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脾气该不该“收拾”?怎样安抚无理取闹的孩子?作为父母,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并运用聪明、科学的应对技巧。孩子1岁多后,拒绝和违抗似乎越来越多,不要吃饭、不要...
2025-09-12
造成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智力落后或超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这类孩子或者由于智力低下,上课无法听懂讲课内容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由于过于聪明,上课内容对其来说过于简单,不能吸引其注意力;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师不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自然会出现分神的现象;生理原因例如孩子感冒、身体不舒服等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在排除上述四种可能的情况下,就可以判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是由注意力障碍所致。这类儿童就是多动症儿童,他们注意力的不集中具有跨场合、跨时间的一致性。这些孩子无论上什么课,无论上什么内容,都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
注意力障碍的很多行为表现与淘气行为十分相似。比如,两者都可能出现上课不专心听讲、搞小动作、影响和妨碍别人的学习以及破坏课堂纪律等行为,家长也常常误认为注意力障碍的儿童只是淘气而已,或者将淘气归为注意力问题。
其实,两者存在本质不同。淘气只是行为问题,由外在环境造成,与儿童性格有关;而注意力障碍则是内在神经失调,是非环境的,其行为表现存在跨时间、跨场合的一致性。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对二者进行区分呢?首先,淘气行为可能是因为与家长、老师关系不良所导致的。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数学老师,于是每当上数学课时,便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而注意力障碍儿童无论与老师关系如何,都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其次,淘气儿童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可能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他们只有在得到别人的关注时才有满足感。而注意力障碍儿童的行为则是毫无目的和不可控的。
最后,注意力障碍儿童的行为存在跨时间、跨场合的一致性,而淘气行为只是在特定场合才表现出来。比如,注意力障碍儿童的不听讲行为无论是在什么课上都会出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淘气儿童可能只是在某一门课上才出现不听讲行为。注意力障碍儿童无论是在自己家、在学校,还是在陌生人家里,都有可能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淘气儿童则有可能只是在某一特定场合,比如在家时才出现。
因此,只要老师和家长把握好以上标准,就很容易辨别孩子到底是注意力障碍还是淘气问题了。
过去人们认为,注意力有问题的儿童应该是在所有的活动包括游戏中,其注意力也是不能集中和保持的。但是,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心理学家更多地强调,注意力障碍的关键不在于注意力过程的缺损,而是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低下和自我管理的缺陷。注意力障碍的实质是自我控制能力缺陷。很多事实表明,多数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只是表现在学习方面。
研究表明,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儿童的抗拒诱惑能力低于正常儿童。一项研究考察了69名被诊断为注意力障碍的儿童和43名正常儿童。研究人员让他们先玩一种玩具,然后告诉他们,当老师出去后,不能碰这些玩具。之后,老师出去3分钟。研究人员通过单向玻璃观察记录儿童的行为。
结果表明,注意力障碍儿童平均触碰玩具的时间高出正常儿童的35%,频率也是正常儿童的两倍。正常组的儿童能够使用一些延迟满足的策略来控制自己,如对玩具说话,数一数有多少玩具等。而注意力障碍组的儿童没有这样的策略。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常常抱怨,我的孩子为什么一玩起游戏机来眼睛都不眨一下,可是一写作业就拖拖拉拉。其实,游戏与学习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前者能带来立即的快乐满足,而学习带来的满足是将来的。游戏只需要人们按照现有的快乐去做,而通过学习活动获得快乐则是长期的,需要计划且不能即时满足。
总之,游戏不需要自我控制,学习则需要,而注意力障碍儿童缺少计划,自控能力落后,不能延迟满足。所以,在进行与学习相关的任务时,自然就表现出多动、注意力涣散等现象。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2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野蛮”宝宝 如何应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坏脾气该不该“收拾”?怎样安抚无理取闹的孩子?作为父母,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并运用聪明、科学的应对技巧。孩子1岁多后,拒绝和违抗似乎越来越多,不要吃饭、不要...
2025-09-12
对于幼儿园这个新“家”,并不是每个小宝宝都能很快适应和喜欢,有不少孩子会很难与这个陌生“家”里的其他小朋友愉快相处。“亲亲爸爸,亲亲妈妈,高高兴兴离开家。做做游...
2025-09-12
我们的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极端宠爱孩子,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是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却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
2025-09-12
对很多父母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阶段:几个月前还是那么温顺可爱的小家伙,突然变得难以应付,脾气很大,固执己见,反抗意识很强,专爱跟父母作对。受传统观念影响深的...
2025-09-12
和很多父母一样,我希望孩子对我无所不谈,了解孩子真实的生活和思想,走进孩子的心灵,随时掌握孩子思想的脉搏,引领孩子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效果不错...
2025-09-12
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幼儿在做某一件事情时常常不能按事情的客观规律全面思考,只凭着自己主观的经验进行推理。早上,我正站在幼儿园的大门口接待来园的小朋友,孩子们入园后都...
2025-09-12
在人生中,宽容实在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宽容的故事一:佛家禅语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
2025-09-12
拉着哭啼着的儿子在众目睽睽下往回走时,我心里真是窝火。当时真想一甩手把他一个人留在那里……我知道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甚至一直觉得自己在接纳孩子方面做得还不错。可...
2025-09-12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一般孩子长到3岁时,就已产生社会交往的欲望,他们对同龄儿童发生兴趣并且需要找小朋友一起玩耍。在他们心目中,这时的男女伙伴并无什么差别,...
2025-09-12
一般说“七爬八坐”,即七个月会爬,八个月会坐,这是宝宝生长发育的规律,爬和坐是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的,爸妈要了解这种规律,以更好地帮助宝宝健康成长。宝宝学坐的几个...
2025-09-1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