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盲目浮夸孩子不买账

2025-09-09 心理健康
【摘要】:近几年,赏识教育的理念在家长们中得到推广,许多原来吝啬表扬的家长开始频频用“你真棒”这三个字。有的家长发现,这三个字挺管用,而有的家长则发现这三个字不怎么奏效,

近几年,赏识教育的理念在家长们中得到推广,许多原来吝啬表扬的家长开始频频用“你真棒”这三个字。

有的家长发现,这三个字挺管用,而有的家长则发现这三个字不怎么奏效,特别是对于一些稍大孩子,他们觉得有些浮夸,不够真实。

近日,许多家长向“家长热线”咨询表扬、鼓励孩子,为何收效甚微?怎样表扬才得法?

阳明小学校的一位学生家长孙女士说,表扬在她儿子身上就不好使,不管做什么事,孩子表现得总是有些无动于衷。表扬他,他也表现不出有多高兴,批评他,他也不在乎。

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张玉梅说,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绩就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愈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

张玉梅认为,对应表扬的行为,父母要及时表扬。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另外,表扬要具体。表扬的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地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表扬最好在良好行为之后进行,而不是事先许诺,从而增强儿童良好行为发生的自觉性。

(实习编辑:张曼)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89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学生们常见的心理疾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