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老问我阿姨亲,还是妈妈亲?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把孩子的日常照看委托给保姆的妈妈越来越多,极端的例子,是一周见不了孩子两天。而发现孩子在情感上依赖保姆,又...
2025-09-06
我家小子,快一岁八个月了。我家的成员基本还好,自认为都还是爱孩子,基本没出现过打孩子的情况。即使“打”过也是轻轻的,小家伙还没意识到是打,还呵呵地笑。所以自认为没有给孩子留下什么阴影。
孩子不很认生,有时甚至不认识的人一拍手,他也愿意让别人抱。很少哭闹,除非不让他做他想做的事。现在还不会无故发脾气。
我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的时间全陪孩子,孩子跟我们在一起感觉很快乐。每天去上班时,只要孩子醒了,我都会跟他好好说“妈妈现在要上班了,晚上就回来陪你了”之类的话。让奶奶也灌输“妈妈只是上班暂时离开”。但孩子仍然哭,我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月了,只要孩子醒了我就会打了招呼再离开。但每天这样仍然没有出现平静地跟我说再见的情景。
是孩子的安全感仍然没有建好,还是仅仅是分离焦虑?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了仍没改善?我的感觉是孩子可能也知道“妈妈上班了还会回来”的事实,但还是不能接受,不想让妈妈走,想让妈妈陪自己。孩子平时也不是经常要我抱的,不过他做什么基本上都喜欢让我在旁边,想让我参与进去。有时真希望他自己能专注一件事。
如果孩子没醒,我本能地觉得还是不去叫醒他跟他道别,应该选择悄悄地离开。这样做对不对?过后问老人孩子醒后怎么样,老人说孩子没事。
每次孩子虽然大哭,但一般老人一哄,转移目标什么的,基本上3分钟不到就不哭了,按老人的话说就是“不傻哭”。这种情况是孩子专注力不够的原因,还是安全感好的原因?孩子从小就是只要一哭,一哄,基本上很快就好了。
一直奇怪,孩子白天一直跟奶奶在一起,很听话,也跟奶奶一起玩,但如果我休息或者下班,他就马上“甩”了奶奶。难道跟奶奶建立的亲密关系不够?
答:
孩子的安全感是否建立得好,表现在他是否会在自己认为安全的那个人周边进行探索和活动;如果那个人离开,他是否会产生忧伤和焦虑;他是否明确地知道谁是那个可依恋的人,并始终如一地将那个人作为依恋对象。孩子把这样的依恋对象分为主次,对孩子来说,当最重要的依恋对象在的时候,孩子就只依恋这个人;当这个人不在时,孩子会按照自己的排序去依次选择其他的人。当这些人让孩子认为他们肯定不会离开时,孩子就会安心地以这个人为中心对周边进行探索和观察。如果孩子要改变方向和位置,会回过头来看一看依恋对象;如果孩子受了伤或跟别人发生了冲突或者感觉到不愉快时,会跑向自己所依恋的那个人的怀里寻求安慰;如果依恋人移动了,孩子就会立刻紧张地大叫,或放下手中的事情,紧跟着依恋对象,这种情况,叫做孩子有安全感,孩子的依恋形式是安全依恋形式。如果孩子的表现是相反的,根本不需要依恋对象或者跟着第一个依恋人就不要第二个依恋人了,跟了第二个依恋人就不要第一个依恋人了,还有在最重要的依恋人分开又重复出现时,孩子既显得特别兴奋,想要扑过去,但又同时回避母亲的拥抱,回避与母亲进行目光的交流,这些情况都说明孩子的依恋不是安全依恋。
只有安全依恋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非安全依恋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不安全感表现在:在一般情况下孩子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愤怒和忧伤,并一刻不停地寻求安全,即便安全依恋人抱着孩子,或跟孩子在一起,孩子仍然哼哼唧唧地哭闹,反复重复“你别走”,不要妈妈离开,这种情况就说明孩子安全感方面出了问题。如果孩子干脆就不要妈妈,那说明孩子连安全感都不能感受到,不存在安全感不安全感的问题,这样孩子可能就更需要帮助了。
温馨提醒
看案例中的情况,你的孩子不是安全感的问题,而是分离焦虑。安全感的建立,需要经历没有安全追求、有安全追求、有严重的安全追求、有安全认知、有安全感几个阶段才能建立起来。案例中的孩子似乎正在安全感的建构过程中,耐心等待孩子的安全感建构起来,情况就会有所好转。
在亲人离开时孩子没醒,不要叫醒他,在他醒后由别人告诉他妈妈上班去了即可。如果孩子睡醒了不问,也不用主动告诉他。家里已经形成的生活模式,不用每天都向孩子解释,就像妈妈上班说再见一样,不用每天都去告别。只告诉孩子一声“妈妈上班了,再见”即可。
孩子哭了,一转移注意力就不哭了,这是孩子的正常状态,说明孩子离别焦虑不是很严重,有可能只是一种离别仪式。
只要妈妈没有心理悲伤或严重的愤怒情绪,以及对孩子的忽视,在任何场合下,孩子都会把妈妈设定为第一依恋对象,其表现形式就像案例中描述的一样。所以,案例中描述的情况是正常的,说明孩子依恋的模式是一个安全依恋模式。
精彩推荐 权威调查:5%毕业生想过自杀 强档测试:你最迷恋哪种女人? 心理学家为你解析十大梦中“鬼” 最实用:从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潜意识 揭谎!娱乐圈大牌明星都是说谎精 职场攻略:怎样从小动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错?男人下半身压力源于女人 暴强!如今的大学生为减压去裸奔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5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孩子对妈妈的十大不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NO.1老问我阿姨亲,还是妈妈亲?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把孩子的日常照看委托给保姆的妈妈越来越多,极端的例子,是一周见不了孩子两天。而发现孩子在情感上依赖保姆,又...
2025-09-06
把焦虑“咽”在题海中讲述人一:小燕其实我一直压力特别大。我上高中就是因为成绩差一分而掏了高价学费,高中这几年我每天晚上学到一两点,从高一就开始了别人高三那样...
2025-09-06
对于抑郁,认知疗法的心理学家会告诉你,失真的思想和与事实不符的观念是导致这种不健康的消极情绪的直接原因,当你学会以一种更加积极而现实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问题时,你...
2025-09-06
刚升入高中的郭亮上小学、初中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开学仅十几天,郭亮发现自己听讲很吃力,每天都要利用其他时间补缺补漏。郭亮说,刚开学的兴奋劲很快就过去了,现在...
2025-09-06
90后大学生究竟有什么特征?不妨听听下面几位心理学家的分析。“喜欢用qq聊天,喜欢用‘火星文’。”这是心理学专家、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陈一心对于9...
2025-09-06
女孩舒馨:“我是一名正读高一的女生,由于我的性格活泼开朗,什么烦恼、不愉快的事在我面前都似过眼烟云,因此学校的男女同学都叫我‘快乐天使’,他们也特喜欢与我交朋友...
2025-09-06
群是个非常出色的女人,漂亮能干,事业有成。更难得的是,群还是个“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子,不仅在工作单位担任要职,做家务也是一把好手,还烧得一手好菜,引得一帮...
2025-09-06
文艺作品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情感、性格的形成发生着重大影响。青少年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帮助青少年道德形成的重要途径。包含性描写的文艺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
2025-09-06
现在的孩子有着比上一代人更深的心灵苦闷,他们的生长环境比以往更复杂,社会和家长的期望、学习的压力使他们透不过气来,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没有伙伴,优越的环境...
2025-09-06
一、请不要用“你应该”、“你不能”的方式跟我交流!我不想做您的克隆版,我想要学会自己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二、请不要在我们没谨遵您的“圣旨”的时候说我们叛逆!...
2025-09-0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