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互联网在给社会生活各方面创造机遇和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重重挑战。很多人,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被网络天使般的外表所迷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5月28日,青少年...
2025-09-14
1、既想教育孩子谦和礼让,又担心孩子吃亏。
不少家长注意到了要培养孩子谦和礼让的品质,看到孩子吃独食,或者不让小朋友玩他的玩具,就教育孩子要谦和,讲孔融让梨等故事。可是当孩子从幼儿回来高高兴兴地告诉父母,幼儿园发水果,他挑最小的,父母又觉得孩子吃亏了。孩子满心以为能得到父母的赞扬,结果却挨了一顿骂,孩子犹如吃了一闷棍,糊涂了。
有些家庭则仅仅在理论上要求孩子礼让、尊重他人,而在实践上去是大力培养孩子的自私心理。当孩子想和父母一起分享好吃的食品时,做父母的往往会忘记平时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反而会说,这是妈妈为你买的,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形成“最大、最好的东西就该归我”的意念。父母说的是这样,做的又是那样,孩子困惑,简直无所适从,不知怎样才能符合父母的要求,很快孩子学会了说一套做一套的坏毛病。
2、既想扩大孩子的活动范围,又怕孩子惹祸。
有的家长鼓励孩子找小朋友玩,鼓励孩子使用剪刀,鼓励孩子参加多种活动,可是一旦孩子跟小朋友打架,学会了骂人,或者剪破了手指,他们马上会收起剪刀,关上门,认为还是关在家里让孩子一个人乖乖地安心,于是他们就企图用说教来培养孩子尊重别人和相互协作的好品行,这其实是不能奏效的。因为孩子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从自我中心的“硬壳”中解脱出来,才能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了解集体中每个成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培养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理解行为规范,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3、既想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又怕累着孩子。
父母都盼望着孩子快快长大,早早独立,哺乳期盼着断奶,会爬了盼着会走,会跑了盼着孩子能独立自主,早日脱离父母的“脐带”,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可是当孩子真的逐渐独立,进入反抗期,开始相摆脱父母的控制,背着成人做事,甚至愿意独处,不愿父母干扰时,父母却又茫然若失,这种失落感和担忧感使父母产生一种冲动,想把孩子紧紧抓在手中,于是他们干脆包办一切,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自己动手,给孩子穿衣、喂饭、系鞋带、收拾玩具,照顾得无微不至,这种不放手的管理方法,使孩子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其实,要让孩子独立,就必须放手让孩子去闯。
4、既想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又时常半途而废。
许多家长一种误解,认为孩子早期教育就是对孩子进行知识传授,以能背多少诗、算多少题、识多少字来判断一个孩子的聪明程度,结果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忽而要求孩子死背知识,以孩子能背诵古诗而在别人面前炫耀,忽而又担心这种强迫性的训练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又不要孩子死记硬背了,弄得孩子稀里糊涂摸不着头脑。
有些家长不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追求发展孩子的多种“潜能”,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给孩子安排多种学习活动,从学英语到绘画、学弹琴,赶得孩子团团转,可事实上家长提出的这些要求超过了孩子的接受能力,造成孩子接受上的消化不良,结果事与愿违,弄得孩子惶恐不安,甚至呆头呆脑。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家长的情绪一落千丈,以为自己的孩子不堪造就,埋怨责怪孩子,使孩子形成既自豪又自卑的畸形心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应适时适度,要符合孩子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还要注意启发孩子的兴趣并进行持久的一贯的引导。
由于家长的教育心理处于矛盾之中,对孩子的教育容易发生朝令夕改的现象,这就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使他觉得世界变幻莫测,不可捉摸,从而挫伤他理解事物的积极性和判断事物的自信心。因此,家长必须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增强教育意识,时刻以理性的言行来克服这种矛盾心理,积极地教育、引导孩子更好地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36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如何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导语:互联网在给社会生活各方面创造机遇和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重重挑战。很多人,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被网络天使般的外表所迷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5月28日,青少年...
2025-09-14
有多少中小学生在玩微博?这个答案无从知晓,但想必不会很多,因为几乎所有中小学都不让带手机入校园。如果不能用手机发微博,那么以快速见长的微博,吸引力必然大幅下降。...
2025-09-14
孩子2岁,正处在心理上的第一反抗期.爱发脾气正是逆反的表现。2岁儿童自我意识开始萌发,“我”字当头,正想试着反抗权威,所以往往和你对着干。你越让他往东,他就越要...
2025-09-14
晚饭后,我与8岁的儿子苗苗聊天。但这次对话却令我很吃惊——我:苗苗,爸爸问你,喜欢外婆吗?苗苗:喜欢。我:那喜欢奶奶吗?苗苗:喜欢。我:那你最喜欢谁呢?苗苗:都...
2025-09-14
为什么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会感到特别孤独呢?因为青春期这个阶段是儿童向承认转变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有关自己和社会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需要我们经过不断地思考,...
2025-09-14
0-16孩子心理健康都该关注六一儿童节快到,记者从各方面了解到,儿童心理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在广州市心理危急研究与干预中心热线室的记录上,记者见到,今年3月到5...
2025-09-13
导语:人们常把大学校园必做象牙塔,然而象牙塔里是无忧无虑的童话式人物,校园里的却是现实中的大学生。童话里的人没有烦恼,大学生们却做不到。也许我们都经历过那个阶段...
2025-09-13
4岁的张倩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有一次,老师让他们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用彩纸叠三个纸青蛙。回到家,张倩不敢和看报纸的爸爸说,也不敢和正在做饭的妈妈说,有...
2025-09-13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现代教育的体制下,学校成为了受教育者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而近期,在学校教育中却频频报道出一例例的“另类教育”,吸引着大众的眼球。大家不禁在思...
2025-09-13
常听到一些父母在一起交流育儿经验,有的妈妈得意地夸耀自己的宝宝“特别乖”,吃饱了就不哭不闹,根本用不着大人哄,真是好养好带。有的妈妈则叹息自己的孩子脾气不好,死...
2025-09-1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