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入园全家动员小鸿鑫入幼儿园第一天,亲友阵容很强大。爷爷、奶奶、爸爸、姑姑都到场,妈妈怕自己受不了,留在浦西看家。起初,看到幼儿园内各种玩具、滑梯,小鸿鑫乐坏...
2025-08-31
当宝宝接近3岁时,父母会发现,从前听话的孩子突然间不乖了。他可能变得很固执,甚至有些自以为是。比如,妈妈刚问他一句“干……吗?”他便好似不加思索地就回妈妈一个“不”字,而且,说过不了以后,一定要坚持,不管这事是不是他本来喜欢的。
有个家长说:“孩子本来喜欢吃糖,我顺口问他一句吃糖吗,他却说不吃,好像故意气我似的。这小东西,翅膀还没有硬就这么不听话,大了还了得?”有些性子急躁的家长,可能就会动手打孩子了,而是他进入了“反抗期”。
当宝宝接近3岁时,父母会发现,从前听话的孩子突然间不乖了。他可能变得很固执,甚至有些自以为是。比如,妈妈刚问他一句“干……吗?”他便好似不加思索地就回妈妈一个“不”字,而且,说过不了以后,一定要坚持,不管这事是不是他本来喜欢的。
有个家长说:“孩子本来喜欢吃糖,我顺口问他一句吃糖吗,他却说不吃,好像故意气我似的。这小东西,翅膀还没有硬就这么不听话,大了还了得?”有些性子急躁的家长,可能就会动手打孩子了,而是他进入了“反抗期”。
在这期间的孩子,特别喜欢按自己的主意去做,他如果在试着用积木搭一个楼,尽管搭不好,却不让大人插手,有时会因大人的“好心”帮忙而变得急躁起来,或干脆一把将积木推倒。让大人气得想,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可理喻。
这期间也不尽是“缺点”,这时的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增强了,为了达到目的,也能想办法克服困难。这是孩子成长的标志,是可喜的表现,当父母的不要以包办、强制来干涉孩子的行动。
对反抗期的孩子,父母要了解其心理特征,不要简单地以为孩子不听话,更不要打骂孩子。因为打骂是起不到好效果的。
当然,孩子小,他们的行为有时难免有偏差,父母不可能不去纠正和指导。对他们,讲道理依然是有效的,不过要注意方式。针对他们动不动就说“不”,而且说了后又要坚持的特点,家长可采用迂回策略,有时不妨耍耍“小花招”。
最有效的方法是不给他说“不”的机会。比如,你若想带孩子出去玩,而孩子也喜欢室外活动,你不要问他“咱们出去玩吗?”而是给他一个选择,以防孩子脱口而出“不”字。
既打乱了你的计划,又使孩子为了坚持他自己的意志而“忍痛割爱”。选择题一般是在孩子目前不大愿意做的事和你打算让孩子做的事之间进行。例如,孩子已经看了一会书了,你就问:“是出去玩,还是在家看书?”既然孩子已经看了半天书了,那么答应只有一个玩喽。孩子在做了选择后,会很满意地、高高兴兴地出门的。
一般说来,经过一两个月时间,孩子就不再那么倔了,他开始愿意父母用商量的口气直接问他“做……吗?”
专家点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二三岁的孩子一般都要经过一个“反抗期”。本来温顺听话的孩子,一到这个时期就会变得调皮、不听话。比如天气凉了,妈妈让孩子穿外套,孩子硬是不穿;客人来了,妈妈让他有礼貌地招呼客人,他就是不理不睬。这些孩子常常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主张,这样一来,成人就会生气,以致于可能打他一顿。
其实,从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反抗期”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随着幼儿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孩子心理变化急剧,特别是孩子的需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成人往往还是用老眼光去看待孩子,要求孩子,因而引起孩子的种种反抗行为。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孩子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反倒会影响他今后的成长。所以说经历“反抗期”是孩子正常发育的必然阶段。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渡过这一特殊阶段呢?
1、教育是关键。在这段时期里,父母要放弃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强硬态度。应该看到,孩子的“反抗”行为正是促使他们能力发展的心理动因。成人应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的某些行为给予适当的鼓励,以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动作技巧、能力的发展。
2、家长要助孩子发展一臂之力,对孩子的反抗行为既不能一味地满足,也不能过多地限制。一味地满足容易造成孩子任性和执拗;过多地限制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变得顺从和依赖,缺乏自立能力。
3、父母在了解了孩子的“反抗期”特点以后,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因势利导,从旁协助,给予正确合理的教育。比如:孩子喜欢独立行走,你就不要硬去搀扶他,可以在旁注意保护;孩子要自己吃饭、穿衣,就可以让他自己动手,而你在旁加以指导,以此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反抗期”。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0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宝宝入园全家动员小鸿鑫入幼儿园第一天,亲友阵容很强大。爷爷、奶奶、爸爸、姑姑都到场,妈妈怕自己受不了,留在浦西看家。起初,看到幼儿园内各种玩具、滑梯,小鸿鑫乐坏...
2025-08-31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
2025-08-31
所谓“性格”是一种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优柔寡断、刚强、懦弱等,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
2025-08-31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前很多家长和教育者都只注重让幼儿学知识、考高分,进好大学,我们班一些幼儿的家长就强迫2岁多的幼儿认字、记英语单词或做数学题。有个别的家长以...
2025-08-31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我们经常听说“心理年龄”这个词,思考得多的人,往往心理年龄更大。有人用10...
2025-08-31
很多家长都觉得要想培养一个诚实、勇敢、正直的孩子,让他承认错误是最基本的要求,于是在各种场合下,都要求孩子能大胆坦白的承认自己做错了,殊不知很多情况下,家长错误...
2025-08-31
一天,朋友愁眉苦脸地对我说,他那四岁的儿子非常“捣蛋”,经常拆散玩具,甚至把家里的钟表、电话机等日常用品都破坏得一塌糊涂。为此,他甚至动手教训小家伙。但是,儿子...
2025-08-3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乐观是一种“迷人”的性格特征。他经过长期的研究及跟踪调查发现,乐观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乐观能使人对生...
2025-08-31
孩子不爱在生人面前表演,是由于害羞,有五分之一的孩子的害羞是先天的,或称之为与生俱来的,这类害羞的孩子长大也会成为友好的、有自信的成人。要想改变孩子这种害羞的行...
2025-08-31
宝宝有时候会因为虚荣心,或是一时逞强,还有可能没有原因就是脱口而出的说出一些并不存在的事,其实这些谎言并不是孩子道德品质的问题,只不过是小孩子无心之语,家长们有...
2025-08-3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