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升学考试压力下,学生心理问题的隐患令人担忧,焦虑症、学校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已经成为侵扰学生的四大心理障碍。而学校竞争压力过重、家长的期望值过高、苛责等不良...
2025-09-07
很多人有自己心中的偶像,青少年尤其如此。在偶像身上,寄托着青少年对人生的梦想和对完美境界的欣赏与向往。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需要英雄作偶像,来引领他们的人生之路,成为他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崇拜解放军,董存瑞、邱少云等成为英雄;六七十年代,王进喜、雷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被称颂一时。这些英雄人物,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中的偶像,占领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当今社会更加多元化,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又由谁来占领呢?
长春市某中学德育教师李波对记者说,她曾在一个班级搞了一次“你最崇拜谁?”、“生活中你的偶像是谁?”的问卷调查。同学们的答卷内容五花八门,较为分散,涉及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人物,有真实的,也有虚幻的。从答卷中可以看出,现在的青少年不苟同、不盲从,更注重于张扬自己的个性。答卷相对集中的是与现实生活近一些的人物,其中,影视歌明星、球星占了相当的比重。
追星一族近乎疯狂
小小少年,大多追星。女孩大多追歌星,男孩大多追球星。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六年级的李同学说:班级里的女生大都喜欢周杰伦、孙燕姿和S。H。E,整天嘴里离不开他们的歌曲,穿衣服要买美特斯?邦威的,穿鞋要买耐克牌,因为这两个牌子是由他们的偶像做形象代言人的;在同学的书、本、文具上,到处都可见到明星们的“不干胶”、小挂件;有的同学为了买刊登偶像照片的杂志或者他们的写真集,不惜省掉几顿中午饭;明星们的有关档案资料还在一些同学中传抄……有的男同学崇拜球星,穿球星穿的队服,还要特意去印上偶像的号码,甚至举手投足都去模仿偶像的动作,连自己的英文名字也要与偶像相同。
长春市教育局德育办公室的同志分析道,青少年处于由孩子向成人的发展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他们的理想、愿望正处于迷茫和混沌中,需要自我实现和完善,他们既想摆脱儿童的心理,又想像成人那样体现成熟。明星的出现使他们眼前一亮,从明星身上看到了自我实现的希望,追随他们,崇拜他们,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另外,追星热的出现也有着社会诱导的因素。有的商家和“星”们的经纪人利用各种手段,对明星大肆包装,以追求最大的利益。这些“星”被推了出来,满足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有的孩子经受不住诱惑,出现了种种偏差。
不辨是非崇拜江湖义气
长春市某重点小学校五年三班的一名学生给同学张浩明起了一个绰号:“溥东希墨”。原因是张浩明酷爱读历史书籍,尤其钟情于历史人物。据张同学讲,他对希特勒的意志力特别钦佩,欣赏东条英机、墨索里尼的铁腕强权,对溥仪则是佩服他的“以退为进”。许多孩子还受影视作品的影响,对黑社会“老大”、冷酷的“杀手”以及一生都在复仇的“江湖大侠”崇拜有加。许多孩子津津乐道电视剧《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那个迷人的杀手,香港电影《古惑仔》系列中那个讲义气、敢打敢杀、冷酷到底的郑浩南也成为很多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和模仿的对象。充斥在这类影视作品中的江湖义气、以暴制胜的手段,无形中成为不少花季少年犯罪的催生剂。
在网络游戏中寻找当英雄的感觉
一部分青少年热衷于网络游戏,沉溺在虚拟世界里打打杀杀,尽情使用暴力。青少年好玩又好奇,网络游戏新鲜刺激,其中的血腥场面和游戏所需要的个人英雄主义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不到的。一位曾迷恋于网络游戏的16岁少年对记者说:“在游戏中,我一人要想方设法战胜无数的对手取得胜利,看到对手一个个在我的枪口下倒下,看到我挣的钱数在不断地上涨,那份成功的感觉真叫爽。”
由于长期沉溺于渲染暴力的网络游戏中,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和精神发生严重的扭曲,逐渐倾向于用网络虚拟空间中惯用的暴力手段来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旦他们的愿望受到挫折,潜移默化受到的暴力影响就会爆发出来,作出惊人的举动。近年来,网络游戏和青少年暴力犯罪已经有了一种潜在的联系。
英雄形象被轻易摧毁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的张海英老师分析道:其实,在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语文等课本上,英雄形象比比皆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科学家、先进人物早已为青少年熟知,只是孩子们对这些人物采取的是了解掌握、学习知识的方式,而不是欣赏、深入心灵的方式。这一方面暴露了我们学校教育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还没能与青少年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们认为,那是考试的知识,掌握了就行了,而真正与他们形影不离的是现实中的一切,真正扎根于他们心中的是每日在他们身边“狂轰滥炸”的歌星、球星及影视作品等。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教育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的情况下,显得有些势单力薄,关注青少年成长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采访中,让记者震惊的是,几十年来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中树立起来的英雄形象,在当今青少年心中竟被社会上的一句话、一个偶发现象轻易打破。采访中记者听到,成人手机短信中有关“董存瑞炸碉堡”的几个演绎版本,在青少年中广泛流传,有关雷锋、邱少云的多个演绎版本,也成为孩子们口头的笑谈。英雄形象首先被成人世界打破,文化取向、道德取向被扭曲,“崇高”变成了“功利”,混沌中的孩子辨不清是非,很容易迷失了方向。
社会需要弘扬英雄人物的精神,努力挖掘偶像崇拜对青少年成长的正面作用是当务之急。好的偶像能够成就一代人的志向、理想和美好的精神家园,而不好的偶像则会丧人神气、误人志向、毁人前程。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克服“偶像崇拜”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单单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更是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的。我们应该大力呼唤和推出“正面偶像”,逐渐将那些“反面偶像”驱逐出舞台,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应该冷静地看待,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增强青少年的辨别力,从根本上杜绝由于青少年盲从和冲动造成的恶果。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7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学生易受四大心理障碍侵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在升学考试压力下,学生心理问题的隐患令人担忧,焦虑症、学校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已经成为侵扰学生的四大心理障碍。而学校竞争压力过重、家长的期望值过高、苛责等不良...
2025-09-07
许多年轻的父母认为照顾新生儿,只要吃好、睡好就一切都好了,其实不然,成人有七情六欲、烦恼忧愁,宝宝也不例外。身体的成长健康固然重要,心理的发育亦不能忽视。婴儿的...
2025-09-07
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家庭暴力,这种法律“奈之不何”的擦边行为,长期以来饱受社会诟病,并一直没能得到合理解决。本文借奥巴马弟弟马克发布新书的契机,与同...
2025-09-07
家,就像冬夜里守候游子的一盏窗灯,父母对子女的拳拳爱心更让人温暖。但是,爱是一门需要学习和培养的艺术,殊不知一些不经意的疏漏,可能让家成为孩子的伤“心”之地。问...
2025-09-07
为了教育孩子,我已经翻过了太多的书。当孩子过早被送到学校时,由于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他们得到的父母之爱和家庭的照料关怀势必相应减少。这时,他在精神上和感情上容...
2025-09-07
争执对青少年一直都有益。孩子们可以在与他人的争执中,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自我。 母亲:早就告诉过你,不要再跟他混在一起了! 儿子:他又不坏,为什么不可以?母...
2025-09-07
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作为父母,越能了解孩子当前的状态,就越能使自己的教育切中要点,也能使孩子感到被认同的愉悦。然而,平时,孩子们的一些做法,需要父母...
2025-09-07
尽管2~3岁宝宝的自理能力十分有限,但父母应开始有意地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减弱并逐渐消除宝宝的依赖心理。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父母应承认宝宝的独立人格。平...
2025-09-07
眼下,期末考试临近,作为家长,无不期待儿女能考出好成绩。但当这样的期望转化成言行时,家长一点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少唠叨、多鼓励,帮助孩子排除不必要的干扰,扮演好...
2025-09-07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品学双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之所以差,是因为学习上存在障碍,而学习障碍的产生,往往是因其自身存在的自卑心理所致。矫正自卑心理,帮助其...
2025-09-0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