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ChongKokSiong,会计师,马来西亚人妈妈:SeeHooiKoon,全职妈妈,马来西亚人儿子:ChongWeiChuen,5岁8个月来自马来西亚的...
2025-08-30
手机的出现,大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不再需要面对面的沟通,有些不能当面说的话也能通过手机发出,因此手机成为年轻一代们喜欢的通信工具,不过这样却可能让你随时跌进一个心理陷阱当中。
最近,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一批研究人员经过对1000名使用手机短信服务的人调查后发现,所有被调查者中越是频繁收发短信的,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忧虑感和内向型个性就越强烈。
相关方面的专家也认为过于频繁地使用手机短信功能实际上不仅是无助于人们提升自己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在某些时候甚至可以让自己的性格变得具有较强极端性的内敛和心理障碍。
据参与此次研究的佛瑞斯·瑞德博士介绍:“在被访问的1000人中,有32%的人可被明显地归为频繁收发短信的一类,另外还有超过一半的参与者则认为主要靠正常的手机通话来与外界取得联系,而不是把短信作为沟通的主要渠道。至于其余约18%的人则很难被界定为上述两类中的任何一个。
调查结果显示,在占总数超过三成的那群人中,他们每人的手机月花费平均起来要比另外那些超过被访总数50%的主导手机通话而非收发短信群体的每人月均手机花费高出近约六成。另外,调查还发现年龄在25岁以下的青少年仍是手机短信功能的最主要使用者。”
佛瑞斯·瑞德博士还说:“一般来讲,那些宁可选择通过短信这一方式来与他人沟通却并不依靠一般的电话交谈或面对面交流的人不仅通常都会比大多数人更加内向,而且孤寂和内心空虚相对来说也是此类人所普遍具有的个人特征。
同时,通过与其他的研究比对后,我们也发现很多更喜欢通过手机短信交流的人之所以对这种交际方式情有独钟,最主要的原因是短信沟通允许双方之间都不必即刻对另一方做出回复或应答,从而留出了足够的考虑时间。”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8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让宝宝学会诚实和道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爸爸:ChongKokSiong,会计师,马来西亚人妈妈:SeeHooiKoon,全职妈妈,马来西亚人儿子:ChongWeiChuen,5岁8个月来自马来西亚的...
2025-08-30
家长往往对孩子之间的攀比感到既无奈又不解!其实家长恰恰是孩子攀比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更应该把好家庭教育这一关。前些天,班里的小朋...
2025-08-30
现在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兴趣的培养,妈妈们看过来哦!要不要刻意培养孩子的兴趣记得很小的时候曾经被父母“胁迫”着去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当时的自己每次都是...
2025-08-30
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然而过于强势的母亲,孩子会什么样呢。我们来一起看看。抚养孩子是母亲的天职工作,母亲对于社会的最重要的一种贡献...
2025-08-30
婴幼儿阶段,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来源于对于画面和声音的认知,所以鼓励他们辨认各种声音,如吸尘器声、水龙头流水声、狗叫声、打雷声、飞机和汽车的声音等等。我女儿现在1...
2025-08-30
生活中到处都是美,生活中的美景也非常的多,最常见的一种美还要数打扮时尚的美女。“乘客们,请快坐好,马上就要出发了”,车上传来了一阵阵售票员柔和的声音,那个售票员...
2025-08-30
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作为教育者来对待宝宝的,他们通常都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而不能站在与宝宝平等的位置相处,这样将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通常,作为父母都...
2025-08-30
第一,忌娇惯溺爱。开口不离“好”,吃饭任其要,穿衣任其挑,会养成儿童任性的性格。父亲“爱子——溺子——误子”,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第二...
2025-08-30
尊重和爱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由衷地欣赏、赞美孩子,需要家长学会从多个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染、打动孩子,使其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角度一:...
2025-08-30
中国的家长很重视发展孩子的智力,往往忽视孩子情感和意志的培养。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EQ)比智商更为重要。EQ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了解自己情绪的...
2025-08-3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