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每天都会遭遇到大大小小的不如意,孩子们也是一样。那么,怎样来帮助他们接受和对待这些或轻或重的失望、失落甚至挫折,建立逐渐成熟和强大的内心呢?星期一,怎么...
2025-09-08
当孩子之间产生了矛盾时,他们出于本能会寻求父母或老师的帮助。对此,有关育儿专家指出,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自己处理这些矛盾,这样做比直接介入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处。
方法1:教孩子分析问题根源
案例:4岁的辰辰正津津有味地玩着几辆玩具汽车,在旁看了半天的邻居小朋友军军忍不住拿起其中一辆也玩了起来。辰辰马上想抢回来:“这是我的玩具,不给你玩!”军军也不示弱,坚持不给……
提示:如果父母采用没收玩具的方法,也许能很快制止孩子们的争吵,但或许孩子以后还会因为其他原因,或者其它事情再次争吵起来。所以,关键是要让孩子认识到问题究竟出在哪儿,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
建议:不妨让孩子们坐在一起,让他们各自说说为何要争吵,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孩子能够彼此倾听对方的想法。
父母可以用一些有帮助性的问题来引导孩子解决当下的问题,例如,“辰辰你能不能和军军一起想一个不要吵架也能玩得开心的办法呢?”
让孩子自己想办法,互相商量,取得想法的一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孩子懂得,以后再碰到类似事件该如何解决。
方法2:启发孩子想办法解决
案例:星期天,5岁的天天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一起踢球,妈妈在一旁和邻居聊天。突然,天天叫喊着跑到妈妈面前:“青青刚刚踢了我一脚!”这时,青青也跑上前来:“是他先骂我的!”
提示:如果妈妈为了平息孩子们的争执,对天天承诺:如果你能和小朋友一起好好玩,我就给你买你最喜欢的玩具。如果这样做,永远达不到帮助孩子成长的效果,甚至会让孩子产生错觉:就算是表现不好,也能得到好处。
建议:如果孩子间起了纷争,家长首先要让孩子说清发生争执的原委。一旦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妈妈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们认识他们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尤其是他们各自存在的问题。可以告诉孩子,骂人和踢人都是不友好的表现,不能因为别人先做错了,自己就可以做不好的事情。然后在孩子们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让他们学会向对方认错、道歉。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应多用“你有什么好的主意?”“你觉得你们应该怎么做?”等提问,让孩子感到自己有权利也有责任去思考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
方法3:让孩子自己面对矛盾
案例:游戏场里,3岁的冬冬见茵茵小姐姐在秋千上玩得乐不思蜀,他也想玩,但茵茵就是不肯下来。没办法,冬冬只得到妈妈那儿求助,希望妈妈叫茵茵下来,让自己也能玩一会儿。
提示:如果此时冬冬妈妈上前叫茵茵下来,让给冬冬玩,容易引起孩子之间的嫉妒和不平衡。也容易纵容孩子一遇到困难或麻烦,就本能地找父母或老师解决的习惯。
建议:孩子之所以喜欢找成人解决问题,主要是他们害怕与其他小朋友打交道。其实,孩子在很多时候要比成人想象中更懂道理,只要父母告诉他们:“玩具要和大家分享。”或者让受委屈的孩子直接对小朋友提出“我们应该怎么做”的建议,这样会让他更自信。下一次,他也就有了勇气自己去处理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了。
纠正孩子的错误做法
任人摆布 有的孩子缺乏主见,很容易被人指使或摆布。此时父母应指导孩子勇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不要总是按照别人的方式去行事。
凡事占先 如果孩子表现得很霸道,凡事都要占先时,父母应教会他一些基本的规则,每个人都有权利玩他想玩的玩具,不能独享而是应学会分享。
利益交换 如果孩子喜欢用交换利益的方式去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父母应及时纠正孩子的做法。告诉孩子,友谊不是简单的利益交换,而是一种健康的给予和获得。
捉弄他人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取笑、捉弄他人的行为时,可以通过故事或影视片,帮助孩子体会自己遭遇取笑或捉弄时的感受。
(实习编辑:张曼)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8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宝宝感受到的小小不如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我们可能每天都会遭遇到大大小小的不如意,孩子们也是一样。那么,怎样来帮助他们接受和对待这些或轻或重的失望、失落甚至挫折,建立逐渐成熟和强大的内心呢?星期一,怎么...
2025-09-08
对4-7岁的儿童来说,学电脑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如果有志于从事电脑专业工作,不接受高等教育也是胜任不了的。再者,智力正常的成人只需一两个月便可掌握电脑的操...
2025-09-08
俗话说,“老虎屁股摸不得”。可是,孩子的屁股呢?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屁股肉多、没有大的血管和神经,所以,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就打孩子的屁股。而儿科专家却指出,打孩子...
2025-09-08
严重的自卑感会造成人的心理变态,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危害。但自卑心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家长可尝试采取以下几种调适措施来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1、全面地、...
2025-09-08
在美国,10岁以下的儿童中有6%-10%患有“多动症”。这是指一种过量的、无法自控的活动。症状常常表现为精力分散、多动、注意集中时间短。一个患有“多动症”的儿童...
2025-09-08
儿童与成人一样常有情绪变化,诸如愤怒、哀伤、失望、害怕等。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必须让孩子适度宣泄。宣泄就是舒散、吐露心中的积郁,让孩子淋漓尽致地吐露自己的委屈、忧...
2025-09-08
孩子不肯睡觉有许多原因:怕黑,担心自己不能醒过来,害怕一个人睡觉、喜欢玩或看电视,想让妈妈在身边关照他。然而,每个孩子必须学会按时上床睡觉,如果你不想让家里乱作...
2025-09-08
女儿总爱争第一,落后了就哭,排斥比她好的小孩,怎么引导都没用。我该怎么办?对于孩子的引导非常关键的是要明白她需要什么,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让引导有用。你提到了两个现...
2025-09-08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一反常态地显露一些你难以理解的表现,或者“恢复”了婴儿时代的生活习惯,或者热衷于发号施令,或者突然展现出女明星的风范和脾气……千万不要心...
2025-09-08
本版家长沙龙对于孩子没有竞争意识的热烈讨论中,一些家长又提出了新的极端问题,“我的孩子太爱出风头,过于争强好胜”该怎么教育呢?孩子不求进取拖拖拉拉,缺乏竞争意识...
2025-09-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