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大家,家长对中高考应抱着“平常心”,这样才能使孩子以正常状态备考。客观分析准确定位优化情绪放松心情获得国际、国内双认证的高级心理咨询师、甘肃心理辅导网运...
2025-09-03
每当高考来临,不仅是学生如临大敌,家长们个个也都在“浴血奋战”,尤其是高考的前几天,更是有不少家长索性请假回家,24小时陪护在孩子身边,期望着能最后再帮孩子点什么。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家长不妨与孩子拉远距离,但也决不是袖手旁观。
内心再火热,也要学做暖水瓶
很多家长在高考前比孩子都紧张:当孩子在家时,连大气都不敢出,走路蹑手蹑脚;为了让孩子能补充营养,天天开小灶,四处找补脑秘方……
这些做法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效果却很难说了。因为,在高考临近的最后几天,孩子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已经到了最大限度,父母的这些关爱有可能会变成额外增加的几颗砝码,让孩子喘不上气来,甚至崩溃。
专家建议:家长要学做“暖水瓶”,不管内心多么着急,外表都要沉着、冷静,不妨对孩子“冷淡”点,距离拉远点。
首先,对孩子的复习放手,让孩子自己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哪怕一天只学一两个小时。要知道高考的前几天,对于孩子来说,该复习的东西已经复习过了,不断地重复已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而此时,大脑需要通过休息和睡眠来调整脑神经细胞的张弛度,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这一点很重要,整合好了就利于学生在考试时将各种知识能有机地关联起来。反之,高考前还持续疲劳作战,就算看再多遍的书,脑海中记忆的知识也都是支离破碎不完整的。因此,应该给孩子多一点休闲的时间,让他在自发的状态下学习。
其次,该做的后勤工作仍然要做,但不要有刻意的改变,例如孩子原先吃什么,现在就还是吃什么,并且也不要做独食,因为那传递给孩子的意思是“我比以前更加关注你了”,这会在无形中增加孩子的焦虑感。
家长要多说
中性话语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由于不了解说话的艺术,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例如在说起成绩时,父母们常会说一些含贬义的话,如“一模考得太差了”或者“状态不好”等等,中间含有的“差”和“不好”就属于贬义词,而这些贬义词往往也会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其实,要表达同样的意思,完全可以换一种说法,例如“一模考得不理想”或者“状态还要更放松一些”效果会更好。
专家建议:考前和孩子说话时尽量不说贬低性的词语,而要多用中性词语,更要及时选择鼓励性词语。例如“这次考得可以,不用担心”等等之类平静的中性语言,都不会让孩子的心情起伏过大。
不随意暗示孩子
当家长们把孩子送到考场外时,常会情不自禁地说一些嘱咐的话,如“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记住,成败在此一举!”等等,这些话看似鼓舞人心,但在心理专家的眼里,这些话往往会起到加压的作用。
例如前者,孩子们肯定是想考出好成绩的,可高考是一种能力考试,不可能由主观决定,而家长此时先给孩子定好目标,反倒让孩子心里更没有底气。而对于后者,有些家长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把高考看得过于重要,因而对孩子过分强调了高考在人生中的作用,这会使得孩子认为自己只有一个选择,如果考不上,或者考不到一个好的学校,自己的人生也就完了。不管哪种情绪,都不利于孩子考试。
专家建议:当孩子离家赴考时,与其说“祝你考取好成绩”不如说“路上注意安全”,这样孩子感受到的信息会是“父母关心的是我这个人,而不是我的成绩”,带着暖暖亲情进考场无疑比带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压力进考场要更好一些。
而“高考是一次检查,但不是惟一的,人生的检查机会很多,不必太在意”;或“只要你正常发挥就行,我们相信你会尽力去做,而且你做了充分的准备,会做好的。”这些话是适合家长们说的,不会给孩子造成压力。
家长们不适宜说的话
“再坚持一下,考完试,咱们就都解放了。”
——不用说,孩子一听到这话,第一感觉会觉得自己是家长的负担,如果自己不考试,爸爸妈妈也不至于这么辛苦。如果碰到那些敏感、任性的孩子,可能会顶撞父母,不仅伤害双方的感情,还直接影响到孩子考试情绪的稳定。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孩子憎恨考试。
“爸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要有出息。”
——很多家长都认为,只有孩子学习优秀、自觉、求上进才是对父母悉心栽培最好的回报。但是,这会无端地给孩子增加压力,产生负疚感,认为自己不出人头地就对不起父母。
“考不上爸妈不会怪你,明年再重新复习。”
——很多家长希望用这样的话来给孩子减压,帮他们宽心。对一部分孩子来说的确有用,但是,有些孩子却可能认为这是家长对他们能力的否定。
焦虑就到户外去发泄
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心理科张倩主任的心理门诊中,每年高考前学生来做心理咨询的都不少,但是张主任认为,家长倒是更该来做做心理咨询。
现在高考的压力越来越重,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也缺乏应考经验,于是在一个家庭里常会出现一家子人都紧张焦虑的现象,甚至高考后,孩子已经高兴地去游山玩水了,而父母还没有摆脱焦虑的心理。因此,调整父母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
要知道,学生的压力多数和家长有关,他们常担心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从这一点说,父母更需要为自己减压,自己轻松了才会让孩子感到轻松。如果父母和孩子的压力都无法排解、叠加在一起,让孩子一方感受到双重压力,那么,孩子的高考状态很难理想。
另外,由于家长的压力也非常大,家庭内部常会有矛盾发生,而父母如果调整不好自己的情绪,在这段时间内爆发争吵,则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当家长焦虑不安时,也最容易在无意中表现出对孩子的不满,这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是很敏感的。
有的家长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只要我外表平静不被看出来就行了。但是,平静的心态是不能硬装出来的。因为人对面容、举止等肢体语言的感受比对口中说出的语言更敏感。即使你什么也不说,但你潜意识里的不良情绪会不受控制地冒出来,是无法掩饰的。
专家建议:家长的这种焦虑一定要在户外宣泄,可以找朋友、同事诉说,或者去心理门诊咨询,而不要透过语气、行为以及语言投射到孩子身上。
当然,家长也可以适当把这种焦虑的情绪和孩子交流,询问孩子希望父母怎么做,而不是一味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这样对解除双方的紧张感都有益处。
精彩推荐 权威调查:5%毕业生想过自杀 强档测试:你最迷恋哪种女人? 心理学家为你解析十大梦中“鬼” 最实用:从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潜意识 揭谎!娱乐圈大牌明星都是说谎精 职场攻略:怎样从小动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错?男人下半身压力源于女人 暴强!如今的大学生为减压去裸奔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2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对待高考家长要有平常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专家提醒大家,家长对中高考应抱着“平常心”,这样才能使孩子以正常状态备考。客观分析准确定位优化情绪放松心情获得国际、国内双认证的高级心理咨询师、甘肃心理辅导网运...
2025-09-03
随着高考临近,不少考生家长比孩子还紧张,患上了“考前焦虑综合征”。记者近日从一些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由于不少考生父母把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孩子的考试上,出现了焦虑烦...
2025-09-03
高考将至,很多的考生都紧张地在复习迎考,同时这个时期的身体健康同样也让考生的父母牵肠挂肚,在迎接大考来临的这段时间,我应该怎么样来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准备参加高...
2025-09-03
难以言述看了这封信以后的感受,凌的自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矛盾、仇恨的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或许在凌满是泪水的眼睛里看到的父亲有些变形、扭曲,但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家...
2025-09-03
从历年的情况看,总有许多水平很好的考生因心理压力过大、心理不稳定、考前学习状态不佳而导致高考失败或成绩不理想。如果说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考生考取理想大学的硬件的话,...
2025-09-03
我发现在中国,大学生喜欢进一些比较成熟的大公司工作。他们可能觉得,进这样的公司,一切有保障,条件比较好。但在不少西方国家,许多大学生选择了创业。我认为,中国大学...
2025-09-03
2009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很多大学生反映,春节过后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去过十几次,简历投出去数百份,但是求职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是真的没有工作机会?还...
2025-09-03
同样都是大学毕业生,到就业市场应聘,为何有人马到成功,有人却屡试不第?这里有个“第一印象”问题。据心理专家介绍,首因效应、近因效应、鲇鱼效应、晕轮效应等,都是心...
2025-09-03
日前,在虹口足球场举行的“新春大型综合人才招聘会”上,求职者手持简历等待面议。当日,牛年首轮招聘会在上海体育馆、上海体育场、虹口足球场、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等多个...
2025-09-03
项传军告诉记者,今年的大学新生大多出生于1990年后,这些90后新生给大学带来新鲜空气同时,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考验,因为比起“80后”,“90后”大学...
2025-09-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