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沉默娃”是一件让父母很头痛的事,许多家长更认为把孩子往幼儿园一送交给老师教育就行了。其实不然,家长才是打破孩子沉默的主动者。该如何打破孩子的沉默呢,我想家...
2025-09-12
孩子撒谎是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一个很头痛的问题。听到孩子编造拙劣的谎言,我们会生气,尤其是我们知道事实真相的时候。比如,孩子坚持说他没有吃巧克力,而他的衣服、脸上又沾满了巧克力,这样的谎话的确让人非常生气。
六岁的丽丽不小心弄坏了妈妈送给她的芭比娃娃,怕妈妈责备,她把娃娃藏在床底下。妈妈打扫卫生时发现了芭比娃娃。
妈妈:“丽丽,你的芭比娃娃呢?”
丽丽:“我不知道它在哪儿。”
妈妈拿出娃娃说:“你看这是什么?”
丽丽:“不是我把它放到床底下的。”
妈妈:“它怎么坏了呢?”
丽丽:“不是我搞坏的,可能是奶奶弄坏的。”
妈妈自然很生气:“你竟敢骗人!你弄坏了娃娃,以为能蒙过关,我最讨厌说谎的孩子了!”
在父母的意愿里,希望孩子犯错了能主动承认,即使没有主动认错,当父母发现并询问时,孩子也应该承认,而不是说谎。
其实用谎言蒙混过关,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即使一个成年人,有时也试图用谎言掩盖偶然犯下的错误,希望事情悄悄地过去,不被人发现。孩子存在同样的侥幸心理,希望自己犯的错不被父母发现,从而免受责备。
每个人都讨厌被质问,尤其是当我们怀疑别人已经知道答案的情况下,我们厌恶那些设圈套的问题,厌恶那些逼迫我们在笨拙的谎言和尴尬的坦白之间作出选择的问题。孩子也是如此。
现实生活中,父母该如何避免孩子这种防御性的撒谎呢?父母不应该偷偷扮演侦探和检察官的角色,不应该称自己的孩子是个说谎的孩子,如果丽丽的妈妈这样说,或许会对她的女儿有帮助:“我看到你的娃娃坏了,真可惜,你真的很喜欢它吗?”
孩子可能因此获得有价值的教训:妈妈能够理解,我可以告诉她我闯的祸,我应该更好地保管她买给我的东西,我应该更小心点。
因此向孩子询问我们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是不明智的,只会激发孩子防御性的撒谎。
当学校通知我们孩子考试不及格时,孩子回家后我们不应该问:“你考得怎么样?……你确定?……又说谎!……我们已经和你的老师谈过了,考这么糟糕,还撒谎,真是不可救药。”接下来的自然是不愉快的争执。
我们应该直接跟孩子说:“老师告诉我们你没有通过考试,我们很担心,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你。”这样孩子自然就知道自己没考好让父母担心了,他会反思自己在学校的表现。
孩子犯错了,我们的确会生气,但我们作为父母,有责任在孩子说谎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表现得歇斯底里,不要充满说教,而是要切合实际,就事论事。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行为让孩子知道没有必要对我们撒谎。
简而言之,我们不能激发孩子防御性的撒谎,我们不能有意制造让孩子撒谎的机会。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1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内向孩子的沉默应如何打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家有“沉默娃”是一件让父母很头痛的事,许多家长更认为把孩子往幼儿园一送交给老师教育就行了。其实不然,家长才是打破孩子沉默的主动者。该如何打破孩子的沉默呢,我想家...
2025-09-12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是使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会经常或这样或那样地提出一些要求,这些要求中有很多是不合理的,而如果你生硬粗暴地拒绝,则会引得...
2025-09-12
本报济宁10月22日热线消息20日上午,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出生仅82天的婴儿来到济宁市妇幼保健院少儿心理科,抱怨孩子喂饱后总是哭闹不止。医生的诊断结果让这对年轻的...
2025-09-12
对于经常被孩子剥夺睡眠的父母来说,孩子夜里3点钟醒来要求父母讲故事,只不过是亲子之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是科学家们开始敲响警钟,这种习惯预示着孩子将来可能有睡眠...
2025-09-12
“补钙、补脑……千万不能让孩子缺了营养”,当许多家庭将培育后代的注意力放在生理营养上时,心理营养的缺乏日渐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目前,我国有8%到10%的儿童有...
2025-09-12
萱萱妈妈(宝宝49天)我看了很多关于早教的书,也和朋友们交流过,大家都觉得早期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现在家里的条件都有很大局限,所以我选择了亲子中心。在这...
2025-09-12
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
2025-09-12
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
2025-09-12
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相对宽裕,有可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独一无二,若教育不得法,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异。1.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容易...
2025-09-12
精心保护自尊心的火种。每个教育者要真诚地爱护和关心儿童,尊重他们的喜好、特长,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愿望,要善于联系具体的行动情境,向儿童揭示有关道德行为的是非、善...
2025-09-1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