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在过完一个热闹的新年之后,同学们都背着书包怀着高高兴兴的心理返回学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然而,对于有的孩子而言,回学校上课似乎艰难了起来。当他们兴冲冲...
2025-09-09
星期天上午10时,我去某大学找学生小陈。一进宿舍门,嗬,8个学生还有6个在睡大觉!我在小陈屁股上拍了一下,他才爬了起来。他说昨晚他们玩到深夜,难怪要睡到日上三竿了。我问:"不是要考试了吗?"他说:"到时拿60分没问题!"原来是个60分主义者。我们在一间小店里边吃点心边聊。我说:"你们对学习就是这个劲头?"他反问我:"60分和100分有什么区别?"我的心不禁往下沉:一个大学生不看重这种区别,你叫他怎能认真读书呢!曾听小陈说过,他班里有个同学跑去开商店了,我问他情况怎样啦。小陈说,可惨了,店关门了,欠了一屁股债。我问他对这件事怎么看,他倒轻松,说:"做一场发财梦也好嘛!"我说学习上的损失就不算了?他说:"多读一年就是了。"我明白他说那同学留级了。留级也不要紧,这又使我心理吃了一惊。
告别了小陈,我去找一位对心理学有研究的朋友,向他谈了小陈这些大学生的情况,这位朋友很感慨。他告诉我,现在的大学生有不少心理障碍,其中一种叫"心理虚脱",小陈他们的心理就属于这一类。他说:现在全国各地改革开放热浪滚滚,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有些地区更以20%的速度发展经济,很鼓舞人心。可是反映到一部分大学生中,却激不起热情。应该振奋的,他们却消沉;应该拼搏的,他们却懒散,很像一个营养不良的人出现虚脱。中华大地沸沸腾腾,他们不是没有振奋的时候,但往往不是以好情绪的形式出现,而是表现为一种躁动不安。这正是大学生心理"虚脱"的一大特征。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一个原因是心理准备不足。只十几年,中华大地便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大学生,就是社会各阶层的人也有这种心理准备不足,只不过大学生有自己的特点罢了。这一代大学生都有过长期的艰苦经历:塞窗苦读,试场淘金,最后还要在科学殿堂里纯化,才可能成为"天之骄子"。现在可好,在他们的大道旁却有了另一条成功之路:市场穿梭,算盘劈啪响,钞票滚滚来,然后手拿大哥大,脚踏摩托车,成了大款。哪条路更具吸引力?这是不言而喻的。他们压根儿就没想到,昨天还是"骄子",今天却不怎么吃香了。这怎么不叫他们眼花花,心乱乱?这种心理准备不足引起的惶惑是严重的。
还有,那就是"营养不良"。孩子长大了,继续给他们吃鸡蛋牛奶,当然没错,但不扩大食谱显然不行了。我们知道,大学里现在都努力在调整"食谱",可是办法还少,就难免出现营养不良了。比如说,大学生都很熟悉中国革命史,这很重要,可是商品经济发展史呢?所知甚少。很多学生看到的只是"发财史",而对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的领先作用,却知道不多。这就难怪他们看不清前景了。
心理"虚脱"对一代大学生的成长影响是很大的,对将来的影响也不可低估。现在的大学生都不好好读书,平平庸庸,将来社会得到的也将是一批平平庸庸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国家发展的后劲也就削弱了。这已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很大关注。这位从事心理学工作的朋友说到这里时强调:应该呼吁大学生们警惕自己出现的心理"虚脱"。他提出了两点意见供大学生们参考。
一是辨明方向。应该知道,商品经济社会的繁荣并不只意味着某些人大发财,发大财。要搞商品生产和流通,就得有资本,资金显出了它特有的重要性,也出现了资金向某些人手中聚集的现象。但也容易引起错觉,以为资本就是一切。其实现代经济发展,没有科学技术领先,资本就很难发挥更大的作用,美国等西方国家能有今天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科技。日本、韩国等明确提出以科技立国,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我国的经济特区现在纷纷从劳动密集型生产转向科技密集型,也正是这一规律在起作用。大学生应辨明这一方向,读好书,做好准备,以便将来发挥自己的最大才干。你们仍是"天之骄子"。
二是站稳脚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这常是大变化环境中取得成功的秘决。这不是叫人保守,而是叫人不要昏头转向。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做发财梦,如果仅是"梦",不会有什么大害处。如果把梦当现实,当成眼下的奋斗目标,进而马虎读书,丢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宝贵时光,可以预言,财发不了,专业知识却丢了,这就贻害无穷了。没人反对你有机会去发财,可是万事都有个起点,你的起点在哪?难道在商场,在灯光夜市?如果你参加的是400米跑比赛,却在跳远的跑道上起跑,这能成功吗?站稳脚跟就是不摇摆,不见异思迁,认准你的起跑点去参加竞赛。这就需要及时调适自己的心理,心不迷茫,方寸不乱。当前引起大学生心理躁动的因素不少,因此认定自己的目标,不浮不躁就显得更重要。多少事业有成的人都具有非凡的抗拒外界干扰的能力,应该学习他们,及时调适自己的情绪。心理躁动会使自己变得软弱,软弱就意味着失败。不能让自己的心理长期处于虚脱状态,这会使自己弱不禁风的。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9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敲警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新学期开始,在过完一个热闹的新年之后,同学们都背着书包怀着高高兴兴的心理返回学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然而,对于有的孩子而言,回学校上课似乎艰难了起来。当他们兴冲冲...
2025-09-09
多数父母认为,性教育就是告诉孩子有关性交、怀孕和生育的“真相”,即解释与孕育下一代有关的过程以及对性的心理感受。其实所谓“性认知”,应当是从孩子对个人及他人(包...
2025-09-09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品学双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之所以差,是因为学习上存在障碍,而学习障碍的产生,往往是因其自身存在的自卑心理所致。矫正自卑心理,帮助其...
2025-09-09
青春偶像剧的热播逐渐刺激了部分青少年懵懂的情窦,使得广大高中生对男女之间的恋爱也慢慢的开始接触并实践。而且越来越多的家长也逐渐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他们想了解的...
2025-09-09
我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成绩都很好,是父母老师心理的骄傲。可是初三时换了个很严厉的班主任,我们犯一点小错误都会挨批评,有一次我考试没发挥好降到班级20多名,我被他当...
2025-09-09
导语:中学生情感摇摆不定的原因是,随着身心各方面的迅速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他们对这些需求的合理性认识不足,于是与社会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另外,由...
2025-09-09
8岁男孩浩浩因为上课不听讲,学习成绩不佳,父母在老师的建议下带他就诊。浩浩从小好动,在幼儿园时就是有名的淘气包,但当时家长认为男孩好动很正常,淘孩子聪明,所以并...
2025-09-09
人到老年,失眠的发生率较高,而且失眠成了困扰老年人心理、生活的难题。老年人失眠的危害很大,失眠也是老年人诱发其他疾病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睡眠障碍,主要表...
2025-09-09
从宝宝降临妈妈肚子里那天起,妈妈就对宝宝充满无限疼爱。然而当宝宝把妈妈弄得筋疲力尽,即使忍耐度再好的妈妈都或多或少会对宝宝出言不逊。妈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责骂,...
2025-09-09
墨西哥专家苏珊·匹克指出,在中国及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人们对性观念的封闭导致儿童性教育不够普及,很多接受学校教育的孩子通常要到高中、甚至更晚才了解性心理知识。“...
2025-09-0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