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表达愤怒的方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同。1岁以前的孩子多半会以哭来表达愤怒;2岁左右的孩子则会以赖在地上哭闹、乱丢玩具或不吃饭来表达愤怒;3岁或再大一点的孩子...
2025-09-12
什么是真正对不起孩子?应该是没有培养出孩子的谋生能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使孩子只能依赖父母才能生活,这才是真正对不起孩子。
妈妈知道什么是孩子的“攀比欲”吗?父母们都遇到过孩子哭闹着要一个玩具,一件衣服,甚至是他根本用不到的东西,买了就新鲜一会儿,然后就扔在一边,但不买又不行。
他还会很有性格的告诉你:“我们班同学都有!”或者“我们班谁谁谁就有!”弄得妈妈们十分头痛,其实这就是孩子的“攀比欲”在做怪,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么?下面,小编就给妈妈们介绍几个小妙招儿。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味地用传统的方式,讲过去艰苦年代如何如何,来改变孩子的消费观是不现实的,优良传统虽说不能放弃,但毕竟与现实生活有距离。生活条件越好的孩子,自信心越强。所以家长在要求孩子勤俭节约的同时,还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引导孩子的消费。
中国的父母是天底下最爱孩子的父母。孩子要名牌运动服时,家长会将自己生活要求降到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省下钱来满足孩子的愿望。而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当家长的花钱大手大脚,孩子就会看在眼里,记住心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消费观直接反映家长的消费观。现实生活中所反映出的孩子高消费的现象,也已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攀比有点累
高档消费大行奢华之道记者在儿童商场看到,无论是服装、玩具、食品都是价格贵的走俏。款式新颖别致的童装,几乎是跟成人装相同价格。一套有品牌的衣裙得花二三百元。一些世界名牌商品里也有童装,价格贵得让人咋舌,一双三四岁孩子穿的皮鞋要卖到五六百元,一件男孩T恤得三四百元,可照样有人去买。
商场里的玩具,上百元的只算“毛毛雨”,几百元的遥控玩具、上千元的电动车都有人买。
遥控的电动汽车是男孩子最喜欢的,各类智能娃娃是针对女孩子的,价格都很高。一些来自美国等地的进口玩具也很受欢迎。
一种智能遥控机器人,售价高达1700元,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目光。营业员感叹道,痴心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平时省吃俭用,帮孙辈买礼物掏钱倒是特别爽。
一些家长总爱在孩子之间进行攀比,目的是想在其他家长面前“有面子”;更有一些家长经常在物质上进行攀比,认为自己在物质上不能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不起”孩子。
什么是真正对不起孩子?应该是没有培养出孩子的谋生能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使孩子只能依赖父母才能生活,这才是真正对不起孩子。即所谓“金钱少不是对不起,教育少才是真正对不起。——一旦孩子被人称为“缺少家教”,那才是对父母的最大否定。
借力有点早
智能产品消费呈低龄化在“六一”儿童节前,家电市场出现了儿童电器消费的热潮,除了卡通化的儿童手机走俏外,MP3等一些时尚数码产品也成为孩子们的节日礼物。
在锡城几家家电商场了解到,来购买数码相机、数码录音笔等送孩子的家长颇多,这些动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商品成了许多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的装备。在永乐家电,一名刚花五百多元买了台MP3的家长无奈地说,花去自己半个月的工资。因为儿子回家诉苦,同学们都有了,也想要一台。想想孩子学英语、听音乐要用,只得买一台了。
据了解,在“好记星”、“读书郎”等复读机流行过后,许多家长购买智能产品使孩子智力得到开发。教育专家认为,这些产品说到底还是辅助学习用品,如果孩子对其产生依赖,或沉湎于此,失去自控能力,会适得其反。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23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找出宝宝为何愤怒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孩子表达愤怒的方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同。1岁以前的孩子多半会以哭来表达愤怒;2岁左右的孩子则会以赖在地上哭闹、乱丢玩具或不吃饭来表达愤怒;3岁或再大一点的孩子...
2025-09-12
人类欲望的满足,可以分为几种: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好的教育总是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是愚蠢的行为,“超量...
2025-09-12
其实家长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自尊,越会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赢得别人的尊重。多商量少命令比如提醒孩子该做作业了,可以这样说:“到时间了,你是不是该做作业...
2025-09-12
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他们逐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顶嘴也随之而来,这让许多家长感到棘手。是顺从孩子的意愿,还是与他们针尖对麦芒用“武力”制止呢?家住环...
2025-09-12
老人大多对孩子的营养和安全比较重视,但也喜欢娇惯孩子。妈妈:小学教师,32岁;宝宝年龄:1岁半。自从当了教导主任后,周末去娘家接儿子,已成了我生活的固定模式。这...
2025-09-12
表扬当然会强化好行为,但如果孩子是为了赢得夸赞而去刻意表现,好行为依旧缺乏内在动力,好行为依旧是脆弱的。过分的鼓励妨碍孩子内在责任感的形成过度的鼓励往往意味着过...
2025-09-12
现在的男孩似乎都不够“勇敢”,做事情畏首畏尾的,习惯躲在大人身后,或由爸妈包办一切。其实,“勇敢”宝宝是需要经过训练的。胆小宝宝的成长故事现在的男孩似乎都不够“...
2025-09-12
当孩子犯错时,应让他懂得羞愧和内疚。如孩子做错事,家长可直接平静指出错误所在,促使孩子自我反省,激发起他的羞愧感和内疚感,以后不再犯此类错误。典型案例:姑姑送给...
2025-09-12
一次采访冰心老人,我请求她:“有一个杂志要编一本书,内容是决定一生的一句话,请您写500字,好吗?”冰心老人快人快语,“决定人生的一句话,就不必写500字了,只...
2025-09-12
与不具备完全语言能力的婴儿沟通是家长朋友们最头疼的事情。一些家长头疼无法知道孩子为什么大哭大闹,不明白孩子为何特别淘气,不清楚孩子为何忽然好动。总之,一连串的问...
2025-09-1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