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的宝宝在自由与自主的过程中发展着他自己独特的性格,通过他的意志、他的意识、他的行为、他的情感在表达与表现着。但是在这一自由与自主的过程中,受到遗传素质、...
2025-09-08
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如果经常重复做相同的事情,就会产生倦怠感,这会使我们感觉自己真的像生病 了一样——浑身乏力、提不起兴致。
其实,宝宝 也有可能遭遇和大人一样的状况,只是当情况发生时,不仅他们自己不清楚原因何在,就连身为爸 妈的我们也会忽略“倦怠期”的问题,反而认为一向很乖的宝宝 难道是逆反期到了?别担心,宝宝 不过是累了而已。
幼儿园的倦怠期
上幼儿园有两三个年头的小孩,由于太熟悉园内的气氛,刚入学时的那股新鲜感已削减,很多人就开始觉得无聊,把上学当作是一项苦差事。
这种“幼儿园的倦怠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北京市新世纪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专家王玉艳认为,孩子 的体力和智力在一定的水准以上、生活态度也早熟、进入幼儿园后社交性能顺利发展的孩子 ,愈会产生这种倦怠感。另一种情况是,邻居念幼儿园的同伴都已经进小学,只剩他一个人仍在上幼儿园时,也容易有倦怠感产生。
当然,有时候幼儿园本身没有拟定三年的教育课程,而只是以类似的内容重复教育,这也是令幼儿厌烦的原因。而站在爸 妈的立场又不能说:“既然讨厌就不要去上学好了。”
在这种压力累积之下,孩子 的倦怠感会愈来愈强烈,终有一天会转变为憎恨上学。因此,不要一味地勉强孩子 去上幼儿园,应该仔细检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以便更进一步研究解决的对策。
如果因为能力强而觉得在幼儿园里太无聊,也可以请求老师给他做事情的机会,例如帮老师整理本子、换花瓶的水、照顾小班的儿童 等,尽量动脑筋使之扮演不会感到无聊的角色。大人一旦预知孩子 会有这种倦怠感,在两年的幼儿园生活后也可以考虑转到其他的幼儿园。
循循善诱--让孩子 认识自我
孩子 是否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帮助孩子 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发展孩子 的自尊心,提高孩子 的自我意识水平,爸 妈应使孩子 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
“我”是独特的,有动听的名字、短短的黑发、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我”很能干,能用自己的双手吃饭、穿衣、剪纸、绘画、弹琴,能用自己的双脚行、奔跑、跳跃、攀登,能用自己的鼻子闻出多种不同的味道,能用自己的耳朵听出各种奇妙的声音。
“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 。
为此,爸 妈可采用各种形式来进行:鼓励孩子 在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五官长得怎么样、身材如何;启发孩子 通过不同的手段,绘出自己的形象,比如躺在地上,请爸 妈帮忙描出身体的轮廓,然后自己进行剪贴,也可自己画自画像。
引导孩子 对自己的照片、作品进行分类、整理,按日期前后进行排列,或按照内容进行编排,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成长档案;把各种折纸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册,使孩子 能经常翻阅、观赏,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
此外,塑造孩子 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十分重要。幼年期是孩子 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 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在培养孩子 独立性的时候,爸 妈要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 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培养孩子 克制力的时候,爸 妈要和孩子 一起制订规章制度,鼓励孩子 做家庭 的“稽查队长”,带头遵守家规家法。
为使孩子 能适应集体生活,从而得到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爸 妈还必须培养孩子 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 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 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 意识到与人合作的价值,可通过游戏来进行。
例如,爸 妈和孩子 玩“扶盲人过马路”的游戏,先让孩子 扮成“盲人”,由爸 妈扶其过马路;再由爸 妈扮作“盲人”,让孩子 扶着过马路。
孩子 成长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爸 妈应注意培养孩子 战胜失败、消除恐惧的技能,磨炼孩子 的意志,提高孩子 的抗挫能力。
例如孩子 怕黑,不敢独自一人睡觉,爸 妈可在3岁孩子 的卧室放一盏调光台灯,而对4岁的孩子 ,爸 妈则可关灯,让孩子 边听录音磁带里的故事边进入梦乡。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爸 妈要创造条件让孩子 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培养孩子 的毅力。
学艺也有倦怠期
很多宝宝 在业余时间会学习一些才艺,通常刚开始时都兴致勃勃,学了一个阶段以后,问题就出现了:他们开始以各种理由拒绝继续学习,这让爸 妈们恼火不已,一方面知道兴趣学习应该是兴趣为先,宝宝 没兴趣了就不能强迫他;另一方面,又怕就此放弃会助长孩子 见到困难就退缩的毛病。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王玉艳认为,宝宝 学艺,首先要从他的兴趣出发。如果可以确定宝宝 的不耐烦不是兴趣原因,只是觉得有些累或者是感觉玩的时间不够用,那么可以肯定这只是他在学艺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倦怠期”,只是暂时想休息一下。
此时,不要以培养孩子 的“耐力”为由强迫他继续学下去,要考虑到孩子 注意力容易转移、坚持性不够等特点,让他暂时休息一段时间,等宝宝 心情平静了,休息得差不多了,再给他换个老师,哪怕是买一盒漂亮的蜡笔,都有可能让他重拾画笔。
厌学也是“倦怠期”?
上了学的孩子 厌学,和“倦怠期”有关系吗?北京市教育专家、留美博士郑忠铭认为,孩子 厌学的原因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是倦怠期。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孩子 感到倦怠也是厌学的原因之一。
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是查找原因更重要。就像厌学的原因有很多一样,进入学龄期的孩子 有倦怠感的原因也有很多,除了对学业感到吃力、作业负担过重等因素之外,父 母的期望也是其中之一。
比如说,很多父 母在假期中会为孩子 制定一份周密的学习计划,希望孩子 通过假期的努力在学业上有所提高。其实,假期的设置是根据孩子 的生理、心理特征来定的。
对于孩子 来说,4个月的课程已经让他们出现“倦怠期”,所以,只有给孩子 们一个不用补课,可以充分休息和玩耍的假期,才能避免厌学情绪的出现,让他们对新学期的学习有所期待。因此,爸 妈还是不要自以为是的让孩子 盲目“进补”,只有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才能避免“倦怠期”的出现。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8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问题儿童”的实质是性格有偏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0~3岁的宝宝在自由与自主的过程中发展着他自己独特的性格,通过他的意志、他的意识、他的行为、他的情感在表达与表现着。但是在这一自由与自主的过程中,受到遗传素质、...
2025-09-08
心的家长有时会发现,有的孩子在交往中模仿成人拥抱亲吻。在对待这类问题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1、大多数孩子与异性伙伴拥抱亲吻,往往是一种纯模仿性的行为,他们用从...
2025-09-08
6个月~1岁妈妈在哪里啊?每位母亲都会有关起门来做事的时候,比如洗澡、做饭等等。这种时候,尽管你还在家里,但却没法让孩子看到你。在孩子8个月之前,你都不会注意...
2025-09-08
宝宝一见客人就躲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怕生”了。一般来说,5-6岁的孩子就不应该“怕生”了,如果仍然“怕生”,那就要引起爸爸妈妈注意,找找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原...
2025-09-08
行为遗传影响孩子视力研究发现,父母的行为习惯被孩子模仿后极易造成视力障碍,即父母的“行为遗传”影响孩子视力。调查发现,父母亲因近视,喜欢把书报拿得很近,儿童在生...
2025-09-08
刚刚念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
2025-09-08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原先那个躺在那里四脚朝天只要不让他饿着冻着就不会找麻烦的“小乖乖”是不是开始给你制造问题了呢?呵呵,那面对这些问题,你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以及...
2025-09-08
美国儿科研究人员发现,婴儿的微笑能够刺激母亲大脑的多巴胺奖励体系,让母亲感受到幸福,这或许有助于解释一些母婴情感之谜。据美国健康生活新闻网日前报道,美国休斯敦贝...
2025-09-08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婴儿在5个月大时就能从一组音乐中辨别出欢快的乐曲;到9个月大时,他们就能“挑”出忧伤的乐曲。据报道,美国杨伯翰大学研究人员向5个月大的婴儿展示...
2025-09-08
当然,这种敏感期还会不断出现。也就是说,在前一种激情完结之后,另一种激情自然会随之燃起。在这种不断更替的节奏感刺激之下,孩子们会带着各种各样的新奇感去征服周围的...
2025-09-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