
宝宝就快三周岁了,只会说爸爸、妈妈等简单的词。可是我们说的话他都能明白。请问专家,宝宝的语言发育是不是有问题?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般宝宝一岁到一岁半就能说爸爸、...
2025-08-29
“宝宝,快告诉阿姨,三加一等于几啊?”当着亲友的面,妈妈满怀期待地问。2岁的宝宝却什么都不说,依然自顾自地玩着积木。“宝宝乖,快说呀。”妈妈继续耐心地启发着。“...
2025-08-29
一定程度的挫折可以激发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但如果挫折超出了人的容忍力,可使人心情苦闷,情绪烦乱,行为出现偏差,甚至造成疾病。当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时,成人应...
2025-08-29
心理遗传学是遗传学中发展最慢的,这个学说还没有系统化。据说性格一半来自遗传,一半来自后天。“根本性格”是心理遗传学中性格的深层部分,即:活泼、开朗、冷静、急躁等...
2025-08-2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