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你是职场“寄居蟹”吗?

2025-10-13 心理健康
【摘要】:晓娟:我们曾经谈过很多跳槽或个人发展的话题,但眼下,我一个朋友的朋友,却犯了难,未来的时间,在哪儿安居乐业,竟不在自己的掌控和计划之中,还要等待消息。小玲:是为

晓娟:我们曾经谈过很多跳槽或个人发展的话题,但眼下,我一个朋友的朋友,却犯了难,未来的时间,在哪儿安居乐业,竟不在自己的掌控和计划之中,还要等待消息。

小玲:是为了家人吗?

晓娟:他工作五年了,自从毕业,就跟着第一家公司里的“师傅”,用他的话说,师傅对他有“知遇之恩”,一手将他带出来的,这些年,他跟随师傅跳槽三次,前不久,师傅赋闲在家两个月,他也没有工作,直到师傅最近重新上岗,受聘一家大公司的市场总监,也意味着他重新上岗,但关键是,师傅会被派到哪儿。

成:职场上遇到一个“知遇之恩”的好上司不容易,这个年轻人的专一,也不多见的。

晓娟:朋友问过他,难道你不怕师傅有天不带你?难道你没有自己的打算?他说,我相信他,他成功的一天必然也是我的成功。

小玲:两个人绑定了。

晓娟:但现实中,他未必没有自己的需求,所以内心才有矛盾,比如,他想找个城市安定,在武汉买房子,但因师傅暂不能安定,他也无从选择。

小玲:不矛盾啊,买下不住也是投资呢。

  “寄居”中的依附和独立

晓娟:这只是个引子,谈到“职场寄居蟹”的概念,我不知道这样形容够不够确切,但很多人有着类似的状态,只是这位朋友的案例比较典型。寄居状态中,依附和独立该如何界定呢?

小玲:在一些企业、机构,也有人在混日子,过着温水青蛙的日子,这也是一种寄居吧。

成:寄居本身并不是贬义词,关键是看以何种心态面对和规划。这两位上下级能相处这么多年,相信是建立了较为深刻的信任感,作为上司,他信任下属的能力,作为下属,有被信任被赏识的满足感,忠诚跟随,就是种情感回报,但上司能适应的职业环境,下属能否适应,或者说,当环境改变,上下级间的信任和默契,还能否延续,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依附永远是相对的,而独立则是必须的。

小玲:我只觉得这位朋友很仗义,跟上司有些“兄弟情深”的味道,他忘记了问自己的要求和决定,只茫然等候上司的定夺,是不是对自己不太负责?

成:有这么个案例,有两个合作了多年的朋友,也是上下级的关系,在同一家公司共事十年了,后来出来合伙开公司,但不到半年,就分道扬镳了,理念不合!有时,生意场上的优胜劣汰非常残酷,容不下私人感情。

小玲:这未必不是件好事。师傅和徒弟的角色,有时是转换的,看谁成长更快。

“寄居”也需自己先站稳

晓娟:很多年轻人,由于刚入职场,缺乏自信,很希望能找到一位“职场师长”,向他们学东西,这种状态的寄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刚讲过,独立是必须的,那么如何在寄居中,保持独立呢?

成:以你这位朋友为例子,几年来,他也许认可上司的管理方式和个性等综合因素,有种“跟到海角天涯”的气势,这是情感因素,但同时,要多问几个,在职场,你要什么?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上司去的地方,是否适合自己,上司的目标规划,自己是否也认可接受?双方有无共同目标?该如何借力?这些都是该考虑的。

小玲:背靠大树好乘凉,有时大树也不好靠。

成: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你跟的人根基再稳,站得再高,但并不意味着你也站稳脚跟了。假如你自己工作能力欠缺,难免容易引起其他人的议论,如靠关系、走后门之嫌疑,再者,你的口碑不佳,也让上司脸上无光,被人认为徇私,难再谈合作。总之寄居是状态,但心态不能寄居,保持学习力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43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心理负担“罪”压都市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