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六年级学生成为“焦虑新军”

2025-09-05 心理健康
【摘要】:一说“小升初”女生头头是道说到派位和择校,就读于海珠区某省一级小学的六年级女生子君头头是道。“派位简单,不用考试,但不知道会去什么样的中学。所以我还是想择校。唉

一说“小升初” 女生头头是道

说到派位和择校,就读于海珠区某省一级小学的六年级女生子君头头是道。“派位简单,不用考试,但不知道会去什么样的中学。所以我还是想择校。唉!虽然要考试,但也没办法。”

她的母亲刘女士则告诉记者,从孩子六年级下学期开始,她和老公着急的时候就越来越多。督促女儿的次数多了,口气也更严肃,有时间想着“小升初”的事就不知不觉皱上半天眉头。对于子君来说,压力无处不在。“老师就不用说了。同学之间也会讨论,想上什么学校、要考多少分,派位运气不好怎么办等等。”

主持讲座的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黄家良告诉记者,小学生更容易受到周围压力的影响。在他接触过的案例中,就有孩子因为一次考试发挥失常,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责备,从而自信心受损。“结果小朋友一考试就情绪紧张、思维混乱,严重的甚至失眠、头痛、胃痛。”

面临考试 家长比孩子更紧张

根据讲座现场发放的问卷显示,53%的学生“非常在乎”考试成绩,53%的学生“非常不喜欢”跟家长讨论学习上的问题。

不过,孩子考试之前,家长似乎更加紧张。30%的家长在孩子考试前会出现紧张、着急、害怕或心神不宁的情绪;然而,只有20%的学生会有上述情绪。

有趣的是,有46%的家长和47%的学生都害怕见老师。“老师找我们去谈话,肯定不会有好事。”现场不少学生和家长都有这样的看法。

三方互助 才能克服考前焦虑

黄家良表示,其实焦虑的源头是期望值。想到有可能无法达成期望值,人就会产生担忧,担忧则导致焦虑。他现场传授了几个简单易行的身体放松方法,只需将头部、肩部、双手和腿部舒展开来,相当有效。事实上,老师、学生和家长三方应该充分沟通,互相信任和帮助,才能将考前的焦虑降至最低。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5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女大学生并不是堕落天使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